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基专利>正文

印刷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27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涉及印刷在电路板上用于辐射电磁信号的天线。所述折叠单极天线分别以相同或不同的几何构形设置于介质材料的两面。介质材料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设置于介质材料每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卷曲而成;天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介质材料两边天线的电连接件于天线后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即可大大缩小印刷在电路板上天线的面积,又可获得良好天线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在电路板上用于辐射电磁信号的天线,特别涉及印刷在电路板上用于辐射电磁信号并具有不同几何构形的天线。
技术介绍
印刷在电路板上用于辐射电磁信号的天线用途极广,如移动通讯设备、便携式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天线有很多不同的结构,其中一种最基本的结构是折叠单极天线,如图(1)。基于折叠单极天线的设计原理,人们为了更小型化的要求开发出很多不同类型折叠单极天线的设计方法。设计类型例如作弓型扭曲设计的弓型折叠单极天线。如图2a。但此种天线有辐射电流近距离对流而抵消的问题如图2b,导致增益大大降低,频宽也很窄。另一种如倒F天线设计如图3类型或PIFA,如专利号02207644.1,名称为“改进型印刷式倒F天线”,这类天线也是基于折叠天线的原理去设计的,但由于会产生另一条很短的路径连接于输入口和短路针,因此会令电流有所流失,增益也会大大降低且频宽也窄。所以这些设计方法,在达到小型化要求以后,天线的增益会降低很多且频宽也会变窄很多。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形缩小天线方法,除了适应了折叠单极天线小型化的需求外,增益也不会因缩小形态而降低很多,频宽也不会变窄很多,从而达到增益良好、宽频良好和小型化的最佳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即可大大缩小印刷在电路板上天线的面积,又可获得良好天线增益的印刷在介质材料上的折叠天线。本专利技术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包括介质材料及设于其上的天线,所述折叠单极天线分别以相同或不同的几何构形设置于介质材料的两面。介质材料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设置于介质材料每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顺一个方向左旋或右旋卷曲而成;天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介质材料两边天线的电连接件于天线远离输入口的后半部或其末端。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设于介质材料每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的小于180度折角或直角卷曲而成。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设置于介质材料每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的曲弧卷曲而成。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设置于介质材料两面天线的几何结构,为介质材料两面天线相互间隔错开,相互之间用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介质材料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介质材料每边基本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卷曲而成的天线的几何构形,可原为一条印刷在一层介质材料的传导线,或为一印刷在两层或以上介质材料的弓形传导线。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材料两边天线的电连接件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设于新型单级折叠天线远离输入口的后半部或其末端。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介质材料每边的天线其线宽可为一致或不一致,其两边的天线线宽可为相同或不相同,以及其两边天线形态可为一致或不一致。但两边天线的几何构形基本顺同一左旋或右旋方向卷曲而成。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折叠天线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或片块为旁支,旁支可以连接于天线其中一边或一边以上的任何部分,或排列于天线任何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任何位置。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所述设置于介质材料每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由一个或一个以上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的,小于180度的折角卷曲或曲弧卷曲或直角卷曲或其结合卷曲而成。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所述设在介质材料两边的新型单极折叠天线,有另一个或一个以上新型单极折叠天线,设置于共同或不共同的介质层,放置位置可为并排放置而成,或顺一个方向一起卷曲而成;所述天线尺寸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所述的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单极折叠天线其介质材料的一面或两面可以再加设有将新型折叠单级天线覆盖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介质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进步在于既大大缩小了印刷在电路板上天线的面积,适应了小型化折叠单极天线小型化的需求,损耗减至最少,从而达到增益良好、宽频良好和小型化的最佳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折叠单极天线原理的示意图;图2a为现有弓形折叠单极天线的示意图;图2b为现有弓形折叠单极天线的单面电流走向示意图;图3为现有倒F天线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的电流走向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半圈)原理的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两圈)原理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实施例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图5a实施例中的天线频宽反应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图5a实施例中的天线史密夫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有一个电连接件的由顺一个方向的以直角卷曲而成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以直角卷曲1卷而成的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以直角卷曲2卷而成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小于90度的折角卷曲而成的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小于180度的折角卷曲而成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弧度卷曲而成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小于180度的折角和圆弧卷曲而成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直角和圆弧卷曲而成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顺一个方向的小于180度的折角,直角及圆弧卷曲而成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一面的几何构形由两个顺一个方向的以一个以上由直角组成的小几何构形组成的示意图;图1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于介质材料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两面的天线为一几何结构相互间隔错开于介质材料两层介质层之间,相互之间用电连接件连接,形态类似弓形结构,以顺一个方向直角卷曲成构形结构,及有一电连接件设于构形折叠单极天线后半部连接两面几何结构天线示意图。留意两面天线它们是设计于不同层介质材料层的;图1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14a新型折叠单极天线以上视图方式显示其中一面的相互间隔错开的几何结构天线如何以角卷曲成构形结构示意图;图14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14a新型折叠单极天线由上向下看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于介质材料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两面的天线为一几何结构相互间隔错开于介质材料两层介质层之间,相互之间用电连接件连接,形态类似弓形结构,以顺一个方向直角卷曲成构形结构,及有一电连接件设于构形折叠单极天线后半部连接两面几何结构天线示意图。留意两面天线它们其中一些部分是设计成共用同一层介质材料层的;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有二个电连接件的由顺一个方向的以直角卷曲而成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折叠单极天线每面的天线构形线宽为不一致的示意图;图1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其两面的天线构形上面天线线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介质材料上的新型折叠单极天线,包括介质材料及设于其上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折叠天线分别设置于介质材料的两面,设置于介质材料两面的天线的几何构形顺一个左旋或右旋方向卷曲而成;天线后半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连接介质材料两面天线的电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基周雍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基周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