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贝克顿专利>正文

导管组件、套针导管和导入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85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4
一种导管组件,其包括套针导管和导入针。导管包括远侧顶端和靠近导管远侧顶端的细长管状部分。远侧顶端由第一材料构成,并且包括阶梯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管状部分由硬度比第一材料更硬的第二材料构成。导入针包括具有另一阶梯表面的针特征部,该另一阶梯表面被构造成当导入针处于插入位置时抵接导管的阶梯表面,使得导管的远侧顶端相对于导入针的向近侧运动被抑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相应的套针导管和一种相应的导入针。导管和一种相应的导入针。导管和一种相应的导入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管组件、套针导管和导入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静脉内导管以及相关器械,如导管组件、套针导管和导入针。

技术介绍

[0002]静脉内(IV)导管通常用于各种输注疗法。例如,IV导管可用于向患者输注生理盐水、各种药物或全胃肠外营养。IV导管也可用于从患者体内抽血。
[0003]IV导管的常见类型是套针外周IV导管。顾名思义,套针外周IV 导管可以紧密地安装在具有尖锐远侧顶端的导入针上。导入针和IV 导管通常以浅角度穿过皮肤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导入针的斜面背离患者的皮肤。在插入过程中,导入针的尖锐远侧顶端可以在IV导管的远端的远侧。因此,IV导管插入到脉管系统中可以在导入针刺穿脉管系统之后。
[0004]通常导入针由金属构成,而IV导管可以由更软的材料例如塑料构成。与较硬的导管材料相比,较软的导管材料对患者来说可能更舒适,导致较少的刺激,并改善留置。然而,如果IV导管太软,其柱状强度可能不足以抵抗穿透患者皮肤和组织所需的力。
[0005]在某些情况下,当导入针和IV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时,IV导管可能会趋向于屈曲、向后剥离或向近侧远离导入针的远侧顶端运动。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皮肤或组织在插入过程中推动IV导管的远侧顶端而发生的。当IV导管向后剥离或向近侧远离导入针的远侧顶端运动时,导管可以呈现扩大的横截面,这可能需要更大的插入力、在插入部位增加的扩张度和/或增加患者的疼痛。
[0006]应该理解的是,上文的概要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和解释性的,而不是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如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远侧”可以指导管组件的离使用者较远的一部分或其部件。如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近侧”可以指导管组件的离使用者较近的一部分或其部件。如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使用者”可以指临床医生、医生、护士或任何其他护理提供者,并且可以包括支持人员。
[0008]在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用于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套针导管,其包括: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构成的远侧顶端;第一环形阶梯表面,其包括具有第一均匀内径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远侧表面、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均匀内径的第二均匀内径的第一近侧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远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近侧表面之间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过渡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环形阶梯表面的至少所述第一远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过渡表面是所述远侧顶端的组成部分并且由所述第一材料构成;以及细长管状部分,其在所述远侧顶端的近侧并且联接到所述远侧顶端,其中,所述管状部分由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硬度比所述第二材料的硬度更硬,所述远侧顶端和所述管状部分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导管管腔,其中,所述第一环形阶梯表面设置在所述
导管管腔内;以及导入针,其包括针特征部,所述针特征部具有第二环形阶梯表面,其中,所述第二环形阶梯表面包括第二远侧表面、第二近侧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远侧表面与所述第二近侧表面之间的第二过渡表面,其中,当所述导入针处于插入位置时,所述第二远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远侧表面,所述第二近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近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过渡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过渡表面,使得所述远侧顶端相对于所述导入针的向近侧运动被抑制。
[0009]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套针导管,所述套针导管用于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所述套针导管包括: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构成的远侧顶端;环形阶梯表面,其包括具有第一均匀内径的刚性或半刚性远侧表面、具有大于第一均匀内径的第二均匀内径的近侧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远侧表面与所述近侧表面之间的刚性或半刚性过渡表面,其中,所述环形阶梯表面的至少所述远侧表面和所述过渡表面是所述远侧顶端的组成部分,并且由所述第一材料构成;以及细长管状部分,其在所述远侧顶端的近侧并且联接到所述远侧顶端,其中,所述管状部分由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硬度比所述第二材料的硬度更硬,所述远侧顶端和所述管状部分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导管管腔,其中,所述环形阶梯表面设置在所述导管管腔内。
[0010]在又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入针,所述导入针用于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所述导入针包括:具有环形阶梯表面的针特征部,其中,所述环形阶梯表面包括远侧表面、近侧表面和设置在所述远侧表面与所述近侧表面之间的过渡表面,其中,所述近侧表面大致是圆柱形的。
