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7336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大球盖菇栽培基质,采用易腐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包括园林废弃物和餐前垃圾,所述园林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树枝和落叶,所述餐前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和瓜果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易腐有机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替代传统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原料,最大程度上发挥和践行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理念,大大提升了易腐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而利用无纺布袋进行室内栽培的新模式,则打破传统的大球盖菇栽培方式,精简了栽培技术,优化精简了栽培工艺。优化精简了栽培工艺。优化精简了栽培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以易腐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球盖菇产量高、营养丰富、生产成本低,传统栽培方式是利用作物秸秆、玉米芯、稻壳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进行栽培,其原料来源丰富,且能够减少农业有机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而且,在出菇结束后,栽培基质混合料直接翻耕可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能够有效地解决忌连作作物的重茬问题,还能够保障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的优质生产。目前,常见栽培的基质原料为各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如秸秆、稻草、花生壳和玉米芯等,常用的大球盖菇栽培方法为将杂木屑、秸秆等原材料用清水浸泡后,在超过25℃的条件下进行短期好氧发酵,发酵好后的栽培基质平铺在菌床上,铺设厚度10cm左右,然后进行菌种播种,最后覆土,此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田间栽培和林下仿野生栽培。
[0003]随着市场对大球盖菇的需求量的增大,大球盖菇培养技术的关注力度也逐渐增大,尤其是食用菌基质原料的选择方面,因此,除了农业有机废弃物外,其它种类的有机废弃物也应当加以加工和利用。
[0004]传统的易腐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和干化焚烧等,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和垃圾填埋场的限制,填埋已被禁止,而易腐有机废弃物中的水分含量高,焚烧会浪费大量能源并且可能产生有毒的二噁英。当前,易腐有机废弃物如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工艺已经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其仍然面临边界条件不清晰,处理工艺复杂、盈利模式不完善的困境。另一方面,大多数项目设备要求高,沼气利用率低,发电上网手续办理难,后端产品售价波动大,项目经济收入惨淡,补贴仍是易腐有机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0005]近年来,随着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实施后,我国的易腐有机废弃物将进行不同路线的处理。易腐有机废弃物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其中餐前垃圾占很大比例,预计到2025年我国餐前垃圾处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而随着乡村振兴进入新征程,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迎来拐点机遇。在环境产业未来从成本中心走向价值中心的必然趋势面前,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将餐前垃圾处理行业从“无害化”向“资源化”推进,打通餐前垃圾处理全产业链,实现项目的价值中心,成为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餐前垃圾处理技术已经迫在眉睫,且其意义重大。
[0006]另一方面,易腐有机废弃物中的餐前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以粗蛋白、粗脂肪为主,还含有纤维素、淀粉和糖类等碳源,是微生物的理想培养基。也就是说,餐前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等易腐有机废弃物具有可作为食用菌培养料基质的潜力,且大球盖菇对于餐前垃圾和园林废弃物中的纤维等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利用易腐有机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替代传统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原料,最大程度上发挥和践行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理念,大大提升了易腐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采用易腐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包括园林废弃物和餐前垃圾;所述园林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树枝和落叶,所述餐前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和瓜果皮。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0、对园林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第一原料;
[0013]S20、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
[0014]S30、对餐前垃圾进行脱水处理和粉碎处理,得到第二原料;
[0015]S40、对第二原料进行好氧发酵;
[0016]S50、将好氧发酵后的第一原料和好氧发酵后的第二原料混合,制备大球盖菇栽培基质。
[0017]进一步,步骤S50中,好氧发酵后的第一原料与好氧发酵后第二原料的质量比为3:1。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原料的粒径为0.6~0.8cm;所述第二原料的粒径为0.8~1cm。
[0019]进一步,所述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包括:向第一原料上均匀喷洒清水,调整其含水率至60%~65%时开始堆集发酵,并在堆体上覆膜,使堆体迅速升温,发酵周期为45天,且发酵过程中,每隔2天对堆体进行一次翻堆,以使氧气通入堆体中。
[0020]进一步,在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时,堆体体积为2m
×
1.5m
×
1m。
[0021]进一步,所述对第二原料进行好氧发酵包括:将第二原料投入好氧发酵设备仓内,接入复配或专性降解菌,根据物料性质进行C/N调配和搭配,在好氧发酵设备仓内物料C/N为25:1时开始进行发酵,设置温度为35℃~50℃,通风搅拌12h,然后调整温度至50℃~55℃,并继续通风搅拌72h,完成一次降解;完成一次降解后,将物料转运至室内场地进行二次堆肥,堆肥周期为60天,并每隔2天进行一次翻堆,使氧气通入,待物料腐熟干燥后,将其粉碎备用。
[0022]进一步,在第二原料进行二次堆肥时,堆体体积为10m
×
6m
×
1.5m。
[0023]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4]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00、制备袋装混合菌料:将栽培基质放置于无纺布袋中,在袋内栽培基质的2/3高度处接种大球盖菇菌种,每袋接种200g菌种,并在菌种上方覆盖栽培基质;
[0026]S200、发菌:向混合菌料上喷洒清水,调整袋装混合菌料的含水率至55%~60%,然后将袋装混合菌料放置于通风环境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在15~20℃,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空气潮湿,培养30~40天;
[0027]S300、覆土栽培:对步骤S200中培养30~40天后的袋装混合菌料进行菌丝延伸检查,对白色菌丝延伸满袋的袋装混合菌料进行室内覆土栽培和室外覆土栽培。
[0028]S400、出菇:保持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为15~20℃,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空气潮湿,50~60天后结出子实体。
[0029]进一步,在进行室内覆土栽培时,直接在白色菌丝延伸满袋的袋装混合菌料的袋内覆土5cm;在进行室外覆土栽培时,将白色菌丝延伸满袋的袋装混合菌料的无纺布袋剥除后,放入林地或田间的土坑内,再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10cm,每平米设置4~6袋。
[0030]进一步,每袋混合菌料可以连续栽培结出子实体2~3茬。
[003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易腐有机废弃物中的园林废弃物和餐前垃圾制作栽培基质,替代传统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原料,最大程度上发挥和践行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理念,大大提升了易腐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而利用无纺布袋进行室内栽培的新模式,则打破传统的大球盖菇栽培方式,精简了栽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采用易腐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包括园林废弃物和餐前垃圾;所述园林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树枝和落叶,所述餐前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和瓜果皮。2.一种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对园林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第一原料;S20、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S30、对餐前垃圾进行脱水处理和粉碎处理,得到第二原料;S40、对第二原料进行好氧发酵;S50、将好氧发酵后的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混合,制备大球盖菇栽培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中,好氧发酵后的第一原料与好氧发酵后第二原料的质量比为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的粒径为0.6~0.8cm;所述第二原料的粒径为0.8~1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包括:向第一原料上均匀喷洒清水,调整其含水率至60%~65%时开始堆集发酵,并在堆体上覆膜,使堆体迅速升温,发酵周期为45天,且发酵过程中,每隔2天对堆体进行一次翻堆,以使氧气通入堆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原料进行好氧发酵时,堆体体积为2m
×
1.5m
×
1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原料进行好氧发酵包括:将第二原料投入好氧发酵设备仓内,接入复配或专性降解菌,根据物料性质进行C/N调配和搭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强范旭杪裘水军吴新荣何晓祥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