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组件及使用有该锅盖组件的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62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料理机,其中锅盖组件包括:设有透气孔和投料孔的下盖(11),活动设置在下盖(11)上方、具有上贯穿孔的上盖(12),上盖(12)上设有呈弧形或圆形分布的齿槽;能与上盖(12)上的齿槽啮合的齿轮盘(2)及能驱动齿轮盘(2)转动的驱动电机(21),齿轮盘(2)能在驱动电机(21)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上盖(12)转动,使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依次与下盖(11)上的透气孔和投料孔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盘及上盖转动,使上盖上的上贯穿孔能依次与透气孔和投料孔连通,实现收汁和填料功能,锅体整体不需要打开,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盖组件及使用有该锅盖组件的料理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使用有该锅盖组件的料理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也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自己烹饪食物,料理机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料理机集合了炒菜、榨汁、研磨、搅拌等多种功能,既可以烹饪菜肴,还能榨果汁、搅拌肉馅,而且杯体与机座可拆卸便于存放,具有一机多用、使用方便的特点。现有的料理机的锅盖都需要用户自己打开、合上。如果采用料理机烹饪菜肴,当需要收汁的时候就无法自动开盖使水蒸汽跑出,造成菜品汤汁过多,影响菜色品质和口感。需要添加食材时须用户自己开盖,造成造作不便。
[0003]为此,申请号为201910567755.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将锅盖打开和关闭的料理机,其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顶部具有开口的锅体,设置在锅体开口处的锅盖,锅盖连接有翻盖臂,所述翻盖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座上,且机座内设有能驱动翻盖臂转动从而带动锅盖自锅体开口处打开或带动锅盖盖设于锅体开口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带动翻盖臂转动角不同的角度,从而使锅盖打开角度不同,实现收汁和加菜功能。但是,该结构中,锅盖开启过程中,整个锅盖是整体处于开启状态的,如果料理机中的搅拌组件或刀组依然处于高速旋转,那么就容易出现高温汤汁洒出锅体的风险。因此很多料理机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有将杯盖压紧在杯体上的压紧结构,料理机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杯盖与杯体进行压紧,在避免杯体出现晃动的同时降低整机噪声,同时,只要料理机在执行某一项烹饪程序,该过程中不允许锅盖脱离锅体。因此,具有这种锅盖结构的料理机,如何实现填料和收汁,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既能实现加料、又能实现收汁的锅盖组件。
[0005]本技术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在烹饪过程中进行加料、收汁、且又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料理机。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首要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下盖,下盖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透气孔和投料孔,其中投料孔的面积大于透气孔面积;
[0008]上盖,活动设置在下盖上方,上盖上设有上贯穿孔,上贯穿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投料孔的面积;上盖上设有呈弧形或圆形分布的齿槽;
[0009]齿轮盘及能驱动齿轮盘转动的驱动电机,齿轮盘上设有能与上盖上的齿槽啮合的齿轮,齿轮盘能在驱动电机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上盖转动,进而使上盖上的上贯穿孔能与下盖上的透气孔相对、并实现两者导通,或使上盖上的上贯穿孔与下盖上的投料孔相对、并
实现两者导通,或使上盖上的上贯穿孔同时远离下盖上的透气孔和投料孔、使上贯穿孔即不与透气孔连通也不与投料孔连通。
[0010]作为改进,所述齿轮盘下方设有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收汁位置微动开关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所述齿轮盘上设有能随齿轮盘一起转动的、能分别触发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收汁位置微动开关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的触发开关。
[0011]再改进,所述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收汁位置微动开关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的安装位置满足:
[0012]触发开关与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时,上盖上的上贯穿孔同时远离下盖上的透气孔和投料孔,此时上贯穿孔即不与透气孔连通也不与投料孔连通;
[0013]触发开关与收汁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时,上盖上的上贯穿孔与下盖上的透气孔相对,此时上贯穿孔与透气孔连通、与投料孔不连通;
[0014]触发开关与投料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时,上盖上的上贯穿孔与下盖上的投料孔相对,此时上贯穿孔与投料孔连通、与透气孔不连通。
