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63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机柜、能量转换设备、箱体和底盘;每个电池模组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多个电池模组可拆卸安装在电池机柜内,电池管理模块集成在电池机柜内且与电池机柜内的多个电池模组连接;箱体可拆卸安装在底盘上,电池机柜和能量转换设备安装在箱体内且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集成电池机柜和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底盘带动箱体进行移动,实现移动补电功能;同时电池机柜内可拆卸安装多个电池模组,省去了传统储能设备采用电芯串并为模组、模组组装成箱体的环节,减少了冗余配置的同时可实现单个电池模组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和维护的便利性。和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目前全国市场电动车不断增多的现况,因车辆补电配套设施不完善,出现电动车辆难补电情况,而新建充电站审批手续多、时间长,成本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旧桩改造成本高,充电供需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国家关于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战略的实施。
[0003]为此,需设计一款产品灵活投用相应补电设备为纯电动工程车辆提供补电服务,解决纯电动工程车辆的补电难题。
[0004]而传统储能设备采用电芯串并为模组、模组组装成箱体的模式,产品受模组尺寸固定,放电效率和转换效率均受到局限,且如果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整个产品进行更换,导致后期维修耗时耗力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实现移动补电功能的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满足纯电动工程车辆的作业需求。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机柜、能量转换设备、箱体和底盘;
[0008]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电池机柜内,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集成在所述电池机柜内且与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
[0009]所述箱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池机柜和所述能量转换设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相互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为磷酸铁锂电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机柜为至少一个;
[0012]多个所述电池机柜呈两排相对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两排所述电池机柜之间形成一通道;
[0013]单个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采用串联连接;
[0014]多个所述电池机柜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双拉门;
[0016]所述能量转换设备具体安装在箱体内靠近所述双拉门的两侧区域,所述双拉门两侧朝外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箱体下方靠近所述双拉门边缘位置朝外设置有放电接口;
[0017]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放电接口均与所述能量转换设备相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与所述双拉门相邻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和电闸,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主控板和显示屏;
[0019]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闸、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和所述能量转换设备电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远离所述双拉门的一侧设置有逃生门;
[0021]所述逃生门上朝向所述箱体内的一侧安装有逃生锁。
[002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所述逃生门所在的一侧还设置有急停按钮及禁入指示灯;
[0023]所述急停按钮朝向所述箱体内,所述禁入指示灯朝向所述箱体外。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安装在所述底盘下方。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消防系统和散热系统;
[0026]所述消防系统安装在所述箱体内;
[0027]所述散热系统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
[002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钢构集装箱。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在箱体内集成电池机柜和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底盘对整个箱体进行移动,实现移动补电功能;同时在电池机柜内可拆卸安装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的多个电池模组,省去了传统储能设备采用电芯串并为模组、模组组装成箱体的环节,减少了冗余配置的同时可实现对单个电池模组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中箱体的主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中箱体的右视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中箱体的左视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中箱体的俯视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中箱体的俯视剖面图。
[0036]标号说明:
[0037]1、箱体;10、电池机柜;11、电池模组;12、能量转换设备;13、双拉门;14、充电接口;15、放电接口;16、控制面板;161、显示屏;17、电闸;18、逃生门;19、逃生锁;20、急停按钮;21、禁入指示灯;22、通道;23、消防系统;24、散热系统;
[0038]2、底盘;3、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40]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机柜、能量转换设备、箱体和底盘;
[0041]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电池机柜内,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集成在所述电池机柜内且与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
[0042]所述箱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池机柜和所述能量转换设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相互连接。
[0043]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箱体内集成电池机柜和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底盘对整个箱体进行移动,实现移动补电功能;同时在电池机柜内可拆卸安装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的多个电池模组,省去了传统储能设备采用电芯串并为模组、模组组装成箱体的环节,减少了冗余配置的同时可实现对单个电池模组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
[004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为磷酸铁锂电芯。
[0045]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单个磷酸铁锂电芯直接组成电池模组,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
[004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机柜为至少一个;
[0047]多个所述电池机柜呈两排相对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两排所述电池机柜之间形成一通道;
[0048]单个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采用串联连接;
[0049]多个所述电池机柜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0050]由上述描述可知,电池机柜呈相对设置在箱体内,电池模组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能够增大电压,提高电芯的放电效率,同时多个电池机柜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串联或并联,布置灵活;中间的通道可以供工作人员行走,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机柜内的电池模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机柜、能量转换设备、箱体和底盘;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由单片电芯通过CTC的安装方式构成,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电池机柜内,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集成在所述电池机柜内且与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箱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池机柜和所述能量转换设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为磷酸铁锂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机柜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电池机柜呈两排相对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两排所述电池机柜之间形成一通道;单个所述电池机柜内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采用串联连接;多个所述电池机柜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C安装方式的移动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双拉门;所述能量转换设备具体安装在箱体内靠近所述双拉门的两侧区域,所述双拉门两侧朝外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箱体下方靠近所述双拉门边缘位置朝外设置有放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财崔炜玮王庭杰刘天长郑先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