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393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提升安装结构包含两预拼装区、拼装一区、拼装二区、拼装三区以及拼装四区,拼装一区、拼装二区和拼装三区内侧呈环心区;所述拼装四区为弧形连接于两预拼装区大开口一侧且位于拼装三区外侧;所述拼装四区弧线中部临时连接有固定支撑提升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桁架连体进行分区,通过不同的提升方式进行提升,不仅利于安装还可保证在提升时的固定、精度以及连接等问题;通过固定支撑提升架的设置,通过固撑伸长臂进行连接固定,且通过固撑立柱进行拼装总区的安装;固撑立柱通过滑轨设计,可在提升过程中进行限位和定点支撑;通过悬臂连架的设置,利于固定支撑提升架进行有序提升吊运。提升吊运。提升吊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多功能的需求,钢结构样式也随之发展,而钢桁架的提升安装施工一直是此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对于钢桁架的安装多是应用起重设备或是支设满堂脚手架,这样不仅占用大量的施工空间,而且对于下部有已建建筑时不宜进行施工,尤其是塔楼式建筑连接时同时带有悬挑的高空桁架,这种大跨度、高空式悬挑桁架在具体施工时缺乏对应的施工方法,在桁架提升控制以及最后形成整体结构的全过程均鲜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等桁架的分区提升、提升设计以及提升顺序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提升安装结构包含两预拼装区、拼装一区、拼装二区、拼装三区以及拼装四区,所述两预拼装区呈八字形、拼装一区连接于两预拼装区八字形小开口一侧,拼装三区为弧形且连接于两预拼装区大开口一侧,拼装二区连接于拼装一区和拼装二区之间;拼装一区、拼装二区和拼装三区内侧呈环心区;所述拼装四区为弧形连接于两预拼装区大开口一侧且位于拼装三区外侧;所述拼装四区弧线中部临时连接有固定支撑提升架;所述预拼装区、拼装一区、拼装二区、拼装三区以及拼装四区合围呈高空桁架连体,两预拼装区连接于已施工结构顶部;拼装一区、拼装三区和拼装四区均为大跨度桁架体;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施工两侧八字形楼体以及八字形楼体大开口处的连接楼体,在八字形已建楼体顶部预先施工预拼装区,随着大开口处楼体施工同步施工固定支撑提升架;对于预拼装区通过桁架吊架提升安装,桁架吊架包含汽车吊和履带吊,步骤二、在大开口处的连接楼体顶面组装拼装一区、拼装二区、拼装三区以及拼装四区,使其形成一个拼装总区, 在拼装总区的安装位置正下方标高楼面上拼装施工完成后,设置固定支撑提升架及临时吊点,采用液压同步提升法将其提升安装施工就位;其中固定支撑提升架的安装通过含汽车吊和履带吊进行安装,后续通过固定支撑提升架的固撑连杆与预拼装区进行临时固定;步骤三、拼装总区采用整体提升工艺吊装,支座位置的部分结构先预装到位,提升单位要在提升前预制分段,提升到位后,在高空安装后装段以及其他后装杆件;其中嵌补段
安装顺序由上向下进行,先桁架曲斜杆后曲腹杆;步骤四、根据拼装总区结构布置及工况计算的结果,吊点在环心区四周间隔设置且设置于框架柱附近;采用液压同步系统提升吊装拼装总区,对应设置提升上下吊点;其中在提升上吊点即提升平台上设置吊挂器,吊挂器通过液压提升系统与提升杆件的对应下吊点相连接;步骤五、在提升时,在提升吊点之间安装吊挂连板和钢绞线;开始试提升,按照设计荷载的20%、40%、60%、70%、80%、90%、95%、100%的顺序逐级加载,直至拼装总区脱离拼装平台;拼装总区最低点脱离胎架约100mm 后,暂停提升;步骤六、微调拼装总区的各个吊点的标高,使其处于设计姿态,测量拼装总区跨中最大变形并进行记录,并静置2~24 小时;再次检查拼装总区以及液压同步提升临时措施有无异常,并将测量数据与离地时进行对比;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开始正式提升;步骤七、在提升过程中,空中姿态调整和后装杆件安装进行高度微调;在微调开始前,将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由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根据设计需要,对整个液压提升系统中各个吊点的液压提升器进行同步微动(上升或下降),或者对单台液压提升器进行微动调整;微动即点动调整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需要;步骤八、拼装总区整体提升至距离设计标高约1000mm 