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06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和基层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塑封膜,所述基层与上侧塑封膜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碳纳米管加热元件,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的两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塑封膜外侧的铜电极,四个所述铜电极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极连接线。该术中肢体保温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目前常用的低体温恢复方式主要包括输液加温、被动加温以及主动加温等,这些方式主要依靠金属电阻丝等发热器件实现,通过阻断肢体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减少散热量,并给予热量维持患者核心体温,但这些方式提升患者温度慢,稳定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剖宫产手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能够有效处理难产和妊娠期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但术中麻醉方式会扩张血管,引起椎管内阻滞热损失的增加,进一步增加患者身体辐射热损失,加之手术中发生产后出血、手术时间过长、手术环境等因素,常导致产妇出现低体温症状,低体温使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增高,因此,在剖宫产大出血术中增加保温措施来防止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0003]目前常用的低体温恢复方式主要包括输液加温、被动加温以及主动加温等,这些方式主要依靠金属电阻丝等发热器件实现,通过阻断肢体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减少散热量,并给予热量维持患者核心体温,但这些方式提升患者温度慢,稳定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目前常用的低体温恢复方式主要包括输液加温、被动加温以及主动加温等,这些方式主要依靠金属电阻丝等发热器件实现,通过阻断肢体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减少散热量,并给予热量维持患者核心体温,但这些方式提升患者温度慢,稳定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和基层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塑封膜,所述基层与上侧塑封膜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碳纳米管加热元件,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的两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塑封膜外侧的铜电极,四个所述铜电极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极连接线,所述塑封膜与电极连接线之间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通过设置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由碳纳米管加热元件与基层组成柔性电加热膜,利用红外辐射加热,更利于人体吸收热量,且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的布局设计控制,能快速升温,同时温度传感器配合碳纳米管加热元件,对其进行温度监控,配合患者体温监测系统实时联动,快速反馈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调整保温。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层和塑封膜均为聚酰亚胺,所述基层为柔性基底。
[000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层配合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组成柔性电加热膜,在支撑层和塑封膜配合下,对人体肢体加热,保温效果好。
[0009]进一步:所述电极连接线与铜电极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碳纳米管加热元件相适配。
[0010]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极连接线由铜电极向碳纳米管加热元件通
电加热,同时由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辅助调整温度。
[0011]进一步:还包括设于上侧所述塑封膜的外侧且包覆于四个电极连接线外侧的两个外壳,两个所述外壳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塑封膜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位于电极连接线外侧并一端延伸至固定板与外壳之间的盖布。
[0012]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操作的时候,由医护人员将装置包覆到人体肢体外侧,再在电极连接线外侧扣上外壳,将其梳理,并向装置合并出推动,待外壳抵住装置后,将盖布插入固定板与外壳之间,由对盖布拉扯辅助装置收紧,最后由电极连接线通过铜电极使碳纳米管加热元件通电,开始加热提升人体温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快速提升患者的体温,并且能够稳定维持体温的目的。
[0013]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槽。
[00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壳体,在壳体合并包覆于电极连接线外侧时,可以手动拨动电极连接线,使其进入到限位槽内,再壳体对接,电极连接线梳理完成。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包括弹簧铰,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铰,所述弹簧铰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翘板,所述压板相对于外壳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齿。
[0016]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板,在膜体横向包覆使,可以将外壳翻转,并将其移动至膜体左右两侧,再由翘板驱使弹簧铰转动,将压板打开,然后伸入到膜体连接处,最后松开翘板,将膜体固定住。
[0017]进一步:下侧所述外壳的外侧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插孔,上侧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且一端延伸至插孔内部的插扣,所述插扣呈倒钩状,所述插孔与插扣过盈配合。
[001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孔和插扣配合,实现外壳的快速拆装,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膜体爆炸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膜体与电机连接线连接图;
[0021]图3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膜体与外壳连接图。
[0023]图中:2、电极连接线;3、盖布;4、外壳;41、壳体;42、限位槽;5、固定板;51、弹簧铰;52、压板;53、翘板;54、防滑齿;6、插孔;7、插扣;8、温度传感器;9、基层;10、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1、铜电极;12、塑封膜;13、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如图1所示,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包括基层9,基层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13,支撑层13的底部和基层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塑封膜12,基层9与上侧塑封膜12之间
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两个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的两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塑封膜12外侧的铜电极11,四个铜电极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极连接线2,塑封膜12与电极连接线2之间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
[0027]进一步,支撑层13和塑封膜12均为聚酰亚胺,基层9为柔性基底;
[0028]进一步,电极连接线2与铜电极11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8与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相适配;
[0029]通过设置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由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与基层9组成柔性电加热膜,利用红外辐射加热,更利于人体吸收热量,且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的布局设计控制,能快速升温,同时温度传感器8配合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对其进行温度监控,配合患者体温监测系统实时联动,快速反馈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调整保温。
[0030]第二实施例:
[0031]如图2

4所示,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还包括设于上侧塑封膜12的外侧且包覆于四个电极连接线2外侧的两个外壳4,两个外壳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塑封膜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位于电极连接线2外侧并一端延伸至固定板5与外壳4之间的盖布3;
[0032]进一步,外壳4包括壳体41,壳体41的内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槽42;
[0033]进一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包括基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13),所述支撑层(13)的底部和基层(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塑封膜(12),所述基层(9)与上侧塑封膜(12)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的两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塑封膜(12)外侧的铜电极(11),四个所述铜电极(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极连接线(2),所述塑封膜(12)与电极连接线(2)之间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3)和塑封膜(12)均为聚酰亚胺,所述基层(9)为柔性基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2)与铜电极(11)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碳纳米管加热元件(10)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术中肢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上侧所述塑封膜(12)的外侧且包覆于四个电极连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燕钱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