[0015]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收汁位置微动开关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均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位于齿轮盘下方。
[0016]再改进,所述齿轮盘上的齿轮呈弧形分布,所述齿轮盘上还设有与呈弧形分布的齿轮位于同一平面的圆弧接触面,当触发开关与初始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时,齿轮盘上的圆弧接触面与上盖相对,且保持脱开状态;当触发开关与收汁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或与投料位置微动开关接触时,齿轮盘上的齿轮与上盖上的齿槽啮合。
[0017]再改进,所述下盖上设有下定位磁体,所述上盖上设有上定位磁体,下定位磁体和上定位磁体的安装位置满足:当下定位磁体和上定位磁体吸合时,使上盖的上贯穿孔同时远离下盖上的透气孔和投料孔,此时上贯穿孔即不与透气孔连通也不与投料孔连通。
[0018]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
[0019]再改进,所述下盖上设有手柄。
[0020]本技术解决上述进一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顶部具有开口的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具有上述结构的锅盖组件,上盖和下盖组合在一起后能盖设于所述锅体的开口处,所述齿轮盘和驱动电机设置在锅体旁边的机座内,并与能上盖联动配合。
[0021]作为改进,所述机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透气孔和投料孔的下盖,以及活动设置在下盖上方的具有上贯穿孔的上盖,通过设置驱动上盖转动齿轮盘,使上贯穿孔能依次与透气孔和投料孔连通,实现收汁和填料功能,锅体整体不需要打开,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齿轮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三个微动开关的位置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收汁状态)。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投料状态)。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理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其包括:
[0034]下盖11,大致呈圆形,下盖1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透气孔111和投料孔112,其中投料孔112的面积大于透气孔111面积,下盖11一侧设有手柄114,下盖11上设有下定位磁体113,参见图2所示;
[0035]上盖12,大致呈圆形,活动设置在下盖11上方,上盖12上设有上贯穿孔121,上贯穿孔1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投料孔112的面积;上盖12上设有一圈呈圆形分布的齿槽122,上盖12上设有上定位磁体123,参见图1所示;下定位磁体113和上定位磁体 123的安装位置满足:当下定位磁体113和上定位磁体123吸合时,使上盖12的上贯穿孔121同时远离下盖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1),下盖(1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透气孔(111)和投料孔(112),其中投料孔(112)的面积大于透气孔(111)面积;上盖(12),活动设置在下盖(11)上方,上盖(12)上设有上贯穿孔(121),上贯穿孔(1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投料孔(112)的面积;上盖(12)上设有呈弧形或圆形分布的齿槽(122);齿轮盘(2)及能驱动齿轮盘(2)转动的驱动电机(21),齿轮盘(2)上设有能与上盖(12)上的齿槽(122)啮合的齿轮(211),齿轮盘(2)能在驱动电机(21)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上盖(12)转动,进而使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121)能与下盖(11)上的透气孔(111)相对、并实现两者导通,或使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121)与下盖(11)上的投料孔(112)相对、并实现两者导通,或使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121)同时远离下盖(11)上的透气孔(111)和投料孔(112)、使上贯穿孔(121)即不与透气孔(111)连通也不与投料孔(1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2)下方设有初始位置微动开关(3)、收汁位置微动开关(4)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5),所述齿轮盘(2)上设有能随齿轮盘(2)一起转动的、能分别触发初始位置微动开关(3)、收汁位置微动开关(4)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5)的触发开关(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置微动开关(3)、收汁位置微动开关(4)和投料位置微动开关(5)的安装位置满足:触发开关(6)与初始位置微动开关(3)接触时,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121)同时远离下盖(11)上的透气孔(111)和投料孔(112),此时上贯穿孔(121)即不与透气孔(111)连通也不与投料孔(112)连通;触发开关(6)与收汁位置微动开关(4)接触时,上盖(12)上的上贯穿孔(121)与下盖(11)上的透气孔(111)相对,此时上贯穿孔(121)与透气孔(111)连通、与投料孔(112)不连通;触发开关(6)与投料位置微动开关(5)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收田萌郑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