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355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包括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纳米反应器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许多化学反应都成功地在纳米反应器中完成。纳米反应器为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纳米尺度的空间,使反应受限于该纳米空间范围,通过控制纳米反应器的尺寸,材质和其他因素从而调节该化学反应。纳米反应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分散相中能够自组装的分子,形成有序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微乳液等,在聚集体内部制备纳米材料和粒子;另外一种是天然存在或合成的分子,如沸石、层状硅酸盐、金属复合物等,利用分子的层状结构、介孔结构和孔隙作为纳米反应器。
[0003]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亲水基为羧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高级脂肪酸的钾、钠、铵盐以及三乙醇铵盐。在水中电离后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脂肪酸根阴离子。
[0004]DCFH

DA(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是非标记性的氧化敏感的荧光探针,常用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DCFH

DA本身没有荧光,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2',7'

二氯二氢荧光素)。而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从而使DCFH很容易被装载到细胞内,细胞内的活性氧可以氧化无荧光的DCFH生成有荧光的DCF(2',7'

二氯荧光素)。
[0005]人造细胞在生命医学领域有着重大作用。人造细胞可以更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目标、追踪癌细胞、检测有毒化学物质,或者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而相互作用的合成细胞阵列可以形成能感知和适应环境的人工组织和智能材料。含有DNA、黏土矿物和单个丙烯酸酯分子等原材料的微小液滴是一种典型的人造细胞模型。对于低浓度ROS的人造细胞,常规的ROS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包括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200<X<4000,所述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中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后在波长不超过580nm的可见光光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中,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光照和添加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从而实现对活性氧的消耗与快速检测。
[0007]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反应体系可以仅在含有微量的水中,实现DCFH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荧光的DCF。特别适合于低浓度ROS的检测。
[0008]本方案中,在DCFH

DA溶液中加入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给予一定波长的光照使DCFH

DA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DCFH

DA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在DCFH

DA中加入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DCFH

DA的羧基、羟基与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羧基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共组装形成层状纳米结构。DCFH

DA水解后有序的排列于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层状结构之间(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CFH

DA共组装形成层状结构见附图1)。羧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CFH

DA共组装形成层状结构,进而实现羧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CFH

DA的富集和稳定。从而使纳米反应体系用于检测低浓度ROS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将纳米反应体系置于一定波长的光下光照,DCFH

DA水解生成DCFH后,低浓度活性氧将有序排列在羧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DCFH氧化生成有荧光的DCF。
[0009]进一步的,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自组装形成层状结构。
[0010]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400<X<4000。
[0011]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200。
[0012]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酸盐、N

酰基氨基羧酸盐、聚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碳链长度为C14~C18的脂肪酸盐。本方案所采用的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碳链越长,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所形成的层状结构的空间越大,所共组装形成的层状结构中能够容纳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越多,使有序排列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在层状结构中的浓度越高,光照和水中的活性氧使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DCF越多,荧光强度越强。
[0014]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硬脂酸钠、肉豆蔻酸钠、亚油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地,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肉豆蔻酸钠。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β

CD或D2O对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CFH

DA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的检测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构筑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将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溶液配制成混合溶液;
[0019]步骤S2.在波长不超过580nm的可见光光照步骤S1制得的混合溶液;
[0020]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200<X<4000。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反应体系中,羧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DCFH

DA有富集和稳定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促进DCFH

DA水解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荧光的
DCF。
[0023](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反应体系可以用于低浓度活性氧的检测。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包括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200<X<4000,所述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中的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后在波长不超过580nm的可见光光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共组装形成层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X,其中,400<X<40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2',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20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驱动的纳米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酸盐、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意伍春娴郑茵严志红姚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