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凡新专利>正文

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79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6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利工程管道端头的上座(1)、设置在上座(1)上并且放置在运输车辆上的下座(2)、设置在下座(2)上的固定螺杆(4)、设置在固定螺杆(4)与下座(2)之间的链条(5),通过上座(1),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进行支撑,通过下座(2),实现了对运输车辆进行对接,通过固定螺杆(4)和链条(5),实现了对运输车辆和水利工程管道进行绑扎固定,因此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效率。管道的运输效率。管道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固定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管道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水和输水部件,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把管道运输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因此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水利施工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中,还都是还都使用一个桥架对水利工程管道进行整体支撑,由于桥架需要满足水利工程管道的整体长度,从而增大了桥架的重量,影响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效率,
[0003]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5月26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专利号为202021764181.2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
[000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因此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利工程管道端头的上座、设置在上座上并且放置在运输车辆上的下座、设置在下座上的固定螺杆、设置在固定螺杆与下座之间的链条。
[0007]由于设计了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通过上座,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进行支撑,通过下座,实现了对运输车辆进行对接,通过固定螺杆和链条,实现了对运输车辆和水利工程管道进行绑扎固定,因此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效率。
[0008]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在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设置支撑固定的方式把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相互联接。
[0009]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进行架桥支撑的方式把上座和下座与固定螺杆和链条联接。
[0010]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堆放的水利工程管道进行端头绑扎支撑,减轻了运输固定座的重量。
[00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上座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吊环。
[0012]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上座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板簧。
[0013]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0014]本技术设计了,在下座上设置有上座,在上座上分别设置有吊环和板簧并且
在下座上设置有固定螺杆上,在固定螺杆与下座之间设置有链条。
[00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上座、下座、吊环、固定螺杆、链条和板簧,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6]本技术设计了,在上座的座部的侧面内壁上部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在座部的侧面下部设置有滑动孔体,容纳槽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板簧的上端头联接并且滑动孔体设置为与板簧的下端头联接,座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吊环联接并且座部的上端部设置为与下座嵌入式联接,座部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体,滑动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容纳槽体和滑动孔体分别设置为沿座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00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容纳连接,对水利工程管道进行堆积盛放。
[0018]本技术设计了,下座设置为包含有容纳部、第一支腿部和第二支腿部并且容纳部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一支腿部联接,容纳部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二支腿部联接并且在容纳部中设置有插装孔体,在第一支腿部中设置有第一通孔体并且在第二支腿部中设置有第二通孔体,在第一支腿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支腿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包容槽体并且在容纳部的上端端面侧部设置有螺纹孔体,在容纳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敞口孔体并且敞口孔体设置为与上座联接,螺纹孔体设置为与固定螺杆联接并且容纳部设置为矩形座状体,第一支腿部和第二支腿部分别设置为梯形块状体并且第一支腿部和第二支腿部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敞口孔体设置为矩形盲孔体并且插装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第一通孔体、第二通孔体和螺纹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包容槽体设置为矩形开口体。
[00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上座的托接和与运输车辆的卡接,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安全性能,设置相互连接的接口,保证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稳定性能。
[0020]本技术设计了,固定螺杆设置为包含有盘部、上柱部和下柱部并且盘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柱部联接,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柱部联接并且下柱部设置为与下座螺纹式联接,盘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链条接触式联接并且下柱部设置为与链条贯串式联接,盘部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上柱部设置为六边形杆状体,下柱部设置为螺纹杆。
[0021]本技术设计了,链条设置为捆绑链条并且链条的端头设置为与固定螺杆套装式联接。
[0022]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绑扎固定,实现了对上座与下座的再连接。
[0023]本技术设计了,吊环设置为P字形圈状体并且吊环设置为与上座联接。
[00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汽车起重机的吊钩连接,方便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装卸。
[0025]本技术设计了,板簧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上座联接并且板簧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上座贯串式联接,板簧设置为沿上座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002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缓冲支撑,提高了水利
工程管道运输稳定性能,防止对水利工程管道产生碰撞损坏。
[0027]本技术设计了,上座与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设置为按照端头支撑座的方式分布并且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与吊环设置为按照吊起接口的方式分布,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与板簧设置为按照缓冲支撑的方式分布,两个吊环设置在上座上,至少两个板簧设置在座部中,两个固定螺杆和一个链条设置为组成一组绑扎部件并且两组绑扎部件设置在下座上,下柱部设置为与螺纹孔体联接,敞口孔体设置为与座部联接。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是基础部件,也是本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吊环和板簧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技术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座部、容纳槽体、滑动孔体、容纳部、第一支腿部、第二支腿部、敞口孔体、插装孔体、第一通孔体、第二通孔体、包容槽体、螺纹孔体、盘部、上柱部和下柱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0029]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设置支撑固定的上座、下座、固定螺杆和链条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003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盛放水利工程管道端头的上座(1)、设置在上座(1)上并且放置在运输车辆上的下座(2)、设置在下座(2)上的固定螺杆(4)、设置在固定螺杆(4)与下座(2)之间的链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设置支撑固定的方式把上座(1)、下座(2)、固定螺杆(4)和链条(5)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水利工程管道的端头进行架桥支撑的方式把上座(1)和下座(2)与固定螺杆(4)和链条(5)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上座(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吊环(3),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上座(1)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板簧(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在下座(2)上设置有上座(1),在上座(1)上分别设置有吊环(3)和板簧(6)并且在下座(2)上设置有固定螺杆(4)上,在固定螺杆(4)与下座(2)之间设置有链条(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在上座(1)的座部(11)的侧面内壁上部设置有容纳槽体(12)并且在座部(11)的侧面下部设置有滑动孔体(13),容纳槽体(1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板簧(6)的上端头联接并且滑动孔体(13)设置为与板簧(6)的下端头联接,座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吊环(3)联接并且座部(11)的上端部设置为与下座(2)嵌入式联接,座部(11)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容纳槽体(12)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体,滑动孔体(1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容纳槽体(12)和滑动孔体(13)分别设置为沿座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运输固定座装置,其特征是:下座(2)设置为包含有容纳部(21)、第一支腿部(22)和第二支腿部(23)并且容纳部(21)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一支腿部(22)联接,容纳部(21)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二支腿部(23)联接并且在容纳部(21)中设置有插装孔体(25),在第一支腿部(22)中设置有第一通孔体(26)并且在第二支腿部(23)中设置有第二通孔体(27),在第一支腿部(22)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凡新
申请(专利权)人:林凡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