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线材产品无头连铸连轧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棒线材产品无头连铸连轧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据业内相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止 2020 年底,中国粗钢产量已经超过10亿吨,钢材产量超过12亿吨。钢铁产业是我国的工业基础,也是国防建设的支柱。然而随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的加剧,钢铁产业需要谋变求发展。无头连铸连轧技术是钢铁领域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在板带领域发展比较块,如ESP连铸连轧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处于领跑位置。棒线材产品占据钢材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国民经济和基础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棒线材的连铸连轧技术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钢铁市场中,如果不主动改造创新新模式,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棒线材主要是指棒材和线材,棒线材的无头连铸连轧技术主要是取消了连铸区的切割和加热工序,减少了燃料的消耗,也减少了金属损耗,仅取消连铸区铸坯切割和加热工序,就使得金属收得率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无头连铸连轧技术是钢铁加工流程上的一次重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线材产品无头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
连铸: 先将精炼后的钢水注入中间包,使中间包内钢水的过热度为30~40℃,然后将中间包内的钢水注入结晶器中进行冷却,结晶器中的钢水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护钢水的保护渣,保护渣的厚度为5~10mm,钢水沿结晶器内壁冷却结晶形成以钢水为液芯的凝固坯,最后将凝固坯利用拉矫机从结晶器的出口拉出得到连铸坯,结晶器内冷却水流量为130~140m3/h,拉矫机的拉速为6.8~8.5m/min,控制拉矫机中的连铸坯的温度为1150~1250℃;
②
初轧:将步骤
①
制得的连铸坯送入初轧机组进行初轧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的宽度控制在80~120cm,厚度为10~20cm,初轧的入口温度控制在1050~1100℃,速度控制在2.0~3.0m/s,中间坯出粗轧机组之后进行喷水冷却,表面温度控制为950~980℃;
③
中间坯的对接连接:把经过步骤
②
粗轧后的前行中间坯和紧接着该前行中间坯的后续中间坯由输送辊(1)输出,输送的过程中,先利用定位机构将前行中间坯的尾部和后续中间坯的头部定位及对中后,再利用前剪切机(2)对前行中间坯的尾部剪切形成第一缺口,利用后剪切机(3)对后行中间坯的头部进行剪切形成第二缺口,接着控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对接间隙不大于2mm,让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形成焊接坡口(6),之后再利用焊丝输送机(4)将金属焊丝输送到由激光射线焊接装置(5)发射的激光射线对焊接坡口(6)进行激光射线振荡焊接,激光射线的振荡方向与焊接方向垂直,激光射线的振荡频率至少为400~500HZ,激光射线的振荡幅度为1~1.5mm;
④
中间坯的补温:对步骤
③
对接后的中间坯进行温度检测,若温度达到连轧机组入口温度要求,则不进行补温,若温度不足,则需利用自动加热装置对连铸坯进行补温,中间坯进入连轧机组前需进行切头;
⑤
连轧:将经步骤
④
补温后的中间坯引入连轧机组轧机内进行连轧得到一次轧件,连轧机组包括粗轧、中轧和预精轧工序,粗轧的入口温度控制在1020~1050℃、速度控制在1.5~2.5m/s,粗轧的道次为5~7次;中轧的入口温度控制在980~1000℃、速度控制在1.5~2.5/s,中轧的道次为5~7次;预精轧的入口温度控制在940~960℃、速度控制在2.5~3.5m/s,预精轧的道次为3~5次;
⑥
精轧减径:将经步骤
⑤
连轧后的一次轧件通过飞剪切除头部,然后进入减定径机组进行精轧减径得到目标规格棒线材产品,精轧减径的入口温度控制在800~850℃、速度控制在5~10m/s,减定径机组的道次为2~3次;
⑦
冷却:将经步骤
⑥
得到的目标规格棒线材产品经水雾冷却后上冷床,将目标规格棒线材产品表面温度降低至为360℃以下收集后进行定尺剪切、收集、打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产品无头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①
中,钢水保护渣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成,氧化钙30~50%、二氧化硅20~40% 、三氧化二铝2~6% 、氧化镁1~5%、氧化钠5~10%、氟化钙2~5%、碳0.5~2%、单层石墨烯1~5%、R2O碱金属氧化物0.5~1%。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生,杨立航,王世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