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8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所述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一侧横向等距开设有五条第二条形通孔,且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另一侧还设置有光纤测试参考线,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位于光纤测试参考线内侧处开设有两条垂直且呈交叉分布的第一条形通孔,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边缘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下方处还横向设置有取样参考刻度,光纤测试参考线的内部安装有绕纤机构。该辅助平台能快速完成各类光纤的截止波长、模场直径、宏弯损耗和光谱衰减等项目的测试工作,可直接固定在多种测试仪器上使用,并整体做了轻量化处理,能有效提高测试工作的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并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并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性能检测
,具体是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截止波长、模场直径、宏弯损耗和光谱衰减等均是光纤性能的重要测试项目,在测量这些测试项目时,基本都需要根据测试要求将光纤取不同长度后绕成不同大小的圈来进行测试,所以测试不同项目时则需要单独使用对应绕圈工具和各类辅助工装,目前使用的辅助工具功能大多是单一的,只能满足一项测试项目或是一类光纤的测试要求,如需要测试多种项目或多类光纤则需要频繁更换辅助工具,并且现有的辅助工具存在以下弊端:1、部分测试平台虽然集成了几种功能,但仍不全面,且大多有体型大、重量大的问题;2、部分工具使用极其不便,且光纤在测试过程中易受各种外力影响,并且绕圈方式大多为人手绕圈,由于光纤在绕圈后由于自身弯曲应力会被弹开,所以需要用手或其他重物固定光纤,造成光纤测试的不稳定性,影响光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光纤测试中绕圈操作的不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包括辅助平台底盘,所述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一侧横向等距开设有多条第二条形通孔,且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另一侧还设置有光纤测试参考线,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位于光纤测试参考线内侧处开设有两条垂直且呈交叉分布的第一条形通孔,且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的上方处横向开设有多个条形安装槽,多个所述条形安装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引导海绵块,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边缘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下方处还横向设置有取样参考刻度,且辅助平台底盘的后表面还固接有两个固定支架,光纤测试参考线的内部安装有绕纤机构;所述绕纤机构包括橡胶圈、空芯圆柱、连接杆和螺母,所述空芯圆柱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且空芯圆柱的内部活动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螺纹套接有螺母。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芯圆柱的内径和连接杆的外径均为5mm,空芯圆柱的长度为40mm,连接杆的长度为70mm,所述橡胶圈的内径和空芯圆柱的外径相等。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凸起,且连接杆的另一端15mm处设置有与螺母相适配的螺纹。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绕纤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绕纤机构分别位于两条第一条形通孔的两端,绕纤机构位于第一
条形通孔的前侧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芯圆柱的外侧位于光纤测试参考线上,橡胶圈的后表面抵靠在辅助平台底盘的前表面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海绵块为长方体结构,且引导海绵块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20mm,高度为30mm,条形安装槽的尺寸为20mm
*
50mm,取样参考刻度的长度为1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海绵块上开设有裂缝,裂缝的宽度小于0.1mm,且裂缝的深度与辅助平台底盘的表面齐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尺寸为6mm
*
280mm,光纤测试参考线为直径280mm的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尺寸为6mm
*
300mm,多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为纵向排列,相邻第二条形通孔的间距为40mm,第二条形通孔和光纤测试参考线的间距为150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的集成式平台能够将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参考物集成到同一底盘上,免去了现有测试过程中,测试不同项目时需要频繁更换工具的步骤,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2、采用两道第一条形通孔,绕纤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条形通孔两端,一次安装四种绕纤机构,故可根据测试需要任意组合不同尺寸的绕纤机构,使测试工作更加灵活多变,可轻松满足各类光纤或各种光学特性项目的测试要求;3、采用四个安装在相应位置的绕纤机构,能够满足对280mm松弛圈的要求,使测试工作更加便利,测试状态的稳定;4、采用的直立式绕纤机构让绕线步骤变得更为方便,而套在绕纤机构底部的橡胶圈对缠绕的光纤起到夹持作用,防止光纤被自身弯曲产生的应力弹开,保证了测试状态的稳定;5、采用的引导海绵块使用了厚海绵材料,能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同时保护了光纤涂层不受损伤;6、采用长度参考刻度为2m光纤的取样提供参考和便利,使取样光纤长度更加准确;7、采用光纤测试参考线能够为测试工作中光纤的摆放和绕圈提供参考,使测试工作更加规范;8、采用光纤测试参考线为部件安装提供参考,使部件安装更加便利准确;9、采用备用第二条形通孔能够放置闲置的备用绕纤机构,也可作为绕纤机构扩展位使用,进一步提高多功能辅助平台的功能多样性和泛用性;10、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除了起到固定工作部件的作用外,也起到平台轻量化的作用,该辅助平台体积轻便,可直接固定在多种测试仪器上使用,能够满足在多种环境下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施例的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中条形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中连接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使用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绕松弛圈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使用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绕空芯圆柱示意图。
[0015]图中:1、辅助平台底盘;2、引导海绵块;3、第一条形通孔;4、第二条形通孔;5、橡胶圈;6、空芯圆柱;7、连接杆;8、螺母;9、光纤测试参考线;10、取样参考刻度;11、固定支架;12、条形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包括辅助平台底盘1,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一侧横向等距开设有五条第二条形通孔4,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另一侧还设置有光纤测试参考线9,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位于光纤测试参考线9内侧处开设有两条垂直且呈交叉分布的第一条形通孔3,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9的上方处横向开设有三个条形安装槽12,三个条形安装槽12的内部均安装有引导海绵块2,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边缘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9下方处还横向设置有取样参考刻度10,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后表面通过螺丝固接有两个固定支架11,光纤测试参考线9的内部安装有绕纤机构;绕纤机构包括橡胶圈5、空芯圆柱6、连接杆7和螺母8,空芯圆柱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5,且空芯圆柱6的内部活动贯穿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螺纹套接有螺母8。
[0017]优选的:空芯圆柱6的内径和连接杆7的外径均为5mm,空芯圆柱6的长度为40mm,连接杆7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包括辅助平台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一侧横向等距开设有多条第二条形通孔(4),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另一侧还设置有光纤测试参考线(9),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位于光纤测试参考线(9)内侧处开设有两条垂直且呈交叉分布的第一条形通孔(3),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9)的上方处横向开设有多个条形安装槽(12),多个所述条形安装槽(12)的内部均安装有引导海绵块(2),辅助平台底盘(1)的前表面边缘远离光纤测试参考线(9)下方处还横向设置有取样参考刻度(10),且辅助平台底盘(1)的后表面还固接有两个固定支架(11),光纤测试参考线(9)的内部安装有绕纤机构;所述绕纤机构包括橡胶圈(5)、空芯圆柱(6)、连接杆(7)和螺母(8),所述空芯圆柱(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5),且空芯圆柱(6)的内部活动贯穿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螺纹套接有螺母(8);所述连接杆(7)活动贯穿第一条形通孔(3),所述绕纤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绕纤机构分别位于两条第一条形通孔(3)的两端,绕纤机构位于第一条形通孔(3)的前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测试多功能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圆柱(6)的内径和连接杆(7)的外径均为5mm,空芯圆柱(6)的长度为40mm,连接杆(7)的长度为70mm,所述橡胶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平孙舒扬沈杰魏文涛沈建鑫白晓明沈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