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89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胶头。所述涂胶头为由两个相同的壳体组成的可拆卸结构,所述涂胶头包括:进胶段,所述进胶段,包括圆柱腔段、与圆柱腔段相衔接的混胶管连接腔段,所述圆柱腔段内壁周向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侧端延伸有第二密封槽;出胶段,所述出胶段包括出胶口;出胶管路段,所述进胶管路段设于进胶段、出胶段之间,所述出胶管路处设有多个分流柱,多个分流柱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涂胶头,涂胶头可与点胶阀配套使用,通过第一密封槽防止注胶后胶水的外溢,且通过两个对称壳体的拆卸能快速对涂胶头内部胶液的处理,涂胶头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广。适用性广。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胶头


[0001]本技术涉及涂胶机
,尤其是指一种涂胶头。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当前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硅片是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主要生产材料,硅片多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硅片加工技术。硅片切割第一道工序为粘棒工序,粘棒工序主要是将树脂板粘接在工件板上,然后在树脂板上粘接硅棒,待胶水固化时间达到要求后,用于线切机切割。
[0003]粘接树脂板的涂胶工艺大多为通过点胶机线状涂胶,点胶机的涂胶头有如下缺点:在注胶完成后,涂胶头中的部分胶液易滴落,导致工作台面留有滴落的胶液影响涂胶质量;涂胶工作完成后,会有部分胶液停留于涂胶头内,如不及时清理,那么胶液凝固后会造成涂胶头内部堵塞,而现有的涂胶头结构复杂,难以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涂胶头中的胶液易滴落且涂胶头结构复杂、难以拆卸来进行及时清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胶头,所述涂胶头为由两个相同的壳体组成的可拆卸结构,所述涂胶头包括:进胶段,所述进胶段,包括圆柱腔段、与圆柱腔段相衔接的混胶管连接腔段,所述圆柱腔段内壁周向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侧端延伸有第二密封槽;出胶段,所述出胶段包括出胶口;出胶管路段,所述进胶管路段设于进胶段、出胶段之间,所述出胶管路处设有多个分流柱,多个分流柱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道。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为与混胶管相贴合的锥形腔。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贴合面,以贴合面所在平面为涂胶头纵剖面,所述进胶段、出胶段、出胶管路段均通过涂胶头纵剖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槽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密封槽沿涂胶头横剖面对称设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包括用于插接定位销的定位孔,两个壳体通过定位孔、定位销安装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还包括用于两个壳体连接的连接孔。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为设于连接段端部的半腰型孔,所述连接孔沿涂胶头横剖面对称设置,所述半腰型孔用于通过快拆螺丝将两个壳体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胶段为鸭嘴式的扁平状,所述出胶口为扁宽缝隙。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分流柱形成四个
分流道,三个分流柱呈中间高两边低分布。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沿圆柱腔段布设有两个。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涂胶头,涂胶头可与点胶阀配套使用,通过第一密封槽防止注胶后胶水的外溢,且通过两个对称壳体的拆卸能快速对涂胶头内部胶液的处理,涂胶头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涂胶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进胶段;11、圆柱腔段;111、第一密封槽;12、混胶管连接腔段、121、二密封槽;2、出胶段;21、出胶口;3、出胶管路段;31、分流柱;32、分流道;4、壳体;41、贴合面;42、连接段;421、定位孔;42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涂胶头,所述涂胶头为由两个相同的且一体成型的壳体4组成的可拆卸结构,所述涂胶头包括:
[0022]进胶段1,所述进胶段1,包括圆柱腔段11、与圆柱腔段11相衔接的混胶管连接腔段12,所述圆柱腔段11内壁周向设有第一密封槽111,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12侧端延伸有第二密封槽121;
[0023]出胶段2,所述出胶段2包括出胶口21;
[0024]出胶管路段3,所述进胶管路段设于进胶段1、出胶段2之间,所述出胶管路处设有多个分流柱31,多个分流柱31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道32。
[0025]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涂胶头可与点胶阀配套使用,通过第一密封槽111防止注胶后胶水的外溢,且通过两个对称壳体4的拆卸能快速对涂胶头内部胶液的处理。涂胶头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广。
[0026]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槽111沿圆柱腔段11布设有两个。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第一密封槽111能较好地防止注胶后胶水的外溢。
[0027]具体地,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12为与混胶管相贴合的锥形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混胶管连接腔段12的外形仿照混胶管外形,能与混胶管进行良好地贴合,避免胶水外溢。
[0028]具体地,所述壳体4还包括贴合面41,以贴合面41所在平面为涂胶头纵剖面,所述进胶段1、出胶段2、出胶管路段3均通过涂胶头纵剖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很好地对涂胶头内部管路进行清理。
[0029]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槽121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密封槽121沿涂胶头横剖面对称设置。通过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在第二密封槽121内放入密封条或胶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涂胶头腔体内胶水外溢。
[0030]具体地,所述壳体4还包括连接段42,所述连接段42包括用于插接定位销的定位孔421,两个壳体4通过定位孔421、销定销安装定位。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两个壳体4固定连接前的快速安装定位。
[0031]具体地,所述连接段42还包括用于两个壳体4连接的连接孔422,所述连接孔422为设于连接段42端部的半腰型孔,所述连接孔422沿涂胶头横剖面对称设置,所述半腰型孔用于通过快拆螺丝将两个壳体4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无需额外工具,即可实现两个壳体4便捷式的快速插装。
[0032]具体地,所述出胶段2为鸭嘴式的扁平状,所述出胶口21为扁宽缝隙。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压出的胶水为扁平状,通过调整出胶口21宽度,来确保胶层涂抹厚度均匀。
[0033]具体地,所述分流柱3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分流柱31形成四个分流道32,三个分流柱31呈中间高两边低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涂胶头腔体内胶水有效分流,确保出胶口21各处出胶均匀。
[003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头为由两个相同的壳体组成的可拆卸结构,所述涂胶头包括:进胶段,所述进胶段,包括圆柱腔段、与圆柱腔段相衔接的混胶管连接腔段,所述圆柱腔段内壁周向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侧端延伸有第二密封槽;出胶段,所述出胶段包括出胶口;出胶管路段,所述进胶管路段设于进胶段、出胶段之间,所述出胶管路处设有多个分流柱,多个分流柱之间形成多个分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管连接腔段为与混胶管相贴合的锥形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贴合面,以贴合面所在平面为涂胶头纵剖面,所述进胶段、出胶段、出胶管路段均通过涂胶头纵剖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涂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密封槽沿涂胶头横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从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力倍思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