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活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65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活化罐,包括罐体、电机、曝气管和曝气部,罐体具有可拆卸的顶盖,电机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透过所述顶盖插入所述罐体内;曝气管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曝气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内部呈中空结构且连通所述曝气管,所述叶片具有曝气孔,曝气部用于给所述曝气管供气;控制部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曝气部。通过该菌种活化罐能够对培养环境进行精准控制、控温效果好,使得菌液活化均匀,且提高活化效率。且提高活化效率。且提高活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种活化罐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菌种活化罐。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种常作为固体形式进行保存,少数以液体形式存在,在保存状态下,微生物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取用微生物菌种使用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化手段以扩大培养,获得活力较大数量足够多的目标培养物。目前,一般的菌种活化罐仅配备简单的加热以及搅拌装置,不便于对于菌种最佳培养环境进行精准控制,对于温度、菌液浓度、pH等参数要求较高的菌种培养,其活化过程很难得到最高效的保证。
[000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精准控制、高效活化的菌种活化罐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菌种活化罐,便于对培养环境进行精准控制、控温效果好,实现菌液活化均匀且活化效率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活化罐,包括罐体、电机、曝气管和曝气部,罐体具有可拆卸的顶盖,电机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透过所述顶盖插入所述罐体内;曝气管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曝气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内部呈中空结构且连通所述曝气管,所述叶片具有曝气孔,曝气部用于给所述曝气管供气;控制部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曝气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菌种活化罐,包括罐体、电机、曝气管和曝气部,不但电机能够驱动曝气管转动,从而带动叶片搅拌,而且曝气部能够给曝气管供气,使得叶片通过曝气孔对罐体内液体进行曝气。因此,实现曝气的同时能进行搅拌,当目标培养物的活化条件需氧量较大时,通过控制部控制电机驱动搅拌的转速加快,还可控制曝气部增加曝气量。反之,当目标培养物的最佳培养条件中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小时,通过控制部控制电机驱动搅拌的转速降低,同时控制曝气部减少曝气量。在通过搅拌与曝气二者的互相独立又协同作用下,进而更好地进行精准控制;另一方面,叶片搅拌的同时又进行曝气,大大提高被活化菌液的均匀性,使活化效率大大提高。
[0007]较佳地,所述顶盖设有翻盖式的投菌口,用于加入菌种。
[0008]较佳地,菌种活化罐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计探头和控温层,所述温度计探头连接所述控制部,所述温度计探头用于监控所述罐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部,所述控温层位于所述罐体底部且具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0009]较佳地,菌种活化罐还包括若干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控温层。
[0010]较佳地,菌种活化罐还包括连接所述控制部的pH计探头,用于监控所述罐体内液体的pH值并反馈给所述控制部。
[0011]较佳地,所述罐体的侧壁设有至少2个阀门。
[0012]较佳地,所述罐体的底壁设有排污口。
[0013]较佳地,菌种活化罐还包括连接所述控制部的加料装置,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加料装置向所述罐体内添加物料。
[0014]较佳地,所述叶片与所述曝气管呈活动连接。
[0015]较佳地,所述叶片呈椭圆形。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有:
[0017](1)本申请的菌种活化罐实现搅拌的同时能进行曝气,实现菌液活化均匀且活化效率高;
[0018](2)本申请的菌种活化罐具有控温效果,对菌种活化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恒温控制,可操作性强,可控范围广;
[0019](3)本申请中叶片具有曝气孔,且叶片与曝气管呈活动连接,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均可以通过180
°
旋转,实现活化过程中调节曝气强度及范围的需求,使活化效率大大提高;
[0020](4)本申请具有单独的加料装置,根据控制部的控制可分别进行水分、营养液、酸碱溶液的添加,操作方便,结果精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菌种活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菌种活化罐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菌种活化罐100,罐体10,顶盖11,阀门13,排污口15,投菌口17,电机20,曝气管30,叶片40,曝气孔41,出气口50,控制部60,温度计探头71,控温层73,冷却水入口731,冷却水出口733,支架80,加料装置90,pH计探头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6]请参考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活化罐100,包括罐体10、电机 20、曝气管30和曝气部(图未示)。罐体10具有可拆卸的顶盖11,方便打开顶盖11将营养液加入至罐体10。电机20安装在顶盖11上,电机20的输出轴透过顶盖11插入罐体10内,曝气管30与输出轴相连,即电机20可驱动曝气管30转动。曝气管30上间隔设有若干叶片40,叶片40内部呈中空结构且连通曝气管30,叶片40具有曝气孔41(请参考图2),曝气部用于给曝气管30供气;控制部60连接电机20和曝气部,即控制部60不仅可控制电机20工作,又可控制曝气部工作,控制部同时启动电机20和曝气部,电机20带动曝气管30转动,连动带动叶片40搅拌,同时曝气部将气体通过曝气管30输送至叶片 40,再通过曝气孔41给培养液进行曝气,不仅菌液活化均匀且活化效率高。
[0027]请继续参考图1,罐体10呈圆柱形,但不以此为限。罐体10的顶部设有顶盖11,顶盖11设有翻盖式的投菌口17,翻盖式投菌口17便于加入菌种。具体地,在顶盖11的一侧设有投菌口17,另一侧可用于安装电机20,优选地,电机20安装在顶盖11的中部。优选地,控制部60
和曝气部安装在顶盖11上,控制部60能够控制电机20和曝气部工作,使得结构紧凑。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顶盖11上还设有出气口50,以用于排气。进一步,罐体10的底壁设有排污口15,用以排去部分固体污泥。更进一步,罐体10的侧壁设有至少2个阀门13,可作为菌液出液口和采样口,借助多个阀门13可选取不同位置的样品,从而精确掌握培养物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罐体10的侧壁设有3个阀门13,其位置分别处于罐体10的侧壁的上部、中部及下部,但不以此为限。
[0028]请继续参考图1,菌种活化罐100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计探头71和控温层73,温度计探头71连接控制部60,温度计探头71用于监控罐体10内液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控制部60,控温层73位于罐体10底部且具有冷却水入口731和冷却水出口733,冷却水入口731和冷却水出口733外接高低温循环器,对菌种活化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恒温控制。即温度计探头71、控制部60及控温层73能够对培养液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恒温控制。进一步,菌种活化罐100还包括连接控制部60的pH计探头110,用于监控罐体10内液体的 pH值并反馈给控制部60,通过温度计探头71和pH计探头110,能够进行较好的参数控制,便于精准控制。更进一步,为了支撑控温层73,在控温层73底部还设有若干支架8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种活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具有可拆卸的顶盖;安装在所述顶盖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透过所述顶盖插入所述罐体内;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内部呈中空结构且连通所述曝气管,所述叶片具有曝气孔,曝气部,用于给所述曝气管供气;控制部,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曝气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活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翻盖式的投菌口,用于加入菌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活化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计探头和控温层,所述温度计探头连接所述控制部,所述温度计探头用于监控所述罐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部,所述控温层位于所述罐体底部且具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芳马梓宜张保安杨秋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