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53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属于管道工具技术领域。它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包括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为一可解开的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内腔侧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防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把手、活塞体以及缸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及的夹持组件对管件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通过防磨组件以及下夹持块对管件进行有效夹持,降低对管件表面的磨损。表面的磨损。表面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痕管件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属于管道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管钳类工具技术相对成熟,细分国内外的活扳手式管钳有很多种,基本上由钳体、手柄、活爪和其调节螺母组成。其中,手柄和钳体为一整体件,有时是通过销轴连接的分体结构。钳体的前端内面(夹紧管件)带有一排牙齿,通过其倒刺咬合钢管。与前端面的牙齿功能一样,后端面牙齿倒刺咬合钢管;后柄设有螺纹,通过调节螺母可调整钳体前端齿面与后端齿面的钳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钢管外径。传统管钳是一种有损管件表面的管钳。此外,管钳每次松开或旋紧均需多少调节螺母,操作不便,对于部分能够降低管件表面损伤的管钳而言,如专利号为CN201620683971.5中所提及的无损伤管钳,虽然能达到对管道外表面进行保护的目的,但该管钳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管器和第二卡管器相互分离,占用空间以致携带不便,此外管钳上还缺乏抱紧结构,管钳使用时使用者发力过大还易使得管钳在管件表面发生打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它解决了管钳类扳手在使用时会对管件表面造成损伤,且管钳松开和旋紧时需要调节螺母极为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包括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为一可解开的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内腔侧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防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把手、活塞体以及缸体;
[0006]所述缸体顶端面中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缸体顶端面与所述闭环结构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闭环结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合围形成一腔室;
[0007]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杆以及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弹簧,所述活塞杆为一杆体结构,所述活塞杆底端设置有环向凸起,所述弹簧的顶端抵压在所述腔室的内腔顶壁上,所述弹簧的底端抵压在所述环向凸起的顶壁上,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腔室并伸入至所述闭环结构内腔,所述活塞杆上的伸入至所述闭环结构内腔的部分套设有下夹持块,所述下夹持块上的面向所述闭环结构内腔中部的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防磨组件,所述活塞杆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圆弧面侧壁面向缸体的底端,
[0008]所述缸体侧壁上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上开设限位孔,限位孔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缸体轴线,所述活塞杆侧壁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侧壁上,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孔内,所述缸体底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与所述腔室底部相连通,所述方槽内铰接有所述把手,所述把手的固定端上固定连接有椭圆轮体,所述椭圆轮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铰接轴,所述半圆板的圆弧面与所述椭圆轮体的弧面相接触。
[000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闭环结构的内腔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防磨片组件包括若干个防磨片,防磨片与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防磨片匹配卡嵌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及的扳手对管件进行夹持时,通过夹持组件的闭合,实现快速的管件夹持,再通过转动把手使得下夹持块对管件进行紧固,从而实现扳手快速与管件相固定,调节步骤少,安装脱卸扳手迅速,夹持组件内腔侧壁上的防磨组件对管件的磨损较少。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位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3]图中:把手1、椭圆轮体2、缸体3、闭环结构4、搭扣5、插销6、活塞杆7、弹簧8、半圆板9、下夹持块10、防磨片11、安装槽12、限位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5]如图1

