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45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包括底座和固定通道,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钩环和第二钩环,所述第一钩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塔架,所述第一塔架的顶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第二塔架,且第二塔架的顶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第三塔架,所述固定通道贯穿固定在第一塔架、第二塔架和第三塔架上,且第一塔架上固定通道的右侧和第三塔架上固定通道的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塔架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且套筒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钩环。该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完成第一塔架、第二塔架和第三塔架的组装操作之后可利用拉绳将第三钩环与第一钩环或者第二钩环连接在一起,方便起到加强稳定的作用,使该装置的抗风能力更佳。抗风能力更佳。抗风能力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塔吊相关
,具体为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简称“标准节”),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
[0003]现有的塔吊结构不够稳定,在完成组装操作之后难以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固处理,该装置的抗风能力不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塔吊结构不够稳定,在完成组装操作之后难以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固处理,该装置的抗风能力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包括底座和固定通道,
[0006]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钩环和第二钩环,且第一钩环位于第二钩环的内侧,所述第一钩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塔架,且第一塔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塔架的顶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第二塔架,且第二塔架的顶部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第三塔架;
[0007]所述固定通道贯穿固定在第一塔架、第二塔架和第三塔架上,且第一塔架上固定通道的右侧和第三塔架上固定通道的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同时第三塔架的顶部固定有吊臂,所述第二塔架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且套筒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钩环,同时最顶部第二塔架外侧套筒上的第三钩环通过拉绳与第二钩环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钩环和第二钩环均周向均匀分布在底座上。
[0009]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二塔架的上下两侧以及第一塔架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通道的左内壁上固定有梯架,且梯架等距离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钩环周向均匀分布在套筒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
[0013](1)将底座放置在所需地点之后可利用紧固件将第一塔架固定在底座上,利用外部起重设备将第二塔架搭放在第一塔架的顶部之后可利用紧固件将第二塔架与第一塔架固定在一起,之后可根据具体需求向上组装对应个数的第二塔架,最后可利用紧固件将第三塔架固定在最顶部的第二塔架上,方便完成组装操作;
[0014](2)完成第一塔架、第二塔架和第三塔架的组装操作之后可利用拉绳将第三钩环与第一钩环或者第二钩环连接在一起,方便起到加强稳定的作用,使该装置的抗风能力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第一钩环,3、第二钩环,4、第一塔架,5、第二塔架,6、第三塔架,7、紧固件,8、固定通道,9、梯架,10、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吊臂,13、套筒,14、第三钩环,15、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根据图1和图2所示,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钩环2和第二钩环3,且第一钩环2位于第二钩环3的内侧,第一钩环2和第二钩环3均周向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完成第一塔架4、第二塔架5和第三塔架6的组装操作之后可利用拉绳15将第三钩环14与第一钩环2或者第二钩环3连接在一起,方便加强该装置结构的稳定性,若该装置整体高度较低,则将拉绳15的底部与第一钩环2连接在一起,若该装置整体高度较高,则将拉绳15的底部与第二钩环3连接在一起。
[0022]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钩环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塔架4,且第一塔架4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塔架4的顶部通过紧固件7固定有第二塔架5,且第二塔架5的顶部通过紧固件7固定有第三塔架6,紧固件7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二塔架5的上下两侧以及第一塔架4的底部,利用紧固件7可将第一塔架4、第二塔架5和第三塔架6固定在一起,方便组装。
[0023]根据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通道8贯穿固定在第一塔架4、第二塔架5和第三塔架6上,且第一塔架4上固定通道8的右侧和第三塔架6上固定通道8的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同时第三塔架6的顶部固定有吊臂12,固定通道8的左内壁上固定有梯架9,且梯架9等距离分布,完成该装置的组装稳定操作之后,施工人员可脚踩梯架9并顺着固定通道8爬上吊臂12上的控制室进行操作,方便控制整个装置的运作,第二塔架5的外侧固定有套筒13,且套筒13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三钩环14,同时最顶部第二塔架5外侧套筒13上的第三钩环14通过拉绳15与第二钩环3相连接,第三钩环14周向均匀分布在套筒13上,每个第三钩环14与对应的第一钩环2或者第二钩环3之间均连接有拉绳15,同时使用四根拉绳15可使该装置更加平稳。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时,首先将底座1放置在所需地点,再利用紧固件7将第一塔架4固定在底座1上,利用外部起重设备将第二塔架5搭放在第一塔架4的顶部之后再利用紧固件7将第二塔架5与第一塔架4固定在一起,同时可根据具体需求继续向上组装对应个数的第二塔架5,接着利用紧固件7将第三塔架6固定在最顶部的第二塔架5上,随后利用拉绳15将第三钩环14与第一钩环2或者第二钩环3连接在一起,若该装置整体高度较低,则将拉绳15的底部与第一钩环2连接在一起,若该装置整体高度较高,则将拉
绳15的底部与第二钩环3连接在一起,方便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最后施工人员可脚踩梯架9并顺着固定通道8爬上吊臂12上的控制室进行操作来控制整个装置的运作,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5]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
[00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能力好的塔吊结构,包括底座(1)和固定通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钩环(2)和第二钩环(3),且第一钩环(2)位于第二钩环(3)的内侧,所述第一钩环(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塔架(4),且第一塔架(4)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塔架(4)的顶部通过紧固件(7)固定有第二塔架(5),且第二塔架(5)的顶部通过紧固件(7)固定有第三塔架(6);所述固定通道(8)贯穿固定在第一塔架(4)、第二塔架(5)和第三塔架(6)上,且第一塔架(4)上固定通道(8)的右侧和第三塔架(6)上固定通道(8)的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同时第三塔架(6)的顶部固定有吊臂(12),所述第二塔架(5)的外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还国斌陈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