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20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设有加工刀组件的加工杯组件、用于驱动加工刀组件转动的电机,电机包括绕组,加工杯组件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杯体底部的加热盘,加热盘下方设有发热管,电机设置于发热管的下方,发热管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将绕组与发热管隔开的隔热件。发热管与电机处于同一腔体内的前提下,通过在发热管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将绕组与发热管隔开的隔热件,该隔热件用于承担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避免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直接发散到绕组上,有效的降低绕组过热熔融的风险,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使用寿命。升电机的使用寿命。升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加工机作为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厨房用具深受用户喜爱。
[0003]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加工杯组件,加工杯组件和主机分别通过上、下耦合器耦合连接。其中,加工杯组件包括加工杯和设于加工杯下方的杯座。为了体现主机的超薄,提升用户体验感,许多研究者将电机设置在杯座内,电机的输出端能够与加工杯内的加工刀具传动连接。其中,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碳刷盒和换向器,定子组件包括定子绕组,转子组件包括绕组,碳刷盒和换向器设置在远离电机的输出端的位置,而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设置在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位置,导致电机整机结构呈现靠近输出端重量大、远离输出端重量小的特点,电机重心高,在运转过程中的抖动现象严重,导致整机稳定性差、振动大。
[0004]另外,由于加热组件设置于杯座内部,加热组件位于电机上方且两者处于同一空间内。这样电机的定子绕组和绕组就与加热组件非常接近,长此以往会导致定子绕组和绕组过热熔融而失效,严重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在发热管与电机处于同一腔体内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隔热部件以降低发热管对电机的绕组的过热损害,提升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设有加工刀组件的加工杯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刀组件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绕组,所述加工杯组件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所述杯体底部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下方设有发热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发热管的下方,所述发热管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将绕组与发热管隔开的隔热件。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碳刷盒、换向器以及被所述绕组缠绕的铁芯,所述碳刷盒和所述换向器相对于所述铁芯设置于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位置,所述隔热件包括所述碳刷盒。
[000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上支架,所述碳刷盒设置于所述上支架。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在设置所述碳刷盒和所述换向器处具有与所述加热盘相隔的隔热间隙。
[0010]优选的,所述隔热件为穿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并轴向覆盖所述绕组的板状结构,所述绕组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隔热件的垂直投影范围内。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被所述绕组缠绕的铁芯以及设置于所述铁芯靠近电机的
输出端的上支架,所述隔热件盖设于所述上支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电机包括设于上支架上的碳刷盒,所述隔热件围设所述碳刷盒以及电机的输出端形成阶梯型结构,所述隔热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碳刷盒的上端面贴合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隔热件从所述上支架处向电机的尾部延伸至侧向遮挡住位于电机的输出端一侧的绕组。
[0014]优选的,还包括围设所述加热盘的杯座,所述隔热件上设有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出的通孔,所述隔热件从所述通孔开始围设并延伸至所述杯座的边缘,以使所述隔热件沿轴向隔开所述发热管和所述绕组。
[0015]优选的,所述隔热件包裹住所述发热管,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发热管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6]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由于电机位于发热管下方,即发热管与电机处于同一腔体内的,且电机是驱动加工杯组件内的刀组件转动的,也就是说电机的输出端是靠近设置于发热管下方,以保证电机驱动的稳定性和电机的正常运转。但是,食品加工机工作的过程中,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会散发到绕组上,当绕组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将会导致绕组过热熔融而失效,严重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发热管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将绕组与发热管隔开的隔热件,该隔热件用于承担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避免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直接发散到绕组上,有效的降低绕组过热熔融的风险,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8]2.通过将碳刷盒和换向器设置在靠近输出端的位置,降低电机的输出端的重量,保证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加工刀具能够低负载地被电机带动,将重量较大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相对于碳刷盒和换向器设置在远离电机的输出端的位置,使得电机重心下移,从而提高电机安装在主机内的稳定性,在食品加工机的工作状态下,由于电机重心低,使得电机运转时的抖动现象降低,进而降低了振动传递现象。同时,将隔热件设置为碳刷盒,也就是说至少通过碳刷盒将发热管和绕组隔开,也可以通过碳刷盒和换向器共同将发热管和绕组隔开。碳刷盒和换向器是电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这样碳刷盒和换向器既能实现本身的功能,又能作为隔热件,降低发热管对绕组的影响,结构简单,降低电机成本。
[0019]3.食品加工机包括设置于所述铁芯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上支架,通过将碳刷盒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上支架一方面能够对碳刷进行固定,上支架形成碳刷的支撑结构,保证碳刷的可靠固定,并使碳刷与定子组件的装配更加紧凑,进而缩短电机的轴向高度;另一方面,可简化碳刷在电机的输出端的安装结构,降低了电机上部重量,使电机的输出端能够处于底载荷的工作状态。
[0020]4.电机在设置所述碳刷盒和所述换向器处具有与所述加热盘相隔的隔热间隙,隔热间隙的设置使得加热盘与电机的绕组之间的分隔距离进一步扩大,通过增大距离来降低加热盘向绕组传递的热量,使绕组保持温度的稳定,进而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转。并且,此隔热间隙的存在,还降低电机周围的热量,能够避免外部热量影响电机的散热效果。
[0021]5.通过设置隔热件为穿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并轴向覆盖所述绕组的板状结构,使得发热管温升的热辐射首先会散发到隔热件上。而隔热件轴向覆盖绕组且绕组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隔热件的垂直投影范围内,绕组与发热管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的部位,热辐射也难以通过隔热件再传输到绕组上,有效的实现了对绕组的隔热保护。
[0022]6.为了简化隔热件的固定结构,便于隔热件的安装,将所述隔热件盖设于所述上支架上。由此,发热管产生的热会首先散发到隔热件上,其次再传到上支架上,最后才有可能散发到绕组上,从而提升了对绕组的隔热保护。
[0023]7.通过将碳刷盒设于上支架上,隔热件围设碳刷盒以及电机的输出端形成阶梯型结构,一方面上支架实现对碳刷盒的固定、简化碳刷盒的安装结构,另一方面碳刷盒实现了对隔热件的轴向限位,起到对隔热件的轴向支撑。同时隔热件为阶梯型结构,隔热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碳刷盒的上端面贴合设,进一步贴合了上支架和碳刷盒的外缘,保证隔热件的稳定性。并且, 碳刷盒材料通常为电木,其本身具有隔热的效果,由此隔热件形成对发热管的热辐射的第一层阻隔,碳刷盒形成对热辐射的二次阻隔,进一步加强了对绕组的隔热保护。
[0024]8.除了沿电机的轴向,发热管对绕组的上端面有热影响外,也会对绕组的侧面也有热影响,尤其是位于电机的输出端且外露的绕组。为了防止发热管的热辐射对绕组侧部的热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设有加工刀组件的加工杯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刀组件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绕组,所述加工杯组件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所述杯体底部的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下方设有发热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发热管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绕组与所述发热管隔开的隔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碳刷盒、换向器以及被所述绕组缠绕的铁芯,所述碳刷盒和所述换向器相对于所述铁芯设置于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位置,所述隔热件包括所述碳刷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铁芯靠近电机的输出端的上支架,所述碳刷盒设置于所述上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在设置所述碳刷盒和所述换向器处具有与所述加热盘相隔的隔热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为穿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并轴向覆盖所述绕组的板状结构,所述绕组的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方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