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70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所述圆柱电池包括:极组,所述极组的正极端设置有铝柱,所述铝柱构造为圆台型;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彼此绝缘,所述正极极柱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构造为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相适配的形状,所述中心孔的表面适于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配合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通过设置极组的正极端的铝柱构造为圆台型,且壳体上的正极极柱的中心孔构造为与铝柱的外周壁相适配的形状,中心孔的倾斜的孔壁为极组的铝柱提供导向,便于将铝柱顺利装配入中心孔内,从而提供了一种方便定位和装配的圆柱电池。池。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中,锂电池的结构件部分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安全可靠性方面为锂电池提供保障,同时也兼顾锂离子电池内部化学体系与外部的连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因而锂电池结构件设计方案尤为重要,其中正极端的铝柱是锂电池与外部连接的端子,现有技术中的铝柱通常为圆柱体,铝柱需装配在与之相配合的孔内,铝柱的外径与孔的内径相等,因而在装配过程中,存在铝柱定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铝柱在装配过程中定位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定位和装配的圆柱电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柱电池,包括:
[0005]极组,所述极组的正极端设置有铝柱,所述铝柱构造为圆台型;
[0006]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彼此绝缘,所述正极极柱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构造为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相适配的形状,所述中心孔的表面适于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配合抵接。
[0007]可选的,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正极集流体,设置于所述极组的正极端,并与所述极组的正极端固定连接;所述铝柱经由所述正极集流体与所述极组电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于所述极组的负极端,与所述极组的负极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负极盖板,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适于密封所述壳体,并且所述负极盖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相抵接,适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极组。
[0010]可选的,所述正极极柱包括:铝钉,穿设于所述壳体的通孔中,与所述壳体彼此绝缘,所述铝钉为两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的铆钉结构,且所述铝钉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中心孔。
[0011]可选的,所述正极极柱还包括:第一绝缘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一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绝缘板远离所述所述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铝钉相抵接,适于支撑所述铝钉;
[0012]绝缘垫,构造为阶梯圆柱形结构,设置于所述铝钉、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绝缘板之间,所述绝缘垫的内壁适于与所述铝钉的外壁相抵接,并适于与所述第一端的通孔的内壁相抵接。
[0013]可选的,所述正极极柱还包括:第二绝缘板和铝块,所述第二绝缘板设置于所述壳
体的内侧,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一面相抵接,所述第二绝缘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适于通过所述铝块与所述铝钉相抵接。
[0014]可选的,所述铝钉的上端面的所述中心孔的直径为A,所述铝钉的下端面的所述中心孔的直径为B,其中,A<B,A的数值范围为2~10mm,B的数值范围为2~15mm。
[0015]可选的,所述铝柱的上端面的的直径为C,所述铝柱的下端面的直径为D,其中,C<D,C的数值范围为2~10mm,D的数值范围为2~15mm。
[0016]可选的,所述铝柱的高度H与所述铝钉的高度H1相等,其中,H与H1的数值范围为2~8mm。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通过设置所述极组的正极端的铝柱构造为圆台型,且所述壳体上的正极极柱的中心孔构造为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相适配的形状,通过所述中心孔的表面适于与所述铝柱的外周壁配合抵接实现所述铝柱与所述壳体的装配,并且所述圆台型的铝柱的上下端面的面积不相等,所述铝柱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递增,对应地,所述中心孔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递增,即所述中心孔的孔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在将所述极组装入所述壳体内时,所述中心孔的倾斜的孔壁为所述极组的铝柱提供导向,使得所述铝柱的定位准确,便于将所述铝柱顺利装配入所述中心孔内,从而实现所述极组与所述壳体的顺利装配。
[0019]2.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通过设置正极集流体于所述极组的正极端,并与所述极组的正极端电连接,实现对所述极组正极端的正极耳处电流的汇流,通过设置铝柱经由所述正极集流体与所述极组电连接,实现所述正极端通过所述铝柱与外部电连接,通过设置负极集流体于所述极组的负极端,并与所述极组的负极端电连接,实现对所述极组负极端的负极耳处电流的汇流,并且,所述负极集流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电连接,使得整个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负极集流体与所述极组的负极端电连接,实现所述壳体作为电池的负极与外部电路连接,可以根据需求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正极极柱的端面设置为与外部连接的负极端子,实现电池的正负极端子位于同一侧,有利于电池装配到模组中时,模组汇流排的设计和焊接,结构简单且连接方便,同时,通过设置负极盖板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实现对所述壳体第二端的密封,并且通过所述负极端盖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相抵接,实现对所述极组的支撑和固定,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0]3.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通过设置正极极柱的铝钉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的通孔中,所述铝钉为两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的铆钉结构,实现所述铝钉与所述壳体的铆接,同时通过设置第一绝缘板、绝缘垫,以及第二绝缘板、铝块于所述铝钉与所述壳体之间,实现对所述铝钉的固定,以及所述铝钉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绝缘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且保证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彼此绝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圆柱电池的截面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圆柱电池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圆柱电池正极极柱与壳体的装配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极组与集流体及铝柱连接的装配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极组与集流体及铝柱装配的俯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铝钉的截面图;
[0028]图7为本技术铝柱的截面图;
[0029]图8为本技术铝钉与铝柱装配图的截面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正极极柱;101、绝缘垫;102、铝钉;103、第一绝缘板;104、第二绝缘板;105、铝块;106、中心孔;2、铝柱;3、正极集流体;4、壳体;41、第一端;5、极组;6、负极集流体;7、负极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组(5),所述极组(5)的正极端设置有铝柱(2),所述铝柱(2)构造为圆台型;壳体(4),所述壳体(4)的第一端(41)设置有正极极柱(1),所述正极极柱(1)与所述壳体(4)固定连接,且所述正极极柱(1)与所述壳体(4)彼此绝缘,所述正极极柱(1)设置有中心孔(106),所述中心孔(106)构造为与所述铝柱(2)的外周壁相适配的形状,所述中心孔(106)的表面适于与所述铝柱(2)的外周壁配合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集流体(3),设置于所述极组(5)的正极端,并与所述极组(5)的正极端固定连接;所述铝柱(2)经由所述正极集流体(3)与所述极组(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极集流体(6),设置于所述极组(5)的负极端,与所述极组(5)的负极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极盖板(7),与所述壳体(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适于密封所述壳体(4),并且所述负极盖板(7)朝向所述壳体(4)内部的一侧与所述负极集流体(6)相抵接,适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极组(5)。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1)包括:铝钉(102),穿设于所述壳体(4)的通孔中,与所述壳体(4)彼此绝缘,所述铝钉(102)为两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的铆钉结构,且所述铝钉(102)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中心孔(1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1)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亚军姬嘉帅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