左右时,暂停提升;测量各个吊点的实际标高,并与设计标高进行比对,做好记录,作为继续提升的依据;降低液压同步提升的速度,利用液压同步提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的“微调、点动”功能,使各提升吊点缓慢的依次到达设计标高,满足安装要求;安装后装杆件使其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按照95%、90%、80%、70%、60%、50%、40%、30%、20%的顺序分级卸载,直至钢绞线松弛,连体结构荷载全部转移至支撑柱上;拆除液压提升系统及临时措施等;以调整后的各吊点高度为新的起始位置,复位位移传感器,在整体提升过程中,保持该姿态直至提升到设计标高附近;步骤九、高空桁架连体为箱型截面,高空桁架连体向已建楼体内延伸一跨;已建楼体与高空桁架连体相连的框架柱连接,其中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通过桁架连柱将预拼装区与框架柱连接,形成整体的高空桁架连体。
[0005]进一步的,在已建楼体的顶面上拼装桁架并形成预拼装区,拼装作业时,拼装胎架立柱间距对应已建楼体的柱距进行设置,设置在楼层梁或柱位置处;保留下部已建楼体浇筑混凝土时用的脚手架,将此脚手架作为下部支撑;其中脚手架底部保留至基础顶面,若未到底部进行局部加固。
[0006]进一步的,所述拼装一区、拼装二区和拼装三区均包含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关于高空桁架连体对称线为轴;所述拼装四区为弧形区连接于预拼装区;所述预拼装区通过框架柱和桁架连柱与已建楼体顶部;所述已建楼体对应预拼装区呈八字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提升架包含梁平行设置的两组固撑立柱、连接于固撑立柱顶部的固撑联梁、连接于固撑立柱顶部一侧的固撑伸长臂以及连接于固撑伸长臂与预拼装区之间的固撑连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撑连杆呈“爪”字形与预拼装区顶部连接;所述固撑立柱两个为一组沿环心区径向设置并穿出拼装四区,两组固撑立柱对应沿环心区的环向设置;每组固
撑立柱之间和两组固撑立柱的中下部还可拆卸有加强系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两组固撑立柱中部和下部还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含支撑柱、支撑梁和支撑墙,支撑梁呈网格式分布且网格中穿接固撑立柱并通过连件连接;所述支撑柱、支撑梁和支撑墙为下部已建楼体的主体梁体、柱体和墙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撑立柱通过标准节制作而成,标准节横截面为方形,方形标准节四周设置有滑轨;对应的拼装总区形成的桁架框架穿接标准节且在拼装总区上对应安装有可拆卸的滑轮,所述滑轮包含制动系统且远程控制系统与固定支撑提升架控制系统联合设置;所述滑轨拼接而成,至少在试提升点和最终安装点设置有缺口,缺口对应插接承托板,缺口运行时通过临插板填充。
[0011]进一步的,固定支撑提升架底部设有钢结构转换平台将柱脚反力传递至混凝土基础上,与已建楼体的楼层面相连,固定支撑提升架中间设置两道加强系杆,顶部设置固撑联梁和固撑伸长臂;固定支撑提升架内部还设置钢爬梯和操作平台;其中,第一道加强系杆采用履带吊安装和拆卸,第二道加强系杆随桁架提升上去,通过手拉葫芦进一步定位后用螺栓连接;固定支撑提升架分段和安装顺序为固定支撑提升架最重构件为最上面一段,最不利工况为卸载拆除时,固定支撑提升架通过履带吊进行安装。
[0012]进一步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升安装结构包含两预拼装区(5)、拼装一区(6)、拼装二区(7)、拼装三区(8)以及拼装四区(9),所述两预拼装区(5)呈八字形、拼装一区(6)连接于两预拼装区(5)八字形小开口一侧,拼装三区(8)为弧形且连接于两预拼装区(5)大开口一侧,拼装二区(7)连接于拼装一区(6)和拼装二区(7)之间;拼装一区(6)、拼装二区(7)和拼装三区(8)内侧呈环心区(1);所述拼装四区(9)为弧形连接于两预拼装区(5)大开口一侧且位于拼装三区(8)外侧;所述拼装四区(9)弧线中部临时连接有固定支撑提升架(3);所述预拼装区(5)、拼装一区(6