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321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属于箱包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背包没有浮力,不能有效防止防溺水的技术问题。包括背包本体,背包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气囊盒,背包本体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侧气囊盒,侧气囊盒的外侧设有警报盒,警报盒的内部设有蜂鸣器和水浸传感器二,上气囊盒和侧气囊盒的内部均设有气囊爆发机构,上气囊盒和侧气囊盒的内部分别设有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气囊激发机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气囊盒与上部气囊配合及侧气囊盒与侧部气囊配合,同时配合气囊激发机构,当使用者落水时,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充气后呈半包围型,保证使用者的头部和胸腹浮于水面,有效避免溺水。避免溺水。避免溺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


[0001]本技术属于箱包
,涉及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

技术介绍

[0002]背包一般包括背包袋子和背带,可以背在后背上,现有的背包不足是没有浮力,不能起到溺水自救作用,没有设置警报器,落水时不能发出警报声求救,安全性不好,不适合在水边工作的人使用,也不适用于学生,有些学生会在放学的路上,在水边嬉戏,不小心落水时,不能进行自救,会造成溺水的悲剧。
[0003]所以浮力背包应运而生,浮力背包是指可以在水面上提供浮力的背包,背上这种背包,在出现落水的情况下,这种背包就可充当救生装置,可产生浮力承载人的重力,以将人体浮在水面上,应急救援过程中浮力背包的应用将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0004]但是浮力背包背在后背,即使能产生浮力,具有漂浮的作用,但是其浮力在水中向上,对于成年人自救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儿童、学生,其浮力会使得学生背部朝上,头部朝下,仍存在溺水的可能,而且现有的浮力背包对采用气泡棉填充在背包里面,要承载人体在水中的重量,就需很大体积的气泡棉,这无疑会增加背包的体积,占用背包内部空间,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0005]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布局合理不占用空间,可有效将人体的腹部和头部浮于水面,不会翻转,避免溺水,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背包具备浮力功能,有效将人体的腹部和头部浮于水面,避免溺水。/>[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上侧设有上气囊盒,背包本体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侧气囊盒,侧气囊盒的外侧设有警报盒,警报盒的内部设有蜂鸣器和水浸传感器二,上气囊盒和侧气囊盒的内部均设有气囊爆发机构,上气囊盒和侧气囊盒的内部分别设有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气囊激发机构外部。
[0009]所述背包本体的上侧设有调节槽,上气囊盒滑动设置在调节槽的内部,背包本体的背负侧设有锁紧孔,锁紧孔内部设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抵触在上气囊盒上。
[0010]采用以上结构,根据使用者的体型,即背包背好后,上气囊盒和使用者的颈部的距离,调节上气囊盒在调节槽内部的高度,拧紧锁紧螺杆,锁紧螺杆抵触在上气囊盒上,保证上部气囊弹出时,完整包覆在使用者颈部。
[0011]所述背包本体的背负侧设有两个背带,两个背带上均设有荧光条,两个背带之间设有可卡合连接地绑紧卡带。
[0012]采用以上结构,使用者将背带背在肩上,将拆卸的绑紧卡带锁合在一起,保证背包本体不会掉落,即使在激流中也不会滑落,荧光条具有反光作用,可以在晚上反光,方便救援者进行救援。
[0013]所述上气囊盒的侧面设有水浸传感器一,上气囊盒的上端口设有中部开口的上弹性隔布,侧气囊盒的出口设有中部开口的侧弹性隔布,警报盒上开设有测水孔,水浸传感器二正对测水孔。
[0014]采用以上结构,上弹性隔布和侧弹性隔布平时用于挡灰,当使用者落水时,水浸传感器一浸水,水再从测水孔进入侧气囊盒,水浸传感器二浸水,水浸传感器一和水浸传感器二同时浸水后,同步将信息传递至气囊激发机构,气囊激发机构激发,气囊充气,气囊从上弹性隔布和侧弹性隔布挤出,用于漂浮。
[0015]所述上部气囊充气后呈半包围型,包覆在使用者颈部,两个侧部气囊充气后呈半包围型,包覆在使用者腹部,上部气囊的内侧表面和侧部气囊的内侧表面均包覆有绒布层。
[0016]采用以上结构,上部气囊充气后,包覆在使用者颈部,两个侧部气囊充气后,包覆在使用者腹部,保证使用者的头部和胸腹浮于水面,绒布层避免刮伤使用者的颈部皮肤。
[0017]所述气囊激发机构包括格挡板,格挡板固定在上气囊盒和侧气囊盒内部,格挡板内侧设有撞击传感器、点火部件和蓄电池,格挡板外侧设有氮气固态粒子包,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位于对应位置的氮气固态粒子包外侧,蓄电池分别与撞击传感器、点火部件、氮气固态粒子包、水浸传感器一、蜂鸣器和水浸传感器二电性连接。
[0018]采用以上结构,气囊激发机构获取信息后,格挡板保证点火部件在点燃氮气固态粒子包时,只能向外部的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内部充气,避免损坏点火部件、撞击传感器和蓄电池等,蓄电池为各电器元件提供电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具有以下优点:
[0020]采用上气囊盒与上部气囊配合以及侧气囊盒与侧部气囊配合,同时与气囊激发机构配合,当使用者落水时,上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充气后呈半包围型,保证使用者的头部和胸腹浮于水面,避免溺水;采用格挡板格挡住点火部件在点燃氮气固态粒子包向外充气,避免损坏其他部件;采用背带、绑紧卡带和荧光条配合使用,将本装置有效绑定在使用者后背,避免掉落,同时荧光条具有反光作用,可以在晚上反光,方便救援者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在未爆开气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在未爆开气囊时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在爆开气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背包本体、2

上气囊盒、3

锁紧孔、4

背带、5

绑紧卡带、6

荧光条、7

侧气囊盒、8

侧弹性隔布、9

测水孔、10

警报盒、11

上弹性隔布、12

水浸传感器、13

上部气囊、14

格挡板、15

撞击传感器、16

锁紧螺杆、17

点火部件、18

氮气固态粒子包、 19

调节槽、20

蓄电池、21

侧部气囊、22

绒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的上侧设有上气囊盒(2),背包本体(1)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侧气囊盒(7),侧气囊盒(7)的外侧设有警报盒(10),警报盒(10)的内部设有蜂鸣器和水浸传感器二,上气囊盒(2)和侧气囊盒(7)的内部均设有气囊爆发机构,上气囊盒(2)和侧气囊盒(7)的内部分别设有上部气囊(13)和侧部气囊(21),上部气囊(13)和侧部气囊(21)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气囊激发机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的上侧设有调节槽(19),上气囊盒(2)滑动设置在调节槽(19)的内部,背包本体(1)的背负侧设有锁紧孔(3),锁紧孔(3)内部设有锁紧螺杆(16),锁紧螺杆(16)抵触在上气囊盒(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的背负侧设有两个背带(4),两个背带(4)上均设有荧光条(6),两个背带(4)之间设有可卡合连接地绑紧卡带(5)。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安全浮力背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业友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庆凯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