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61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呈人字形设置在混凝土梁及钢滑道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管体及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顶端与混凝土梁铰连接,下管体的底端与钢滑道铰连接,所述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上端相互插接,且上管体相对于下管体可伸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可伸缩钢支撑可以实现支撑组件的两端在随着建筑物顶升增层进行伸缩时可以转动,增大了钢滑道向上顶升空间,简化了顶升增层改造中设置支撑的作业难度,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属于建筑物增层改造
,具体适用于多高层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质量。我国大部分老旧小区在当前存在许多诸如停车难、无电梯、无社区医疗点等问题,为了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拓展老旧小区的使用空间,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对老旧小区进行增层改造是目前较为认可的方法。
[0003]在建筑物增层改造中,为了给框架柱提供侧向刚度,常见的钢支撑为两根框架柱之间设置交叉支撑、或者一根可伸缩斜钢撑。但是现有这两种支撑存在以下四点问题:第一,交叉支撑不能随着建筑物的顶升增层进行转动伸缩,且由于需要不断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从而在施工完成后易产生不必要的建筑废料;第二,可伸缩斜钢撑,虽然解决了顶升增层过程中支撑的伸缩问题,但是由于节点处难以实现转动,所以在顶升过程中需要不断拆卸来进行伸缩,再与混凝土梁、钢滑道连接;第三,现有的交叉支撑和可伸缩斜钢撑减少了钢滑道向上的顶升空间,且当建筑物顶升至钢支撑的顶点时,钢支撑阻挡了钢滑道向上顶升;第四,现有的交叉支撑和可伸缩斜钢撑进行微小伸缩时的工序与进行较大伸缩时的工序相同。这四点问题均增加了建筑物顶升增层改造中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支撑伸缩难、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呈人字形设置在混凝土梁及钢滑道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管体及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顶端与混凝土梁铰连接,下管体的底端与钢滑道铰连接,所述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上端相互插接,且上管体相对于下管体可伸缩固定连接。
[0006]作为一些实施例而言,所述下管体的内横截面积大于下管体的外横截面积,所述上管体的下端部至少一部分插设于所述下管体中。
[0007]作为另一些实施例而言,所述上管体的内横截面积大于下管体的外横截面积,所述上管体的下端部至少一部分插设于所述上管体中。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上螺栓孔,所述上螺栓孔沿上管体长度方向线性排布,所述下管体的上端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下螺栓孔,所述下螺栓孔沿下管体长度方向线性排布,在上管体相对于下管体定距滑动时,上螺栓孔与下螺栓孔一一对应并可通过锁紧螺栓进行锁紧。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管体、下管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管体的底端侧壁与钢滑道连接处均设置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内设置有用于将下管体与钢滑道进行连接的调节螺栓。
[0011]进一步,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分别与混凝土梁的中部铰连接,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的底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框架柱上的钢滑道铰连接。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公开的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通过上管体下端与下管体上端活动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栓使上管体与下管体相对位置固定,进而调节支撑组件的长度,使得支撑组件能够随着建筑物顶升增层进行自由伸缩;同时,本技术设计为两组支撑组件,成人字形排布,两组支撑组件的上端分别与混凝土梁铰接,两组支撑组件的下端分别与框架柱上的钢滑道铰接,一方面,使得支撑组件的两端在随着建筑物顶升增层进行伸缩时可以转动,另一方面,增大了钢滑道向上顶升空间,简化了顶升增层改造中设置支撑的作业难度,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0014](2)本技术的下管体侧壁与钢滑道连接处均设置有长圆孔,使得支撑组件发生伸缩长度小于等于调节螺栓在长圆孔内最大伸缩长度时,改变下管体、钢滑道上长圆孔的对应位置,再用调节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支撑组件的微小伸缩调节。本技术技术减少了施工完成后容易产生的不必要的建筑废料,增加了建筑物顶升增层时钢滑道的顶升空间,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支撑组件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支撑组件伸长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下管体与钢滑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包括两组支撑组件1,两组支撑组件1呈人字形设置在混凝土梁2及钢滑道3之间,支撑组件1包括上管体11及下管体12,上管体11的顶端与混凝土梁2铰连接,下管体12的底端与钢滑道3铰连接,具体的,钢滑道3设置在相邻两根框架柱4上,混凝土梁2水平设置在两根框架柱4上,通过钢滑道3顶升可以驱使混凝土梁2向上顶升。在本实施例中,两组支撑组件1的顶端
分别与混凝土梁2铰连接,两组支撑组件1的底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框架柱4上的钢滑道3铰连接,上管体11的下端与下管体12的上端相互插接,且上管体11相对于下管体12可伸缩固定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管体11的下端与下管体12的上端相互插接,且上管体11相对于下管体12可伸缩固定连接,使得支撑组件1能够随着建筑物顶升增层进行自由伸缩,两组支撑组件1的上端分别与混凝土梁2铰接,两组支撑组件1的下端分别与框架柱4上的钢滑道3铰接,一方面,使得支撑组件1的两端在随着建筑物顶升增层进行伸缩时可以转动,另一方面,增大了钢滑道3向上顶升空间,简化了顶升增层改造中设置支撑的作业难度,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0023]作为一些实施例而言,参照附图2和3所示,下管体12的内横截面积大于下管体12的外横截面积,上管体11的下端部至少一部分插设于下管体12中。由此,可以实现上管体11插设于下管体12中,并在下管体12中线性滑动,通过调节上管体11插入下管体12的深度,来调节支撑组件1的整体长度,进而调节支撑组件1在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支撑组件(1),两组支撑组件(1)呈人字形设置在混凝土梁(2)及钢滑道(3)之间,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上管体(11)及下管体(12),所述上管体(11)的顶端与混凝土梁(2)铰连接,下管体(12)的底端与钢滑道(3)铰连接,所述上管体(11)的下端与下管体(12)的上端相互插接,且上管体(11)相对于下管体(12)可伸缩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体(12)的内横截面积大于下管体(12)的外横截面积,所述上管体(11)的下端部至少一部分插设于所述下管体(12)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11)的内横截面积大于下管体(12)的外横截面积,所述上管体(11)的下端部至少一部分插设于所述上管体(11)中。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增层改造的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11)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作平吴博周剑波张畅周志勇杨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