)、拼装二区(7)、拼装三区(8)以及拼装四区(9)合围呈高空桁架连体(2),两预拼装区(5)连接于已施工结构顶部;拼装一区(6)、拼装三区(8)和拼装四区(9)均为大跨度桁架体;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施工两侧八字形楼体以及八字形楼体大开口处的连接楼体,在八字形已建楼体顶部预先施工预拼装区(5),随着大开口处楼体施工同步施工固定支撑提升架(3);对于预拼装区(5)通过桁架吊架(4)提升安装,桁架吊架(4)包含汽车吊和履带吊,步骤二、在大开口处的连接楼体顶面组装拼装一区(6)、拼装二区(7)、拼装三区(8)以及拼装四区(9),使其形成一个拼装总区(10), 在拼装总区(10)的安装位置正下方标高楼面上拼装施工完成后,设置固定支撑提升架(3)及临时吊点,采用液压同步提升法将其提升安装施工就位;其中固定支撑提升架(3)的安装通过含汽车吊和履带吊进行安装,后续通过固定支撑提升架(3)的固撑连杆(34)与预拼装区(5)进行临时固定;步骤三、拼装总区(10)采用整体提升工艺吊装,支座位置的部分结构先预装到位,提升单位要在提升前预制分段,提升到位后,在高空安装后装段以及其他后装杆件;其中嵌补段安装顺序由上向下进行,先桁架曲斜杆后曲腹杆;步骤四、根据拼装总区(10)结构布置及工况计算的结果,吊点在环心区(1)四周间隔设置且设置于框架柱(11)附近;采用液压同步系统提升吊装拼装总区(10),对应设置提升上下吊点;其中在提升上吊点即提升平台上设置吊挂器(13),吊挂器(13)通过液压提升系统与提升杆件的对应下吊点相连接;步骤五、在提升时,在提升吊点之间安装吊挂连板(133)和钢绞线(132);开始试提升,按照设计荷载的20%、40%、60%、70%、80%、90%、95%、100%的顺序逐级加载,直至拼装总区(10)脱离拼装平台;拼装总区(10)最低点脱离胎架约100mm 后,暂停提升;步骤六、微调拼装总区(10)的各个吊点的标高,使其处于设计姿态,测量拼装总区(10)跨中最大变形并进行记录,并静置2~24 小时;再次检查拼装总区(10)以及液压同步提升临时措施有无异常,并将测量数据与离地时进行对比;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开始正式提升;步骤七、在提升过程中,空中姿态调整和后装杆件安装进行高度微调;在微调开始前,将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由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根据设计需要,对整个液压提升系统中各个吊点的液压提升器进行同步微动(上升或下降),或者对单台液压提升器进行微动调整;微动即点动调整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需要;步骤八、拼装总区(10)整体提升至距离设计标高约1000mm 左右时,暂停提升;测量各个吊点的实际标高,并与设计标高进行比对,做好记录,作为继续提升的依据;降低液压同步提升的速度,利用液压同步提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的“微调、点动”功能,使各提升吊点缓
慢的依次到达设计标高,满足安装要求;安装后装杆件使其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按照95%、90%、80%、70%、60%、50%、40%、30%、20%的顺序分级卸载,直至钢绞线(132)松弛,连体结构荷载全部转移至支撑柱(151)上;拆除液压提升系统及临时措施等;以调整后的各吊点高度为新的起始位置,复位位移传感器,在整体提升过程中,保持该姿态直至提升到设计标高附近;步骤九、高空桁架连体(2)为箱型截面,高空桁架连体(2)向已建楼体内延伸一跨;已建楼体与高空桁架连体(2)相连的框架柱(11)连接,其中框架柱(11)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通过桁架连柱(12)将预拼装区(5)与框架柱(11)连接,形成整体的高空桁架连体(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高空环式桁架提升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建楼体的顶面上拼装桁架并形成预拼装区(5),拼装作业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赫李敏史静张宗凯孟矗顾磊贾表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