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35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减震件、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转接支架及第二弹性件,第一减震件用于连接喇叭与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且卡在第一转接支架上,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且卡在第二转接支架上,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三通孔且卡在第二转接支架上,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卡入外壳。从喇叭传过来的震动依次经过第一减震件、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转接支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减震件、第一和第二弹性件形成多级减震缓冲,第一和第二转接支架形成多次转接,减小了喇叭传递至外壳上的震动和能量,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避免机震。机震。机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喇叭又称为扬声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用于对声音进行扩放,其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平板、笔记本、汽车等各个领域。喇叭通常包括喇叭本体和喇叭壳体,喇叭壳体通过外壳与外部装置连接,喇叭本体在发声过程中,由于线圈通电而引发内部磁场改变,从而带动喇叭本体内的喇叭纸盆运动,使喇叭纸盆压缩空气,从而产生并传递声音。
[0003]由于喇叭本体发声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为避免喇叭本体的振动传递至外部装置,喇叭壳体和外壳通常采用减震硅胶圈配合螺丝柱实现连接。其中,喇叭壳体上设置有卡接减震硅胶圈的挂耳,减震硅胶圈开设有穿设螺丝的通孔,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旋拧螺丝的通孔。减震硅胶圈卡接在挂耳上之后,通过螺丝穿设通孔和螺丝孔,实现减震硅胶圈与支架的连接,从而实现喇叭壳体和外壳的连接。
[0004]现有技术提供的喇叭壳体和外壳上的固定结构,由于减震硅胶圈与螺丝柱之间的间隙较大,导致螺丝柱与减震硅胶圈的连接沿减震硅胶圈的径向方向固定公差大,使锁附螺丝后喇叭壳体也会产生较大的晃动量,且减震硅胶圈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差,使喇叭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造成整机震动,降低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减震效果的电子设备、喇叭及喇叭减震连接组件。
[0006]一种喇叭减震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喇叭壳体与外壳,所述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减震件、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转接支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用于连接喇叭壳体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所述第一减震件上设有内圆,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设置有相互错开的柱体和第一通孔,所述柱体用于插入所述内圆中,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开设有相互错开的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卡入外壳。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在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卡槽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鼓起部,所述第一鼓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之间,所述第一鼓起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呈中空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转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转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的内径沿远离第一转接支架和第二转接支架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四卡槽卡在所述外壳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鼓起部,所述第二鼓起部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与外壳之间,所述第二鼓起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呈中空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转接支架和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的内径沿远离第二转接支架和外壳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柱体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转接支架包括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位于不同高度。
[0016]一种喇叭,包括喇叭本体、喇叭壳体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所述喇叭本体设置于所述喇叭壳体内,所述喇叭壳体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呈中空状的圆筒,所述圆筒的相对两端的外周缘形成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引导槽和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凸缘卡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圆筒通过所述第一引导槽卡入所述第一卡孔内,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喇叭壳体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之间。
[00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及如上所述的喇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外壳内。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槽和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引导槽卡入所述第二卡孔内。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为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避让空间。
[0021]上述喇叭减震连接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2]第一减震件用于连接喇叭与第一转接支架,第一转接支架上设置有相互错开的柱体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开设有相互错开的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卡入外壳。因此,从喇叭传过来的震动依次经过第一减震件、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转接支架和第二弹性件,利用第一减震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形成的多级减震缓冲,第一转接支架和第二转接支架多次转接的方式,极大的减小了喇叭传递至外壳上的震动和能量,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避免机震。而且喇叭减震连接组件未使用螺丝固定,能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仰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的喇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0030]图6为沿图5中A

A线的剖视图;
[0031]图7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8为沿图5中B

B线的剖视图;
[0033]图9为图8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10为图1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电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减震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喇叭壳体与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减震件、第一转接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转接支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用于连接喇叭壳体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所述第一减震件上设有内圆,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设置有相互错开的柱体和第一通孔,所述柱体用于插入所述内圆中,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开设有相互错开的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且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卡入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在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上,所述第二卡槽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鼓起部,所述第一鼓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之间,所述第一鼓起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呈中空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转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转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的内径沿远离第一转接支架和第二转接支架的方向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卡在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上,所述第四卡槽卡在所述外壳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喇叭减震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之间形成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