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6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其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均活动插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所述底板位于第一活动槽正下方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穿过底板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底板内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两个相互远离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底板的内壁两侧均转动插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从动锥齿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调整渔网的高度,而且可以调整渔网的宽度,极大的方便了水产的养殖。极大的方便了水产的养殖。极大的方便了水产的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

技术介绍

[0002]网箱养殖起源于19世纪末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后传往世界各地。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网箱养殖,由于网箱养殖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可机动、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全国各地的湖泊及水库蓬勃发展。
[0003]现有的水产养殖用网箱均是固定结构,使用者无法调节网箱中渔网的高度,因此往往无法应对暴雨天气,当暴雨来临时,水位会上涨,吞并现有网箱的渔网,最终造成网箱内的水产品逃离网箱,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较为完善的水产养殖用网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均活动插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所述底板位于第一活动槽正下方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穿过底板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底板内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两个相互远离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底板的内壁两侧均转动插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从动锥齿轮内,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的表面,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柱,所述主体柱根据第一活动槽分为两组,每组所述主体柱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主体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底部为密封状态的折叠网,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活动插接有连接块,所述折叠网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连接块上,所述主体柱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且所述连接块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杆上。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具有防水功能。
[0007]优选的,主体柱远离第二活动槽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泡沫浮漂。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孔洞。
[0009]优选的,所述折叠网的顶部为开口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表面均涂有防锈保护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可以调整折叠网的高低,进而保证鱼儿不会在水位上涨的时候游出折叠网,具体操作为,将水产放入折叠网内进行养殖工作,当遇到暴雨天气时,为了防止由于水产品从折叠网内游出,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可以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可以带动连接块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折叠网向上移动,进而保
证水产品不会从折叠网内游出;
[0013]2)、本技术可以自动调整网箱的大小,具体操作为,同时打开两个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可以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可以带动两个第二螺杆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主体柱背向移动,进而使得折叠网的面积变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底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主体柱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移动块;3、主体柱;4、泡沫浮漂;5、折叠网;6、第一驱动电机;7、连接块;8、第一螺杆;9、固定块;10、第二螺杆;11、机箱;12、第一活动槽;13、条形孔洞;14、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 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由图1

5给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活动槽12,两个第一活动槽 12内均活动插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2,底板1位于第一活动槽12正下方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箱11,机箱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穿过底板1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底板1内的主动锥齿轮14,主动锥齿轮14的表面啮合有两个相互远离的从动锥齿轮15,底板1 的内壁两侧均转动插接有第二螺杆10,第二螺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从动锥齿轮15内,移动块2的底部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0的表面,移动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柱3,主体柱3根据第一活动槽12分为两组,每组主体柱3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主体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7,固定块9之间设置有底部为密封状态的折叠网5,第二活动槽17内活动插接有连接块7,折叠网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连接块7上,主体柱3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 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8,且连接块7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杆8上。
[00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16均具有防水功能。
[002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主体柱3远离第二活动槽17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泡沫浮漂4,当水位较深,底板1没有办法碰到水底的时候,泡沫浮漂4可以让该装置浮在水面,避免了因为水位过高而让水产品逃离折叠网5 的情况。
[0025]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孔洞13,可以让底板1更快的下沉。
[0026]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折叠网5的顶部为开口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口端将水产放入折叠网5内。
[0027]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螺杆8和第二螺杆10的表面均涂有防锈保护层,可以避免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导致的第一螺杆8和第二螺杆10 生锈的情况。
[0028]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该装置入水中,然后将水产放入折叠网5内进行养殖工作,当遇到暴雨天气时,为了防止由于水产品从折叠网5内游出,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可以第一螺杆8 转动,第一螺杆8可以带动连接块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折叠网5向上移动,进而保证水产品不会从折叠网5内游出;
[0029]当需要调整网箱的大小时,工作人员只需同时打开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可以带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网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活动槽(12),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槽(12)内均活动插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2),所述底板(1)位于第一活动槽(12)正下方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箱(11),所述机箱(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穿过底板(1)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底板(1)内的主动锥齿轮(14),所述主动锥齿轮(14)的表面啮合有两个相互远离的从动锥齿轮(15),所述底板(1)的内壁两侧均转动插接有第二螺杆(10),所述第二螺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从动锥齿轮(15)内,所述移动块(2)的底部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10)的表面,所述移动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柱(3),所述主体柱(3)根据第一活动槽(12)分为两组,每组所述主体柱(3)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主体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7),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东兴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