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素萍专利>正文

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及放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28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及放大装置,包括横向水平布置的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反射装置和第二反射装置,掌上显示设备纵向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使用时,第一反射装置相对掌上显示设备向内倾斜,阻隔环境光的干涉,且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及放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及放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因手持产品人体工学及携带便利性的考量,手机显示屏尺寸不能太大,6寸至7寸的显示屏是消费者较容易接受的产品,当手机显示屏超过7寸时,即需要采用折叠屏方案,但折叠屏技术门槛高,生产良率低,制造成本高,现有折叠屏手机展开后的显示屏尺寸以8寸为主,其价格则约是具有6寸

7寸显示屏的手机的3

4倍,一般消费者不易接受。
[0003]但实际使用中,又经常出现需要放大显示屏图像的场景,如打游戏、看电影、长时间观看显示屏或者老年人使用手机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菲尼尔镜片作为放大镜放置在显示屏的前方,以实现穿透式图像放大,这种方式下,若要有较好的实现来观看放大后的图像,需要保持与菲涅尔镜片1

2米的距离,因此在观看图像时,无法手持手机进行其他操作,再者,菲涅尔镜片上有锯齿状的问路,使用时容易产生光晕现象,导致观看到的放大图像的解析度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及放大装置,放大后的图像具有高质量的解析度、对比度和明亮度,观看放大图像时,还可手持掌上显示设备对其进行其他操作,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包括横向水平布置的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反射装置和第二反射装置,掌上显示设备纵向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使用时,第一反射装置相对掌上显示设备向内倾斜,且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

60度,第二反射装置于掌上显示设备另一侧向外倾斜,且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

45度,掌上显示设备的图像经第一反射装置反射至第二反射装置后被放大成像。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托架和设置在第一托架上的第一反射镜面,第一反射镜面包括平面反射镜或者曲面反射镜,第二反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托架和设置在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反射镜面,第二反射镜面包括凹面反射镜。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及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两者之和为100mm

220mm,所述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200

8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射装置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反射装置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掌上显示设备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包括磁吸式
接头或者卡槽嵌入式接头,磁吸式接头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磁铁模块和设置在掌上显示设备底部的金属件,所述磁铁模块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安装座和若干嵌入安装座且呈360度环状间隔排列的磁铁。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横板和设置在横板两端的两竖板,第一托架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二托架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两转轴与两竖板可转动连接,第一、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以限制第一、第二托架的旋转角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横板、通过伸缩杆与横板连接的移动部、分别设置在横板以及移动部端部的两竖板,所述第一托架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二托架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两转轴与两竖板可转动连接,第一、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以限制第一、第二托架的旋转角度。。
[0013]进一步的,放大装置还包括脚架,脚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底部,脚架下端具有可向下转动伸出的支撑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纵向水平延伸的游戏手柄,所述掌上显示设备可设置在游戏手柄上进行操控。
[0015]本技术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6]一种掌上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和固定设置在掌上显示放大装置上的掌上显示设备。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使用时,掌上显示设备横屏使用,第一反射装置相对掌上显示设备向内倾斜,阻隔环境光的干涉,且与掌上显示设备之间的夹角为30

60度,第二反射装置于掌上显示设备另一侧向外倾斜,且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

45度,掌上显示设备的图像经第一反射装置反射至第二反射装置后被放大成像,放大后的图像成像于第二反射装置后方位置并投向人眼视角,光路径布置为反射式,因第一反射装置已阻隔环境光,故使放大后图像的解析度、对比度、明亮度均与掌上显示设备的图像相当,从而大幅改善因观看掌上显示设备而产生的视觉疲劳;掌上显示设备纵向水平设置在支架上,人在观看放大图像的同时,可握住掌上显示设备的两端,以对掌上显示设备进行其他触控操作,大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19]2、图像的放大倍率是依透镜成像原理的关键参数决定,该关键参数包括光路径距离总长度和凹面反射镜曲率参数,在本技术中,光路径距离总长度指: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及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这二者相加计算之和,凹面反射镜曲率参数指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当光路径距离总长度为100

220mm、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200

800mm时,可达到掌上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图像的开口斜对角尺寸2

3倍的放大倍率,比如将原显示屏7寸的图像放大到14

21寸,完全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20]3、掌上显示设备通过快速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架上,方便使用。
[0021]4、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两转轴与两竖板可转动连接,在放大装置使用完成后,可将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相对支架折叠,既可保护第一、第二反射镜面,又便于收纳。
[0022]5、支架包括横板和通过伸缩杆与横板连接的移动部,第一、第二连接部则分别通
过两转轴与两竖板可转动连接,放大装置使用时,移动部通过伸缩杆远离横板移动,使第一、第二托架位于工作位置,使用完成后,将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相对支架折叠,再将伸缩杆收缩,使移动部靠近横板移动,以使第一、第二托架基本完全重叠,既能更好地保护第一、第二反射镜面,又使收纳后的体积更小。
[0023]6、放大装置还包括脚架,脚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底部,脚架下端具有可向下转动的支撑板,横屏使用时,通过调节支撑板,可使支架变为倾斜状态,以使用户在不同位置都能得到最佳的观看角度,另一方面,当需要从横屏使用掌上显示设备变为竖屏使用时,可90度转动脚架,再将支撑板向下转动合适角度,使支架变为倾斜状态,以便于用户能够看到掌上显示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水平布置的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反射装置和第二反射装置,掌上显示设备纵向水平设置在支架上,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的连线,使用时,第一反射装置相对掌上显示设备向内倾斜,且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

60度,第二反射装置于掌上显示设备另一侧向外倾斜,且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

45度,掌上显示设备的图像经第一反射装置反射至第二反射装置后被放大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托架和设置在第一托架上的第一反射镜面,第一反射镜面包括平面反射镜或者曲面反射镜,第二反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托架和设置在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反射镜面,第二反射镜面包括凹面反射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掌上显示设备的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及第一、第二反射装置的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两者之和为100mm

220mm,所述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200

8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装置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反射装置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掌上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掌上显示设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吕素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