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46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涉及眩光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被测镜头,所述被测镜头表面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底面设有被测物支架,所述被测物支架底部设有光学传感器模组,所述光学传感器模组底部固定有电动垂直移动平台,所述被测物支架两侧设有灯板升降平台,所述灯板升降平台一面固定有目标灯板,所述目标灯板底面阵列发光二极管,所述灯板升降平台侧面设有存放框架,所述存放框架内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存放框架顶面放置有显示单元,实现镜头成像性能的机器自动定量测量,避免人为判断造成偏差,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测试效率高,判决数据全面,可追溯性好。可追溯性好。可追溯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眩光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眩光是由户外强光在镜片和其它表面上产生反射所引起的。它对眼睛具有一定的影响并造成眼部不适,在驾驶或户外运动时产生的眩光有可能引起一定的危险,传统镜头成像炫光缺陷检测方法是主观观察判定。该方法通过对过曝的点光源或线光源实时成像,利用滑台移动光源或传感器,对成像区域进行扫描,人工目视判定异常拖影、亮斑、膨出等炫光不良。此种方法依赖人工目视判断,获得镜头炫光缺陷的准确性。
[0003]现有的这种方法依赖人工目视判断,获得镜头炫光缺陷的准确性、一致性、重复性不好,生产效率低,可追溯性差,不能满足镜头大量生产时的品质和效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包括被测镜头,所述被测镜头表面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底面设有被测物支架,所述被测物支架底部设有光学传感器模组,所述光学传感器模组底部固定有电动垂直移动平台,所述被测物支架两侧设有灯板升降平台,所述灯板升降平台一面固定有目标灯板,所述目标灯板底面阵列发光二极管,所述灯板升降平台侧面设有存放框架,所述存放框架内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存放框架顶面放置有显示单元。
[0006]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限位圆弧,且限位圆弧与被测物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且两个限位圆弧中心对称,被测镜头嵌合于两个限位圆弧中部。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圆弧表面圆周阵列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表面固定有夹环,且两个夹环与被测镜头表面相抵。
[0008]优选的,所述被测物支架底面中部贯穿有通孔,且光学传感器模组、目标灯板、被测镜头和被测物支架的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9]优选的,所述目标灯板由64至100颗发光二极管等间距均匀分布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均匀阵列分布在目标灯板底面,且发光二极管发光方向为 120
°
圆形光斑。
[0010]优选的,所述灯板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设有电动丝杆,所述两个固定支架之间设有移动横板,且目标灯板与移动横板底面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电动丝杆之间设有传动带,且传动带分别于与两个电动丝杆一端的表面套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将被测镜头安装,将目标灯板底部的发光二极管打开,通过被
测镜头底部的光学传感器模组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单元可直接将接受的信息进行判断标记并传输至显示单元中,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实现镜头成像性能的机器自动定量测量,避免人为判断造成偏差,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重复性。
[0014]本技术中,通过可对灯板升降平台进行调整,使目标灯板底面的发光二极管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且可对光学传感器模组进行曝光时间的调整,电动垂直移动平台可将光学传感器模组进行升降移动确认正常的成像,能够快速测量被测镜头多个视场、多个后焦距位置的调制传递函数,并计算获得离焦曲线、景深、场曲、像散、最佳后焦位置等被测镜头其他性能参数,全部参数都进行保存,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综合判决逻辑对被测镜头性能参数进行评价判决,测试效率高,判决数据全面,可追溯性好。
[0015]本技术中,通过夹具可快速更换,并且适用于大部分的镜头,能满足不同测试视场要求,不同的判决规格要求,适应性广,切换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2处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被测镜头;2、夹具;201、限位圆弧;202、弹簧;203、夹环;3、被测物支架;4、灯板升降平台;401、固定支架;402、电动丝杆;403、传动带; 404、移动横板;5、目标灯板;6、光学传感器模组;7、电动垂直移动平台;8、中央处理单元;9、显示单元;10、存放框架;11、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包括被测镜头1,被测镜头1表面设有夹具2,夹具2包括限位圆弧201,限位圆弧201与被测物支架3通过螺栓固定,两个限位圆弧201中心对称,被测镜头1嵌合于两个限位圆弧201中部,限位圆弧201表面圆周阵列固定有弹簧202,弹簧202表面固定有夹环203,两个夹环203与被测镜头1表面相抵,夹具2底面设有被测物支架3,将被测镜头1置于被测物支架3上,被测物支架3顶面的夹具2对被测物镜头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由于夹具2中的弹簧202具有回弹力,将被测镜头1放入两个夹环203之间,夹环203限位扩张同时由于弹簧202的回弹力可使被测镜头1固定在两个夹环203中,保证光轴位置固定,被测物支架 3底部设有光学传感器模组6,光学传感器模组6底部固定有电动垂直移动平台7,被测物支架3两侧设有灯板升降平台4,灯板升降平台4一面
固定有目标灯板5,灯板升降平台4包括固定支架401,固定支架401内设有电动丝杆 402,两个固定支架401之间设有移动横板404,目标灯板5与移动横板404 底面固定,两个电动丝杆402之间设有传动带403,传动带403分别于与两个电动丝杆402一端的表面套接,被测物支架3底面中部贯穿有通孔,光学传感器模组6、目标灯板5、被测镜头1和被测物支架3的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目标灯板5由64至100颗发光二极管11等间距均匀分布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11均匀阵列分布在目标灯板5底面,且发光二极管11发光方向为120
°
圆形光斑,通过电动丝杆402可控制灯板升降平台4的移动横板404高度,通过目标灯板5与移动横板404固定,将目标灯板5移动到合适的高度,色温 4500K

6500K,光通量200流明以上,灯板背景发黑处理,光学传感器模组6 成像靶面不小于被测镜头1有效测试像高。
[0026]将发光二极管11点亮,灯板升降平台4侧面设有存放框架10,存放框架 10内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8,存放框架10顶面放置有显示单元9,目标灯板5 置于灯板升降平台4上,光学传感器模组6置于电动垂直移动平台7上,调整对正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包括被测镜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镜头(1)表面设有夹具(2),所述夹具(2)底面设有被测物支架(3),所述被测物支架(3)底部设有光学传感器模组(6),所述光学传感器模组(6)底部固定有电动垂直移动平台(7),所述被测物支架(3)两侧设有灯板升降平台(4),所述灯板升降平台(4)一面固定有目标灯板(5),所述目标灯板(5)底面阵列有发光二极管(11),所述灯板升降平台(4)侧面设有存放框架(10),所述存放框架(10)内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8),所述存放框架(10)顶面放置有显示单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包括限位圆弧(201),且限位圆弧(201)与被测物支架(3)通过螺栓固定,且两个限位圆弧(201)中心对称,且被测镜头(1)嵌合于两个限位圆弧(201)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眩光缺陷定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弧(201)表面圆周阵列固定有弹簧(202),所述弹簧(202)表面固定有夹环(203),且两个夹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马彪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元子光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