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978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杀菌装置,其包括:第一模块,其具备杀菌灯,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内侧面;第二模块,其设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外侧面;及带,其将上述第一模块和上述第二模块连接,上述第一模块通过磁力而附着到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通过上述带而防止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脱离。物的盖脱离。物的盖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杀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杀菌装置:使2个模块隔着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借助于磁力而附着,并利用带将2个模块固定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

技术介绍

[0002]细菌或霉菌、病毒等病原菌会引发皮肤病或传染病这样的疾病,可栖息在公共场所或家庭及与人接触的各种场所。
[0003]这样的病原菌大部分通过肉眼难以识别,由此人们无法对病原菌放松警惕,为了预防,需要利用消毒剂等随时对病原菌可能会栖息的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消毒。
[0004]特别地,坐便器不仅设置在公共场所,而且在家中也必然会设置,随着不特定的多数人所使用,容易被污染,因此使用者因为担心可能会染上由病原菌引起的接触性皮肤炎而抱怨使用不便。
[0005]这样,为了解决需要手动对多人使用的坐便器及保管儿童用品的收纳箱或清洗及/或晾干餐具的厨房用具(餐具清洗机、餐具沥水架)等容易暴露在各种病原菌的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消毒或清扫的麻烦而研发着各种杀菌装置。
[0006]技术的内容
[0007]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拆装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从而可适用于各种杀菌对象物的杀菌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技术的一个侧面的杀菌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其具备杀菌灯,且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内侧面;第二模块,其设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外侧面;及带,其将上述第一模块和上述第二模块连接,上述第一模块通过磁力附着到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通过上述带防止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脱离。
[0011]具体地,上述第一模块具备第一磁铁,上述第二模块具备第二磁铁,上述第一模块和上述第二模块通过上述第一磁铁和上述第二磁铁附着到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
[0012]具体地,上述第一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其设于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电池,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电源输入端子,其连接于外部电源端子而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发光部,其在上述内部空间沿着边缘而设置,从上述电池接收电力而照射紫外线来对上述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杀菌;及操作部,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对上述发光部的动作进行操作。
[0013]具体地,上述发光部包括:杀菌灯,其沿着上述内部空间的边缘而设置;第一发光窗,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的边缘的侧面,且设有第一透明板;及第二发光窗,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的边缘的上表面,且设有第二透明板。
[0014]具体地,上述第一发光窗及第二发光窗的照射角度为0
°
至160
°

[0015]具体地,上述带具备之字形形态的线缆,上述第一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其设于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电池,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及发光部,其在上述内部空间沿着边缘而设置,从上述电池接收电力而照射紫外线来对上述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杀菌,上述第二模块包括:操作部,其设于第二上部壳体且对上述发光部的动作进行操作;及电源输入端子,其连接于外部电源端子而通过上述线缆来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
[0016]具体地,上述带具备之字形形态的线缆,上述第一模块包括发光部,该发光部在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沿着边缘而设置,并且照射紫外线而对上述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杀菌,上述第二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其设于通过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电池,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线缆而向上述发光部供给电力;操作部,其设于上述第二上部壳体且对上述发光部的动作进行操作;及电源输入端子,其连接于外部电源端子而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
[0017]具体地,上述第一模块包括:受电线圈,其设于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电路基板,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电池,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从上述受电线圈接收电力而进行充电;发光部,其在上述内部空间沿着边缘而设置,从上述电池接收电力而照射紫外线来对上述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杀菌;及操作部,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对上述发光部的动作进行操作,上述第二模块包括:供电线圈,其设于通过第二上部壳体和第二下部壳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向上述受电线圈供给电力;及电源输入端子,其连接于外部电源端子而向上述供电线圈供给电力。
[0018]技术的效果
[0019]在本技术的杀菌装置中,利用磁铁及/或带而将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内侧面且设有杀菌灯的第一模块和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外侧面的第二模块附着固定,从而在无需为了将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而在盖上打孔或用粘接剂半永久性地固定在盖而将杀菌对象物保持原来的状态的情况下容易进行拆装,由此不仅不损坏杀菌对象物,而且还能适用于各种杀菌对象物,并且通过带,在外部的强烈的冲击下也能够防止从杀菌对象物的盖脱离。
[0020]另外,本技术的杀菌装置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第二模块中具备电源输入端子,在连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带上具备线缆,从而通过线缆而能够向第一模块供给电力,因此能够在不将杀菌装置从杀菌对象物的盖上分离而设置于其盖的状态下进行充电。
[0021]另外,本技术的杀菌装置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第二模块中具备电源输入端子,在连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带上具备线缆,从而无需在第一模块设置电池及电路基板,可将电池及电路基板设置到第二模块,由此通过减少第一模块的重量,可进一步防止附着在重力方向上的第一模块的脱离。
[0022]另外,本技术的杀菌装置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第二模块具备电源输入端子,且在第一模块设置与电池连接的受电线圈,在第二模块设置与电源输入端子连接的供电线圈,从而能够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由此能够在不将杀菌装置从杀菌对象物的盖上分离而设置于其盖的状态下进行充电。
[0023]另外,本技术的杀菌装置将发光部设于第一模块的边缘部,在边缘的侧面具
备第一发光窗,在边缘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发光窗,从而能够向杀菌对象物的所有内部空间杀菌区域照射紫外线,不仅将杀菌效率最大化,而且无需将设于第一发光窗和第二发光窗的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形成为曲面,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装置的一部分分解立体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装置的第一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27]图4是用于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装置的第一模块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28]图5是用于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杀菌装置的第一模块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0029]图6是用于对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杀菌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0030]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模块,其具备杀菌灯,且设于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内侧面;第二模块,其设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的外侧面;及带,其对上述第一模块和上述第二模块进行连接,上述第一模块通过磁力附着到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通过上述带防止从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模块具备第一磁铁,上述第二模块具备第二磁铁,上述第一模块和上述第二模块通过上述第一磁铁和上述第二磁铁附着到上述杀菌对象物的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其设于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电池,其设于上述内部空间;电源输入端子,其连接于外部电源端子而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发光部,其在上述内部空间沿着边缘而设置,从上述电池接收电力而照射紫外线来对上述杀菌对象物的内部进行杀菌;及操作部,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对上述发光部的动作进行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部包括:杀菌灯,其沿着上述内部空间的边缘而设置;第一发光窗,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的边缘的侧面,设有第一透明板;及第二发光窗,其设于上述第一上部壳体的边缘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透明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发光窗及第二发光窗的照射角度为0
°
至16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具备之字形形态的线缆,上述第一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其设于通过第一上部壳体和第一下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泽金成桓金敬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