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兵专利>正文

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45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坯体和釉浆,将釉浆施用到坯体上,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焙烧,得到釉中水母滴建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艺制备的釉中水母滴建盏为青砖胎,金色口沿,透漏着富贵气息和魅力,口沿下方具有蓝毫丝,毫丝细而清晰、疏密有致、清晰均匀、质若美玉、层次感强,釉中具有富有灵动感的水母滴(油滴似水母),水母滴润泽、拟态鲜活、具有优异的质感,釉面无斑块、无气孔、质感好,从而具有优美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

技术介绍

[0002]建盏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卓越的艺术水准而扬名于世。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是宋时皇室御用茶具,因产自宋建州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一带),故称为建盏。它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0003]建盏的造型古朴,釉色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相比于其他瓷器具有独特的美。然而,建盏烧制难度很高,烧制工艺的选择不当很容易对建盏最终产品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导致制备的建盏出现起泡、变形、釉面及斑纹难以形成等缺陷,因此,往往很难掌握建盏的配方、烧成气氛和温度选择,从而严重影响建盏的美观,从而降低了建盏的艺术、收藏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欣赏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具有优美外观的建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0004]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具有优美外观、艺术和收藏价值的建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外观的釉中水母滴建盏,从而提高建盏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坯体的制备;
[0009]将1.5

2.5重量份的红土和7

9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
r/>12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60

900℃下素烧5

7h,取出,得到坯体;
[0010](2)草木灰的制备;
[0011]将松木2

3重量份和榆木3

5重量份混合,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0012](3)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的制备;
[0013]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80

420重量份的釉石、45

55重量份的草木灰、30

40重量份的铁红、45

55重量份的钾长石、45

55重量份的钠长石和560

60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

14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0014]所述口沿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480

520重量份的釉石、45

55重量份的草木灰、15

21重量份的铁红、45

55重量份的钾长石、45

55重量份的钠长石和640

68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

140目筛,得到口沿釉浆;
[0015](4)施釉:从坯体的口沿向下2

4mm处的坯体内外壁均施口沿釉浆,晾干,施釉厚度为0.3

0.7mm;然后将主体釉浆倒满所述坯体内,停留2

5s,再将坯体反扣到所述主体釉浆
中浸泡2

6s,晾干,得到施釉后的坯体;
[0016](5)焙烧: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0017](5.1)炉温以230

27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980

1020℃,再以65

85℃/h的速率从980

1020℃升温至1130

1170℃,再以60

80℃/h的速率从1130

1170℃升温至1280

1310℃,继续在1280

1310℃保温0.8

1.2h,在1280

131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3.6

4.4min投一次,共投6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85

95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电窑炉断电,12

18min后打开炉门;
[0018](5.2)炉温降温到1130

1170℃时关闭炉门,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6

8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

4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8

12min后打开炉门;
[0019](5.3)炉温降温到830

870℃时关闭炉门,电窑炉通电,炉温以80

90℃/h的速率从830

870℃升温至1130

1170℃,电窑炉断电,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6

8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

4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8

12min后打开炉门,炉温降温到常温,得到釉中水母滴建盏。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坯体的制备;
[0022]将1.8

2.2重量份的红土和7.8

8.2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70

890℃下素烧5.8

6.2h,取出,得到坯体;
[0023](2)草木灰的制备;
[0024]将松木2.3

2.7重量份和榆木3.8

4.2重量份混合,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0025](3)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的制备;
[0026]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90

410重量份的釉石、48

52重量份的草木灰、34

38重量份的铁红、48

52重量份的钾长石、48

52重量份的钠长石和570

59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2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0027]所述口沿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490

510重量份的釉石、48

52重量份的草木灰、17

19重量份的铁红、48

52重量份的钾长石、48

52重量份的钠长石和650

67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釉中水母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坯体的制备;将1.5

2.5重量份的红土和7

9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

12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60

900℃下素烧5

7h,取出,得到坯体;(2)草木灰的制备;将松木2

3重量份和榆木3

5重量份混合,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3)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的制备;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80

420重量份的釉石、45

55重量份的草木灰、30

40重量份的铁红、45

55重量份的钾长石、45

55重量份的钠长石和560

60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

14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所述口沿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480

520重量份的釉石、45

55重量份的草木灰、15

21重量份的铁红、45

55重量份的钾长石、45

55重量份的钠长石和640

68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100

140目筛,得到口沿釉浆;(4)施釉:从坯体的口沿向下2

4mm处的坯体内外壁均施口沿釉浆,晾干,施釉厚度为0.3

0.7mm;然后将主体釉浆倒满所述坯体内,停留2

5s,再将坯体反扣到所述主体釉浆中浸泡2

6s,晾干,得到施釉后的坯体;(5)焙烧: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5.1)炉温以230

27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980

1020℃,再以65

85℃/h的速率从980

1020℃升温至1130

1170℃,再以60

80℃/h的速率从1130

1170℃升温至1280

1310℃,继续在1280

1310℃保温0.8

1.2h,在1280

1310℃保温状态下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3.6

4.4min投一次,共投6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85

95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电窑炉断电,12

18min后打开炉门;(5.2)炉温降温到1130

1170℃时关闭炉门,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6

8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

4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8

12min后打开炉门;(5.3)炉温降温到830

870℃时关闭炉门,电窑炉通电,炉温以80

90℃/h的速率从830

870℃升温至1130

1170℃,电窑炉断电,向电窑炉内投入油柴,每隔6

8min投一次,共投3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0.4

0.5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0

40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8

12min后打开炉门,炉温降温到常温,得到釉中水母滴建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坯体的制备;将1.8

2.2重量份的红土和7.8

8.2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70

890℃下素烧5.8

6.2h,取出,得到坯体;(2)草木灰的制备;将松木2.3

2.7重量份和榆木3.8

4.2重量份混合,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3)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的制备;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90

410重量份的釉石、48

52重量份的草木灰、
34

38重量份的铁红、48

52重量份的钾长石、48

52重量份的钠长石和570

590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