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84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包括锁壳体、锁体和电机,锁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电机的放置位,锁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容纳锁体的滑道;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锁体在滑道内移动的凸轮;锁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驱动的电路板;锁壳体还装配连接有后座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通过远程控制电路板驱动电机,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实现锁销动作,该电池盒锁不单独使用钥匙开锁,增加了车主出行的便利。增加了车主出行的便利。增加了车主出行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锁盒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车电池盒通常采用自带的机械锁将电池盒锁在车架上,而机械锁是采用钥匙进行开关控制,车主大多会携带多把钥匙,由于电动车上的钥匙比较多,在开锁和关锁时极为不方便,为解决现有的电动车电池盒开锁的繁琐,设计了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以解决现有电池盒锁普遍采用钥匙开关的机械锁,导致车主开锁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包括锁壳体、锁体和电机,锁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电机的放置位,锁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容纳锁体的滑道;
[0006]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锁体在滑道内移动的凸轮;
[0007]锁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驱动的电路板;
[0008]锁壳体还装配设置有后座体。
[0009]进一步的,锁体包括锁销和弹簧,锁销对应设置在滑道内,锁销内设有用于容纳弹簧的空腔,弹簧的一端与锁销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0]锁销靠近凸轮的一侧壁上设有供凸轮动作的豁口。
[0011]进一步的,锁壳体内设有若干与后座体固定用的固定杆,固定杆内侧设有装配孔;
[0012]锁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与车架固定用的安装杆,安装杆内侧设有安装孔,电池盒锁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
[0013]后座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对位固定件,对位固定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对位固定件对称设置,对位固定件上设有与装配孔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贯穿安装板,后座体通过螺栓与锁壳体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每组对位固定件包括卡合板和固定块,卡合板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侧壁上,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固定块的侧壁与卡合板固定连接;
[0015]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电机的支撑块;
[0016]安装板上设有与安装杆对应的贯穿孔。
[0017]进一步的,电路板上集成有主控单元U2,主控单元U2连接有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与电机输入端电连接;
[0018]主控单元U2分别通过LC滤波电路和通讯模块连接电动车电源端;
[0019]主控单元U2还连接有辅助电路一。
[0020]进一步的,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单元U3,电机驱动单元U3的VCC管脚通过连
接端口J1连接电动车电源端,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1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4管脚,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2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3管脚,电机驱动单元U3的OUT1管脚和OUT2管脚通过连接端口J3连接电机输入端;
[0021]电机驱动单元U3还连接有辅助电路二;辅助电路二包括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电容C9连接在电机驱动单元U3的OUT1管脚和OUT2管脚之间;
[0022]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机驱动单元U3的VCC管脚,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
[0023]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2管脚,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
[0024]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1管脚,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机驱动单元U3的GND管脚;
[0025]电阻R6与电机驱动单元U3的GND管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6管脚和通过电容C11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
[0026]进一步的,LC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与连接端口J1的1管脚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CC管脚;
[0027]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W1,稳压二极管DW1的阴极端连接在电感L1与连接端口J1之间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DW1的阳极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电感L1与主控单元U2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分别并联连接有电容C3和电容C4,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1的阳极端连接。
[0028]进一步的,通讯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P14管脚,二极管D2的阳极端分别连接主控单元U2的P15管脚和电阻P7,电阻P7的另一端与连接端口J1的3管脚连接。
[0029]进一步的,辅助电路一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CC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单元U2的P00管脚,主控单元U2的P00管脚还通过电容C5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主控单元U2的VCAP管脚与DVSS管脚之间并联连接有电容C6和电容C7,主控单元U2的DVCC管脚与DVSS管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8,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还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端通过电阻R2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5管脚。
[0030]进一步的,主控单元U2还连接有连接端口J2,连接端口J2的1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CC管脚,连接端口J2的2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27管脚,连接端口J2的3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1管脚,连接端口J2的4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DVSS管脚。
[003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通过远程控制电路板驱动电机,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实现锁销动作,该电池盒锁不单独使用钥匙开锁,增加了车主出行的便利;
[0033](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结构简单易制作,操作方便,现场操作效果好,使用范围广泛,可进行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部分细节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锁体、电机和凸轮俯视图;
[00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座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主控单元U2电路图;
[00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电路图;
[004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波电路图;
[004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通讯模块电路图;
[004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电路一电路图;
[004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口J1和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体(1)、锁体(2)和电机(3),锁壳体(1)内设有用于容纳电机(3)的放置位,锁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容纳锁体(2)的滑道;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锁体(2)在滑道内移动的凸轮(4);锁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3)驱动的电路板(5);锁壳体(1)还装配设置有后座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锁体(2)包括锁销(201)和弹簧(202),锁销(201)对应设置在滑道内,锁销(201)内设有用于容纳弹簧(202)的空腔,弹簧(202)的一端与锁销(201)固定连接,弹簧(202)的另一端与锁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锁销(201)靠近凸轮(4)的一侧壁上设有供凸轮(4)动作的豁口(20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锁壳体(1)内设有若干与后座体(6)固定用的固定杆(101),固定杆(101)内侧设有装配孔;锁壳体(1)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与车架固定用的安装杆(102),安装杆(102)内侧设有安装孔,电池盒锁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后座体(6)包括安装板(601),安装板(601)上固定设置有对位固定件(602),对位固定件(60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对位固定件(602)对称设置,对位固定件(602)上设有与装配孔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贯穿安装板(601),后座体(6)通过螺栓与锁壳体(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每组对位固定件(602)包括卡合板(6021)和固定块(6022),卡合板(6021)固定设置在安装板(601)的侧壁上,固定块(6022)固定设置在安装板(601)上,固定块(6022)的侧壁与卡合板(6021)固定连接;安装板(60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电机(3)的支撑块(603);安装板(601)上设有与安装杆(102)对应的贯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电路板(5)上集成有主控单元U2,主控单元U2连接有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与电机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单元U2分别通过LC滤波电路和通讯模块连接电动车电源端;主控单元U2还连接有辅助电路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电池盒锁,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单元U3,电机驱动单元U3的VCC管脚通过连接端口J1连接电动车电源端,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1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4管脚,电机驱动单元U3的IN2管脚连接主控单元U2的P33管脚,电机驱动单元U3的OUT1管脚和OUT2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银超张晓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