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69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花茶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轴承连接的支撑套管,两组所述支撑套管的底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左侧所述支撑柱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设置有传动连接的轮盘一,左侧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套接设置有固定连接有轮盘二,所述轮盘一、轮盘二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皮带,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原料不能进行充分烘干的问题。分烘干的问题。分烘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花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茉莉花茶是用茉莉花窨制的高档茶叶;茉莉花,科名是木犀科,是人们最喜欢的鲜花,一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茉莉花茶是我国十大花茶之一,是摘自春天里的盛开的茉莉花和茶叶一起搭配成花茶,具有春天花朵的香气又有茶叶的清新之气,是口感香甜的很受大家欢迎的花茶,常喝茉莉花茶对于女性来说不仅可以美容养颜、净白皮肤还能够抵抗衰老留住青春的尾巴,还能疏通人体肠胃可以排宿便、顺气清脑、降低血压和血脂,还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治疗癌症的巨大的作用和功效,在桑叶茉莉花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于原料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现有烘干装置不能对于原料进行充分的烘干,在对于原料加工时,大大影响了加工的效率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料不能进行充分烘干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轴承连接的支撑套管,两组所述支撑套管的底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左侧所述支撑柱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设置有传动连接的轮盘一,左侧所述活动杆外端固定连接有轮盘二,所述轮盘一、轮盘二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皮带,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
[0005]两组活动杆贯穿罐体至罐体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两组活动杆之间,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两组加热管,每组所述加热管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两组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与箱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0006]所述箱体的右侧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通过螺栓与右侧所述活动杆可拆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开口,且在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门,所述进料门与罐体之间设置有两组活动连接的合页,所述进料门的底端部分与罐体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电磁锁。
[0008]优选的,右侧所述支撑柱的前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控制器,且控制器与电机、两组加热管、电磁锁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翅片,且翅片贯穿箱体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翅片与箱体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罐体在对于原料进行烘
干时,能够有效的带动原料进行滚动,继而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翻转,在进行烘干时,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充分的烘干,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与质量,同时箱体设置的翅片能够有效的提高散热的效率,继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烘干的质量,而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与外设的控制器配合,能够有效的对于罐体内部温度进行监控,继而能够有效的防止高温影响加工时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进料门连接示意图。
[0013]图中:1.底板;2.支撑柱;3.支撑板;4.电机;5.轮盘一;6.皮带;7.轮盘二;8.活动杆;9.支撑套管;10.罐体;11.箱体;12.固定杆;13.固定套管;14.加热管;15.翅片;16. 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18.进料门;19.合页;20.电磁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请参阅图 1,包括罐体10,罐体10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8,两组活动杆8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轴承连接的支撑套管9,两组支撑套管9的底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两组支撑柱2 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1,通过设置的罐体10能够有效的方便原料进行放置,在原料进行烘干时,能够有效的带动原料进行滚动,继而能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充分的烘干。
[0016]请参阅图1,左侧支撑柱2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4,电机4的电机转轴设置有传动连接的轮盘一5,左侧活动杆8 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轮盘二7,轮盘一5、轮盘二7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皮带6,罐体10的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加热烘干,而设置的电机4为伺服电机,而轮盘一5、轮盘二7之间通过皮带6连接,在电机4的带动下能够有效的带动罐体10进行滚动,继而能够有效的带动原料滚动。
[0017]请参阅图1,两组活动杆8贯穿罐体10至罐体10的内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1,箱体 11固定连接在两组活动杆8之间,箱体11的内腔设置有两组加热管14,每组加热管14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两组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管13,固定套管13与箱体1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通过加热管14能够有效的对于箱体11内腔进行加热,继而能将热量传递给罐体10 中,继而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烘干。
[0018]请参阅图2,罐体10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开口,且在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门18,进料门18与罐体10之间设置有两组活动连接的合页19,进料门18的底端部分与罐体10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电磁锁20,通过电磁锁20能够有效的对于进料门18进行固定,而通过进料门18能方便原料进入至罐体10的内腔。
[0019]箱体11的右侧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且温度传感器16通过螺栓与右侧活动杆8
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6能够有效的对于罐体10内中温度进行监控。
[0020]如图1所示,右侧支撑柱2的前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控制器17,且控制器 17与电机4、两组加热管14、电磁锁20和温度传感器1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17能够有效的对于整体进行集中控制,继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便捷性。
[0021]如图1所示,箱体11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翅片15,且翅片15贯穿箱体11至箱体11 的内腔,翅片15与箱体11固定连接,通过翅片15能够有效的提高箱体11的散热效率。
[0022]其中,
[0023]工作原理:在对于原料进行加工时,控制器17控制电磁锁20打开,之后打开进料门18,将原料导入至罐体10中,之后合上进料门10,通过电磁锁20进行加固,之后控制器17控制电机4工作,通过轮盘一5、轮盘二7和皮带6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带动罐体10进行转动,继而能够有效的带动原料进行滚动,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茉莉花茶制茶装置,包括罐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8),两组所述活动杆(8)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轴承连接的支撑套管(9),两组所述支撑套管(9)的底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两组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1),左侧所述支撑柱(2)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4),所述电机(4)的电机转轴设置有传动连接的轮盘一(5),左侧所述活动杆(8)外端固定连接有轮盘二(7),所述轮盘一(5)、轮盘二(7)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皮带(6),所述罐体(10)的内腔设置有加热装置;两组活动杆(8)贯穿罐体(10)至罐体(10)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在两组活动杆(8)之间,所述箱体(11)的内腔设置有两组加热管(14),每组所述加热管(14)的外壁均套接设置有两组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管(13),所述固定套管(13)与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秦楠郭丽丽王小敏白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