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1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包括:手持部,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发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配合使用的引风组件,所述手持部至少形成一组冷风通道,外界的空气经过所述冷风通道进入所述引风组件;所述冷风通道沿着所述引风组件至少形成多股纵向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多股纵向风道,避免了气流的堆积,降低了噪音,实现了更好的冷风定型效果。了更好的冷风定型效果。了更好的冷风定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美发设备中的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

技术介绍

[0002]美发行业的诞生已经数千年,其产生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简单的理发要求,而且发展至烫染等多个业务。相比于之前,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更高,而且追求美的人不在局限于年轻女性,慢慢的上升至各个年级段,同时烫染不再是女性的专利,更多的男性也开始进行美发造型,以提升自己的形象。
[000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美发造型器,其冷风大多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同时从这个位置吹出去,导致气流聚集,不能及时排除,还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通过多股纵向风道,配合引风组件,使气流从出风口均匀的吹出,使气流沿美发造型器的纵向轴线方向均匀的吹出,解决现有技术中,冷风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处吹出,靠近冷风通道的出风口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气流吹出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气流容易聚集在工作部不能及时排出,还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予以实现。
[0006]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包括:
[0007]手持部,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工作部,
[0008]所述工作部包括发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配合使用的引风组件,所述手持部至少形成一组冷风通道,外界的空气经过所述冷风通道进入所述引风组件;
[0009]所述冷风通道沿着所述引风组件至少形成多股纵向风道。
[001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至少一组的冷风通道,配合引风组件,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进而能够满足在头发加热后,通过冷风散热,进而通过接触冷风实现发型设计后的定型。
[0011]本技术方案中,多股纵向风道,相比于一股风道,能够实现垂直方向的多处冷风散出,进而头发能够实现多个方向接触冷空气,实现定型的效果。实际使用中,头发都是先热后冷,进而实现定型的,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美发造型器,只有一个方向位置的冷风,头发受冷方向单一,定型效果差。
[001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多股纵向风道的设计,使气流从出风口均匀的吹出,使气流沿美发造型器的纵向轴线方向均匀的吹出,解决现有技术中,冷风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处吹出,靠近冷风通道的出风口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气流吹出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气流容易聚集在工作部不能及时排出,还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风组件包括自靠近所述手持部的方向向远离所
述手持部的方向爬坡设计的纵向导风结构,以形成沿所述美发造型器的纵向轴线方向延伸的纵向风道。
[0014]本技术方案中,以手持部为切入点,形成不同高度的导风结构,使得风能够沿着导风结构及时排出;爬坡设计,即高度慢慢变高,远离手持部的区域,高度最高,一方面,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手持部进入,此处比较低,空气容易进入,进而沿着冷风通道,经过纵向风道流出作用于头发,另一方面,坡度形成引导结构,便于引入冷风,引导结构形成引导槽,将冷风继续朝向远离手持部的方向引导,使得沿着美发造型器的轴线方向均匀的吹出,避免冷风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处吹出,使缠绕在工作部的头发均匀的、全面的被冷气流吹过,以提高定型效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导风结构包括多个阶梯设计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包括远离所述手持部的远端和靠近所述手持部的近端,远离所述手持部的引导面的远端高于靠近所述手持部的引导面的近端。
[0016]本技术方案中,对于每个引导面,沿手持部朝向远离手持部方向看,形成朝上的斜坡结构,每个引导面都能够对进入工作部的气流进行变向,冷气流经过在前的引导面后,部分被该引导面换向排出到外部,部分越过该引导面,被下一引导面作用,依次类推,从而能够实现冷气流均匀的排出,避免冷风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处吹出,进而斜坡的引导性更强,能够将冷风从近端引入远端,以实现冷空气的传输,相比于平面结构,斜坡的方向引导效果好;且有利于在较小的结构空间内实现将冷气流均匀的排出。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

20
°

[0018]本技术方案中,如果角度过大,使引导面比较陡峭,使气流从靠近冷风通道位置的出风口吹出,远离冷风通道位置的出风口处有少量甚至没有气流吹出,出风不均匀;当角度过小,使引导面比较平缓使气流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使大部分气流从远离冷风通道位置的出风口吹出,靠近冷风通道位置的出风口有少量甚至没有气流吹出,出风不均匀。通过本技术方案,引导面为斜面,斜面上设有多个点,且多个点中处于不同高度的每一点都可以对气流进行作用,提高冷气流排出的均匀程度,使缠绕在工作部的头发均匀的、全面的被冷气流吹过,以提高定型效果。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引导面处于不同水平面,所述每个引导面为斜坡面。
[0020]本技术方案中,引导面之间处于不同的水平面,进而形成多个位置的水平面,以实现多个位置的冷风引导,具体的,冷气流经过在前的引导面后,部分被该引导面换向排出到外部,部分越过该引导面,被下一引导面作用,依次类推,从而能够实现冷气流均匀的排出,避免冷风聚集在远离冷风通道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处吹出,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缩小占用的空间,进而缩小造型器的体积;而进一步地,设置成斜坡面,斜坡面通过坡度实现的是引导作用,提高了冷风的引导效率,即每个面是一个坡度,而多个面之间,又形成坡度,双重引导。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该进,还包括将所述引导面连接的过渡板,若干所述引导面、过渡板整体构成台阶锯齿状结构。
[00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台阶锯齿状结构,一方面,便于获得一体成型的引风组件,便于引风组件的加工和装配;另一方面,降低气流经过相邻引导面产生的气流损失,可以利用
其结构规律,使得其按照要求,形成一定风量比的结构,进而整个结构的风散出是多个方向,且呈一定规律的,相对比较均匀。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手持部方向作为水平面,所述纵向风道与所述冷风通道呈钝角。
[0024]通过钝角结构,使得两者趋向于同一水平面,进而冷风通道引入的风,能够沿着靠近同一水平面的纵向风道散出,冷风流动至冷风通道附近,减少噪音的产生,气流排出效率更高,且减小冷风通道至纵向风道由于内部结构带来的风阻,减小气流换向产生的气流损失。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风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装配所述纵向导风结构。
[002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壳,实现了手持部的固定,以及引导板的装配;而引导板通过引导面直接能够形成多个纵向导风结构,进而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多处的风道,一举多得。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风组件还包括保护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风定型效果好的美发造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发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配合使用的引风组件,所述手持部至少形成一组冷风通道,外界的空气经过所述冷风通道进入所述引风组件;冷风通道沿着所述引风组件至少形成多股纵向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造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包括自靠近所述手持部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爬坡设计的纵向导风结构,以形成沿所述美发造型器的纵向轴线方向延伸的纵向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发造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风结构包括多个阶梯设计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包括远离所述手持部的远端和靠近所述手持部的近端,远离所述手持部的引导面的远端高于靠近所述手持部的引导面的近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发造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
°‑
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金明吴景赵威峰叶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