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986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识别器盘体与前置连接套;识别器盘体正背两面均铰接有活动手柄,识别器盘体内侧嵌入设置有识别主机,识别主机右侧向识别器盘体外延伸有主机接口,主机接口输入端与识别主机输出端电性连接;前置连接套嵌接于识别器盘体左侧,前置连接套左侧开口设置有连接塞口,连接塞口中插接有三个镜头,镜头与连接塞口之间卡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内侧与连接塞口内壁间填充有垫圈;镜头内侧中部卡接有采集头,该种识别设备能结合外接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来通过其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采集机构,对通过物流标签信息进行识别采集,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是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
[0003]现有基于射频识别的标签信息采集方案,多通过人工手持RFID读写器的方式进行人工移动采集,人力因素及采集方式、效率的不确定性,限制了该标签识别采集方案的实用性,同时手持RFID读写器经过一系列采集识别流程时,数据的调取转存也为物流通过、标签识别工作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包括识别器盘体与前置连接套;
[0006]所述识别器盘体正背两面均铰接有活动手柄,所述识别器盘体内侧嵌入设置有识别主机,所述识别主机右侧向识别器盘体外延伸有主机接口,所述主机接口输入端与识别主机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7]所述前置连接套嵌接于识别器盘体左侧,所述前置连接套左侧开口设置有连接塞口,所述连接塞口中插接有三个镜头,所述镜头与连接塞口之间卡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内侧与连接塞口内壁间填充有垫圈;
[0008]所述镜头内侧中部卡接有采集头,所述采集头与识别主机之间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输出端与识别主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端子输入端与采集头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识别主机包括射频识别系统与蓝牙模块,所述识别主机通过蓝牙模块无线传输。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塞口为塑形连接圆口,所述连接塞口边缘与内侧壁呈锥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垫圈设置有若干圈,所述垫圈呈螺旋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为表面镀铝金属隔板,所述密封板前后两端与镜头连接处均经过绝缘处理。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采集头为射频读写器,所述采集头采集方式基于电磁波通信传感。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方案中的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该设备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
完成基本标签识别工作的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定点设置的方式,能通过将该设备固定设置于物流通道中,利用统一限制物流标签标高的方式,结合人工智能控制该识别设备的方式,自动对通过物流进行定点标签识别、信息采集,从而满足物流工作中信息的自动采集,减少人力与物流管理的投入,提高了该识别设备的实用性。
[0016]2.本方案中的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设备在采集识别结构中,通过密封板与垫圈的设置来封装该设备采集端口,在保证无线射频识别传输不受设备电路间电磁波影响的同时,其识别器的连接方式亦可拓展为利用前置连接套插接于物流中物料标签表面的接触式识别,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1

识别器盘体、2

前置连接套、3

连接塞口、4

活动手柄、5

主机接口、6

镜头、7

垫圈、8

密封板、9

采集头、10

识别主机、11

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2]结合图1

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包括识别器盘体1与前置连接套2;
[0023]识别器盘体1正背两面均铰接有活动手柄4,识别器盘体1内侧嵌入设置有识别主机10,识别主机10右侧向识别器盘体1外延伸有主机接口5,主机接口5输入端与识别主机10输出端电性连接,识别主机10包括射频识别系统与蓝牙模块,识别主机10通过蓝牙模块无线传输,识别主机10中射频识别系统基于无线射频技术,自采集头9采集标签的射频信号时,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射频信号,对应电波波长将激励识别主机10射频系统中的储存数据,具体储存数据通过主机接口5连接人工智能控制设备来实现标签数据库的共享,其中蓝牙模块可拓展该设备连接方式,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来转输识别主机10所采集标签信息数据;
[0024]前置连接套2嵌接于识别器盘体1左侧,前置连接套2左侧开口设置有连接塞口3,连接塞口3中插接有三个镜头6,镜头6与连接塞口3之间卡接有密封板8,密封板8内侧与连接塞口3内壁间填充有垫圈7,连接塞口3为塑形连接圆口,连接塞口3边缘与内侧壁呈锥面,垫圈7设置有若干圈,垫圈7呈螺旋分布,密封板8为表面镀铝金属隔板,密封板8前后两端与镜头6连接处均经过绝缘处理,在安装时,员工可将前置连接套2前端置于物流通道中,在限制物流标签高度后,与标签等高设置的前置连接套2,将在物流通过时,利用其连接塞口3中镜头6对标签进行识别采集,同时前置连接套2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将其固定于标签表面,其中密封板8保证设备内外封装密封性,避免进行射频识别时内部电路电波造成干扰;
[0025]镜头6内侧中部卡接有采集头9,采集头9与识别主机10之间设置有连接端子11,连接端子11输出端与识别主机10输入端电性连接,连接端子11输入端与采集头9输出端电性连接,采集头9为射频读写器,采集头9采集方式基于电磁波通信传感,具体在识别时,镜头6
中采集头9与物流标签表面接触,标签表面产生的无线电波信号将通过采集头9、连接端子11传输至识别主机10中,具体采集头9的控制由识别主机10外接人工智能设备来实现。
[0026]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采集标签识别设备,包括识别器盘体(1)与前置连接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盘体(1)正背两面均铰接有活动手柄(4),所述识别器盘体(1)内侧嵌入设置有识别主机(10),所述识别主机(10)右侧向识别器盘体(1)外延伸有主机接口(5),所述主机接口(5)输入端与识别主机(10)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前置连接套(2)嵌接于识别器盘体(1)左侧,所述前置连接套(2)左侧开口设置有连接塞口(3),所述连接塞口(3)中插接有三个镜头(6),所述镜头(6)与连接塞口(3)之间卡接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内侧与连接塞口(3)内壁间填充有垫圈(7);所述镜头(6)内侧中部卡接有采集头(9),所述采集头(9)与识别主机(10)之间设置有连接端子(11),所述连接端子(11)输出端与识别主机(10)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丕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容海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