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69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硫酸铝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

技术介绍

[0002]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尤其是重度、中度盐碱地,由于盐碱等障碍因素的影响,作物难以生长,即使生长作物,其单产也不高,影响了盐碱土地的生产潜力,对其进行改良已成时代之必须。改良盐碱地的措施主要有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措施。工程措施是区域、流域范围内的盐碱地治理措施,在对区域、流域范围内的盐碱地工程治理措施实施完毕后,盐碱地治理、改良的具体措施还得靠生物与化学措施。尤其对于重度、中度盐碱地,单靠灌溉难以奏效,必须施用改良剂,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灌溉淋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改良效果。盐碱地含盐量巨大,全面治理改良盐碱地投入巨大,要排走全部盐分难上加难,我们的目的是改良表层0-20cm土壤,建立一个疏松淡化的表层来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较高的单产与效益。
[0003]以往对于盐碱地改良剂研究较多的是用硫酸铝、硫酸钙改良盐碱土,改良效果缓慢,土壤结构等理化性质改良作用差,并且对植物的调节能力差。进而力求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盐碱土改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良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作用的盐碱土改良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硫酸铝3%-20%、磷石膏5%-20%、植物残体(作物秸秆和/或植物残枝落叶)堆腐发酵的有机物60%-90%、磷酸二氢钾0.05%-0.20%、生根粉0.005%-0.020%。所述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为将植物残体堆腐所得;其中,植物残体堆腐为以植物残体为原料在60℃左右经过堆腐发酵20天左右即得。进一步地说,以植物残体为原料在背风向阳近水源处,将作物秸秆和/或植物残枝落叶加入现有技术中一些含高温分解细菌的粪肥或已经发酵过的堆肥进行堆积,堆肥内的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时间持续20天左右,这样能充分杀死堆肥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与杂草种子,进而所得堆腐物质中有机质含量在 40%-60%。
[0007]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的制备:按上述比例将硫酸铝、磷石膏(晾干)、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腐殖酸、磷酸二氢钾与生根粉混合均匀,然后过10mm的筛子即得。
[0008]所述的盐碱土改良剂的施用量为2.0吨/亩,用抛洒机均匀地抛洒在地表,然后旋耕,使得改良剂与盐碱土充分混匀。
[0009]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
[0010]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pH值,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等理化性质;进一步的说:
[0011]改良剂中添加的硫酸铝,其施入到土壤以后水解呈酸性,降低了盐碱土pH,有利于脱盐及降低碱化度,进而治理改良盐碱土;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磷素等的利用率。
[0012]改良剂中添加的磷石膏,其本身含有酸,因此能降低盐碱土的 pH,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磷素等的利用率,有利于脱盐及降低碱化度,进而改良盐碱土;同时磷石膏中的钙离子可以置换盐碱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使得钠离子进入土壤溶液中,随灌溉水或雨水淋洗出土壤,进而改良盐碱土。
[0013]改良剂中添加的作物秸秆与其它植物残体等有机物的堆腐腐熟物质—有机质,其中含有的大量的钙离子不仅能使分散的土粒团聚,还可使微团聚体相互粘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进而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淋溶能力,加速排盐排碱,改良盐碱土;同时腐殖酸能够使盐碱土pH降低,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磷素等的利用率;含有的大量钙离子可以置换盐碱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使得钠离子进入土壤溶液中,随灌溉水或雨水淋洗出土壤,进而改良盐碱土。
[0014]改良剂中添加的磷酸二氢钾和生根粉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根系生长促进剂,施用后能够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生长发育;同时磷酸二氢钾还可作为磷钾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本专利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剂适宜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治理、改良;其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盐量与pH值等理化性质,达到适宜于作物生长并逐渐提高产量与效益,开发利用盐碱地的目的。
[0017]实施例1:
[0018]盐碱地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10%硫酸铝、15%磷石膏,74.89%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0.10%磷酸二氢钾和0.01%生根粉。
[0019]所述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为以植物残体为原料在背风向阳近水源处,将作物秸秆和/或植物残枝落叶加入现有技术中一些含高温分解细菌的粪肥或已经发酵过的堆肥进行堆积,堆肥内的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时间持续20天左右,这样能充分杀死堆肥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与杂草种子,进而所得堆腐物质中有机质含量在40%-60%。
[0020]制备:将粉剂的硫酸铝、粉剂的磷石膏(晾干)、粉碎的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磷酸二氢钾与生根粉,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然后过10mm的筛子,按照标准袋40kg装袋即可。
[0021]每亩地施用2吨上述制备的改良剂,用机器均匀地抛洒在盐碱土地表,旋耕,之后播种高粱。
[0022]实施例2:
[0023]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39.82%硫酸铝、59.74%磷石膏、0.40%磷酸二氢钾与0.04%生根粉。
[0024]制备:按上述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过10mm的筛子,按照标准袋40kg装袋。
[0025]每亩地施用0.502吨上述制备的改良剂,用机器均匀地抛洒在盐碱土地表,旋耕,
之后播种高粱。
[0026]实施例3:
[0027]改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99.27%磷石膏、0.66%磷酸二氢钾与 0.07%生根粉。
[0028]制备:按上述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过10mm的筛子,按照标准袋40kg装袋。
[0029]每亩地施用0.201吨上述制备的改良剂,用机器均匀地抛洒在盐碱土地表,旋耕,之后播种高粱。
[0030]应用实例:
[0031]将上述实施例制备获得的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吉林省通榆县平原重度盐碱化土壤中(pH=9.5,含盐量为0.5%左右),种植作物为高粱,实验设计如下(参见表1):
[0032]表1试验设计
[0033][0034]1)施用改良剂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
[0035]在通榆县的中度、重度盐碱土上施用盐碱土改良剂的第2年秋季,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参见表2)。
[0036]表2盐碱土改良剂施用后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变化
[0037][0038]由表2可知:施用改良剂后土壤碱化度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硫酸铝3%-20%、磷石膏5%-20%、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60%-90%、磷酸二氢钾0.05%-0.20%、生根粉0.005%-0.02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土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残体堆腐发酵的有机物为将植物残体堆腐所得;其中,植物残体堆腐为以植物残体为原料在50-65℃下经过堆腐发酵20-35天即得。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中度、重度盐碱化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石元亮王玲莉石淏心李忠李杰魏占波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