[0011]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的导管组件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组件可以包括套针导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可以包括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构成的远侧顶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可以包括第一阶梯表面,该第一阶梯表面可以是环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梯表面可包括具有第一均匀内径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远侧表面、具有大于第一均匀内径的第二均匀内径的第一近侧表面、以及设置在第一远侧表面与第一近侧表面之间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过渡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梯表面的至少第一远侧表面和第一过渡表面可以是导管远侧顶端的一部分,因此由第一材料构成。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可以包括在导管远侧顶端的近侧并且联接到导管远侧顶端的细长管状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部分可以由第二材料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的硬度可以比第二材料的硬度更硬。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的远侧顶端和管状部分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导管管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梯表面可以设置在导管管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顶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锥形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组件可以包括导入针,该导入针可以包括针特征部,所述针特征部具有第二阶梯表面,该第二阶梯表面可以是环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阶梯表面可以包括第二远侧表面、第二近侧表面和设置在第二远侧表面与第二近侧表面之间的第二过渡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入针处于插入位置时,第二远侧表面可以抵接第一远侧表面,第二近侧表面可以抵接第一近侧表面,并且第二过渡表面可以抵接第一过渡表面,使得远侧顶端相对于导入针的向近侧运动被抑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近侧表面可以是大致圆柱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近侧表面可以包括凹口,该凹口可以提供通向针管腔的通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近侧表面可
以包括凹槽或平坦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导管管腔内的回闪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闪路径可以包括凹槽或平坦部分。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可以延伸穿过第二过渡表面和第二远侧表面,穿过导入针的远侧顶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或平坦部分可以包括凹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口可以设置在第二近侧表面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入针处于插入位置时,第二近侧表面可以延伸穿过导管的近端。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入针可以包括壁,所述壁限定针管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远侧表面、第二过渡表面、第二近侧表面和导入针的壁可以成整体地形成为单件。在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用于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套针导管,其包括: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构成的远侧顶端;第一环形阶梯表面,其包括具有第一均匀内径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远侧表面、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均匀内径的第二均匀内径的第一近侧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远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近侧表面之间的刚性或半刚性第一过渡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环形阶梯表面的至少所述第一远侧表面和所述第一过渡表面是所述远侧顶端的组成部分并且由所述第一材料构成;以及细长管状部分,其在所述远侧顶端的近侧并且联接到所述远侧顶端,其中,所述管状部分由第二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硬度比所述第二材料的硬度更硬,所述远侧顶端和所述管状部分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导管管腔,其中,所述第一环形阶梯表面设置在所述导管管腔内;以及导入针,其包括针特征部,所述针特征部具有第二环形阶梯表面,其中,所述第二环形阶梯表面包括第二远侧表面、第二近侧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远侧表面与所述第二近侧表面之间的第二过渡表面,其中,当所述导入针处于插入位置时,所述第二远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远侧表面,所述第二近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近侧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过渡表面抵接所述第一过渡表面,使得所述远侧顶端相对于所述导入针的向近侧运动被抑制;并且所述第二近侧表面为大致圆柱形,其中,所述第二近侧表面包括凹口,所述凹口提供通向针管腔的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顶端的外表面是锥形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包括第一塑料,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第二塑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近侧表面为大致圆柱形,并且包括凹槽或平坦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腔内的回闪路径,其中,所述回闪路径包括所述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近侧表面包括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凹槽延伸穿过所述第二过渡表面和所述第二远侧表面,穿过所述导入针的远侧顶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凹口,所述凹口提供通向针管腔的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近侧表面近侧的凹口,所述凹口提供通向针管腔的通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入针处于所述插入位置时,所述第二近侧表面延伸穿过所述导管的近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