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89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天线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所述天线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并将其通过所述天线辐射出去,或者,用于将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外部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设备的数据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便携式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入输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以实现远程控制以及数据互通等。现如今对于设备接入网络,一般是在设备内设置通信模块,以实现接入网络或与其他设备连接。但是,对于一些设备内部没有设置通信模块时,无法实现网络的接入,给用户带来了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内置通信模块的设备无法接入网络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天线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所述天线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并将其通过所述天线辐射出去,或者,用于将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天线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所述天线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并将其通过所述天线辐射出去,或者,用于将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外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匹配安装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电源指示灯模块、通信指示灯模块、故障指示灯模块、输入指示灯模块和输出指示灯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指示灯模块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指示灯模块、故障指示灯模块、输入指示灯模块、输出指示灯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3和电阻R45;其中,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通过电阻R45接入电源模块、负极接地;所述通信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4和电阻R46;其中,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6接入33V电源;所述故障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5和电阻R47;其中,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7接入33V电源;所述输出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7和电阻R49;其中,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9接入33V电源;所述输入指示灯该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6和电阻R48;其中,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8接入33V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芯片M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7、开关SW1、二极管D5和插接头J1;芯片M2的端口8通过电容C15接地,端口32接地,端口31与插接头J1的端口3电性连接,端口10外接33V电源,端口9接地,端口29及端口27接地,端口28通过电容C14与天线电性连接;电容C16的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28与电容C14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20的一端接入电容C14与天线之间、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5的一端接入电容C14与天线之间、另一端接地,并且二极管D5与电容C20形成并联电路;天线的接地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0还通过由电容C17、电容C18和电容C19组成的滤波电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1接地,端口19与开关SW1电性连接;开关SW1的一端通过电阻R17接入VCC33,另一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9还通过电容C13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插接头J2、电阻R18和电阻R19;其中,插接头J2的端口1通过电阻R18与芯片M2的端口5电性连接、端口1海通沟电阻R19与芯片M2的端口6电性连接;插接头J2的端口4与芯片M2的端
口5电性连接、端口3与芯片M2的端口6电性连接;插接头J2的端口2接地、端口1还接入33V电源;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的插接头J2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或者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数据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的插接头J2传输给外部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输入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VDC检测模块和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其中,输入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VDC检测模块和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二极管D14、芯片U5和芯片U6;其中,芯片M2的端口46与芯片U6的端口1电性连接,芯片U6的端口2接地;芯片U6的端口3通过电阻R27接入33V电源、端口1通过电阻R28接入24VG;电阻R30的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阻R29的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IN电性连接;电容C24的一端接入芯片U5的端口3与电阻R29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25的一端接入电阻R29与输入端IN之间、另一端接地;输入端IN与测试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向输入检测模块发送数据信号,以实现输入功能测试;芯片U5的端口4通过电容C26接地,端口4通过电阻R32接地,端口4通过二极管D14与芯片U6的端口3接地;芯片U6的端口3通过电阻R33接地,端口4接地,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5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电阻R31的一端接VCC33、另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45与芯片U6的端口1之间;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2、电阻R22、电阻R23和芯片U10;其中,芯片U10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1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端口3通过电阻R22接入B+端,端口4接地;电容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芯片U10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1之间;电阻R23的一端接入VCC33、另一端与芯片U10的端口1电性连接;所述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阻R39、电阻R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恭良蔡金姜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