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崇洲专利>正文

天线接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81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接头构造,包括有一本体与一外壳,该本体设在该外壳内,在所述本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本体内设有绝缘套,该绝缘套结合有缆线,并使缆线延伸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与本体外部之间设有平面型弹簧垫圈与硅胶垫片,并且使该平面型弹簧垫圈接触于所述定位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天线与通讯设备连接的接头构造。
技术介绍
高频(RF)接头是重要的通讯设备零件,在无线通讯网路IEEE802.11的应用中常被用来作为天线的主要零件;其主要特性的要求在电气特性方面是为了要达到阻抗50Ω的要求,在机构方面的要求则是天线组装到电子通讯设备后,可以使得天线直立,不会倒下。目前,为了使应用的方便性更佳,一般对天线机构的要求更多,包括天线锁紧后要能前、后旋转不会倒下,以及不会发出异声(指机构零件间的摩擦声音),且有固定范围的扭力要求,例如200mg到800mg。针对此种需要,常见的天线结构有二种第一种结构是显示于图5,其包括有一本体1与一外壳3,本体1是设在外壳3内,并以一定位座4将本体1定位于外壳3;本体1内设有绝缘套2,该绝缘套2结合有缆线22,并使缆线22延伸出外壳3;本体1内部置入一弹簧A,使弹簧A的两端分别抵触于设在外壳3与本体1的定位座4与外壳3内的凸缘;另外利用枢轴81枢接于天线8的套头7结合于本体1;由于这种结构,当天线8相对于套头7旋转时,得以利用弹簧A提供缓冲作用,而且利用弹簧A的弹力作用于定位座4与外壳3,使得天线8与外壳3之间产生适当的「绷紧」效果,因此,当天线8以枢轴81为中心在特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到任何位置时,将能保持天线8不会倒下。第二种已知天线结构显示于图6,是在外壳3和本体1之间设置两片半面的弹簧垫圈B。所述第一种已知结构的天线接头由于弹簧的品质不易控制,造成扭力值常超出范围,且天线旋转时会产生部份异声。第二种已知结构的天线接头也会有相同的缺点,且此种方式在生产上的良好率很难控制,必须要用全检的方式确认各种异声是否存在,扭力范围是否合乎标准等等,均会造成生产人力浪费;以及产量无法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知天线接头在外壳与本体之间设置弹簧或两片半面弹簧垫圈,其弹簧品质不易控制,造成扭力值常超出范围,且天线旋转时会产生部份异声,产品的良好率很难控制,品质检验必须耗费较多人力与时间而无法提升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采用平面型的弹簧垫圈配合硅胶垫片作为支撑天线接头内部的本体的结构物,使其生产更为容易,扭力容易控制,且天线转动时的异声极少,品质管理作业较为省时省力,更具有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技术的技术手段特征,是在一外壳内设置一本体,本体内设置一绝缘套,该绝缘套结合有缆线,并使缆线延伸出外壳外,本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外壳内部与本体外部之间设有平面型弹簧垫圈与硅胶垫片,并且使该平面型弹簧垫圈接触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缆线连结于天线,该天线所枢接的套头则结合该本体,使得天线相对于套头旋转时更为稳定,不会发出异声。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的接头应用于无线通讯天线的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显示本技术的接头应用于无线通讯天线的实施例平面视图。图3为显示用以构成本技术接头结构的元件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分解图。图4为显示本技术接头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5为显示第一种已知接头,在外壳与本体之间设置弹簧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显示第二种已知接头,在外壳与本体之间设置二个波浪形弹片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中1 本体11 开口12 内空间 2 绝缘套21 中心孔 22 缆线3 外壳31 凸缘32 内螺纹 4 定位座5 平面型弹簧垫圈 6 硅胶垫片7 套头8 天线81 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功能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对本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其中,图1与图2分别为显示本技术的接头应用于无线通讯天线的实施例立体图与平面图,所述天线8以一枢轴81枢接一套头7,该套头7则结合本技术的接头,并且使得接头结构所包含的外壳3显露于外,得以利用外壳3接设于电子通讯设备;所述接头结构所包含的本体1则连结一缆线22,并将缆线22连接于天线8,由该缆线22提供天线8与电子通讯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而天线8则可以枢轴81为中心而旋转。图3是显示本技术的接头结构,包括有一本体1、一绝缘套2、一外壳3、一固定座4、一平面型弹簧垫圈5与一硅胶垫圈6。其中,外壳3为一圆环形的筒状体,于内侧壁的适当高度位置有环周的凸缘31,以及在外壳3下方的内壁面形成有内螺纹32。所述本体1为一外径具有复数阶级的管状体,其中空的内空间12,于上端设置缩小口径的开口11。所述绝缘套2较佳的实施例是以铁氟龙材料制造成具备中心孔21的柱状体,其最大外径几乎对应于本体1的内空间12的内径,便于将绝缘套2迫紧于该内空间12中。所述定位座4为一环状体。平面型弹簧垫圈5为环周形成波浪状的形态。硅胶垫圈6是采用硅胶材料所制成的环形状。图3所示的各组件组合时,是依序将硅胶垫圈6与平面型弹簧垫圈5置入外壳3内的凸缘31上,然后将定位座4放置于平面型弹簧垫圈5上,最后将组合了绝缘套2的本体1再置入外壳3内,使本体1的外径配合于定位座4的内孔中;所述绝缘套2的中心孔21则固定一缆线22,该缆线22的上端供连接于天线,而下端则连接于设在绝缘套2下端的端子(图中未显示),其整体组合后的结构是显示于图4;外壳3下方的内螺纹32则提供锁合于电子通讯设备的天线接口。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结构,由于平面型弹簧垫圈5提供了支撑本体1的弹性撑紧作用,因而天线在旋转时得以保持稳定而不倒下;而硅胶垫圈6则提供软质且低摩擦系数的接触界面,致使天线在旋转时得以降低异音,再加上本技术的各项组件组合甚为方便,因此生产更为容易,得以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有关均等修饰或变更,皆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天线接头构造,包括有一本体与一外壳,该本体设在该外壳内,在所述本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本体内设有绝缘套,该绝缘套结合有缆线,并使缆线延伸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与本体外部之间设有平面型弹簧垫圈与硅胶垫片,并且使该平面型弹簧垫圈接触于所述定位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接头构造,是在一外壳内设置一本体,本体内设置一绝缘套,该绝缘套结合有缆线,并使缆线延伸出外壳外,本体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外壳内部与本体外部之间设有平面型弹簧垫圈与硅胶垫片,并且使该平面型弹簧垫圈接触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缆线连结于天线,该天线所枢接的套头则结合该本体,使得天线相对于套头旋转时更为稳定,不会发出异声。文档编号H01Q1/12GK2650339SQ20032010210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蔡崇洲, 罗丽姜, 石荣钦, 郑胜忠 申请人:蔡崇洲, 罗丽姜, 石荣钦, 郑胜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崇洲罗丽姜石荣钦郑胜忠
申请(专利权)人:蔡崇洲罗丽姜石荣钦郑胜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