2所示,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包括扳手本体,扳手本体包括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夹持组件为一可解开的闭环结构4,闭环结构4内腔侧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防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把手1、活塞体以及缸体3;
[0016]缸体3顶端面中部开设有一凹槽,缸体3顶端面与闭环结构4的外侧壁相固定,闭环结构4外侧壁与凹槽合围形成一腔室;
[0017]活塞体包括活塞杆7以及套设在活塞杆7上的弹簧8,活塞杆7为一杆体结构,活塞杆7底端设置有环向凸起,弹簧8的顶端抵压在腔室的内腔顶壁上,弹簧8的底端抵压在环向凸起的顶壁上,活塞杆7的顶端向上贯穿腔室并伸入至闭环结构4内腔,活塞杆7上的伸入至闭环结构4内腔的部分套设有下夹持块10,下夹持块10上的面向闭环结构4内腔中部的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防磨组件,活塞杆7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半圆板9,半圆板9的圆弧面侧壁面向缸体3的底端,
[0018]缸体3侧壁上垂直于自身轴线方向上开设限位孔13,限位孔13长度方向平行于缸体3轴线,活塞杆7侧壁上设置有插销6,插销6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7侧壁上,插销6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孔13内,缸体3底端开设有方槽,方槽与腔室底部相连通,方槽内铰接有把手1,把手1的固定端上固定连接有椭圆轮体2,椭圆轮体2的轴线平行于把手1铰接轴,半圆板9的圆弧面与椭圆轮体2的弧面相接触。
[0019]闭环结构4的内腔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2;防磨片11组件包括若干个防磨片11,防磨片11与安装槽12一一对应,防磨片11匹配卡嵌在安装槽12内。
[0020]椭圆轮体2在把手的转动带动下进行转动的过程,使得活塞杆7上除弹簧8外整体上下移动的距离为1

10mm(椭圆轮体2上的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之间的差值为20mm左右,长轴长度设为2a,短轴长度设为2b,即2a

2b=20mm,椭圆轮体2与半圆板9相接触的过程中,椭圆轮体2转动,使得半圆板9移动幅度保持在a

b内,即10mm内),及随着椭圆轮体2转动,下夹
持块10在闭环结构4内腔中可向着闭环结构4中部进行10mm以内的往复移动,即随着把手的转动,可对活塞杆进行调整,从而对闭环结构内的管件进行夹持。
[0021]需要说明的是:夹持组件为可形成闭环的闭环结构4,此处形成闭环结构4的通常是若干个金属件,金属件首尾依次铰接,形成链状结构,链状结构的其中一端设置搭扣5,搭扣5铰接在链状结构端部的金属件上,链状结构的另一端的金属件上可设置锁孔(锁孔位于闭环结构4的外侧壁上),当链状结构的两端绕管件表面合围管件并相互接近时,转动搭扣5使得搭扣5自由端上的凸起匹配转动卡嵌在锁孔内,实现链状结构向闭环结构4的转变,此时的闭环结构4内对管件的夹持通常存在一定的缝隙,需要进一步调节。
[0022]半圆板9即横截面为半圆的板体,方槽即横截面为方形的槽体,槽体内固定连接有杆体,把手的上带有椭圆轮体的一端套设在杆体上,杆体作为铰接轴,活塞杆7上设置有插销6,插销6的一端伸出至腔室外并停留在限位孔13内,插销6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并停留在活塞杆7内实现插销6与活塞杆7的相对固定,即活塞杆7在腔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痕管件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包括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为一可解开的闭环结构(4),所述闭环结构(4)内腔侧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防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把手(1)、活塞体以及缸体(3);所述缸体(3)顶端面中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缸体(3)顶端面与所述闭环结构(4)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闭环结构(4)外侧壁与所述凹槽合围形成一腔室;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杆(7)以及套设在活塞杆(7)上的弹簧(8),所述活塞杆(7)为一杆体结构,所述活塞杆(7)底端设置有环向凸起,所述弹簧(8)的顶端抵压在所述腔室的内腔顶壁上,所述弹簧(8)的底端抵压在所述环向凸起的顶壁上,所述活塞杆(7)的顶端向上贯穿所述腔室并伸入至所述闭环结构(4)内腔,所述活塞杆(7)上的伸入至所述闭环结构(4)内腔的部分套设有下夹持块(10),所述下夹持块(10)上的面向所述闭环结构(4)内腔中部的侧壁上也固定连接有防磨组件,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冰任勇周昕朱嘉伟吴倬尧徐志刚郭润煜张永良杨敏君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华紧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