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21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包括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反应板本体,于反应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反应区,反应区沿反应板本体的上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形成槽体,对应反应区底部的反应板本体上设凹槽,凹槽沿反应板本体的下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反应区设置的反应板本体,每个反应区均为设于反应板本体上的槽体,可同时对多组样品进行检测,凹陷的槽体可保证反应板本体在摇摆时避免反应液溢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替代纸片进行检测,不仅可重复使用,还能保证检测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检测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梅毒抗体凝集反应、细菌菌种鉴定、血型鉴定等免疫凝血检测时,现有专用的检测试剂盒除提供相应的反应试剂外,还会提供一张纸片,如图1所示,纸片上预先标注有带标号的圆圈,检测时,在对应圆圈内加入不同病人的样本与反应试剂进行反应。实际操作时,需要将加入反应液的纸片放在摇摆平台上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根据试剂说明书要求的反应时间判定检测结果,在摇摆时,经常出现纸片上不同圆圈内的反应液交叉污染的情况,使得检测结果无效,还需重新进行检测,造成现有检测效率的降低。
[0003]公开号为CN10546692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基于凝血酶与显色基质相互作用的抗凝血酶Ⅲ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其中使用的显色卡上设有比色参考带和反应池,反应池采用梯形结构设计,用于将样本血浆和反应试剂、酶等加入其梯形结构内进行反应,但该试剂盒中的反应池却无法同时对多个样品同时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采用多反应区设置的反应板本体,每个反应区均为设于反应板本体上的槽体,可同时对多组样品进行检测,凹陷的槽体可保证反应板本体在摇摆时避免反应液溢出而造成的交叉污染,替代纸片进行检测,不仅可重复使用,还能保证检测效率。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包括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反应板本体,于反应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反应区,反应区沿反应板本体的上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形成槽体,对应反应区底部的反应板本体上设凹槽,凹槽沿反应板本体的下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
[0006]所述反应区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反应板本体上。
[0007]所述反应区和凹槽的内径相等,均为1.8~2.2cm。
[0008]所述反应区的深度为3.5~4.5mm。
[0009]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2mm。
[0010]所述反应板本体的厚度为6~8mm。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反应板本体上设置若干反应区,反应区为凹陷于反应板本体上的槽体,使用时,反应液加入槽体内,可避免反应板在摇晃时反应液从反应区溢出,造成不同反应区内反应液的交叉污染。
[0013](2)本技术采用透明材料制得反应板本体,更有利于反应结果的观察与显色,实际制作时,可采用不参与反应的透明性树脂,如PMMA、PC、ABS、PP、PA、MBS等材料。
[0014](3)本技术可重复多次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为进一步的提高观察效果,在对
应反应区的反应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凹陷空间可避免反应区底部的透明部位不被擦花,即使在重复多次使用后,仍能为反应结果提供便利的观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试剂盒中的纸片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单个反应区的剖视图。
[0018]其中,1—反应板本体,2—反应区,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主要用于梅毒抗体凝集反应、细菌菌种鉴定、血型鉴定等免疫凝血检测时使用,且可重复多次使用。
[0022]如图2结构所示,该免疫凝血反应板包括反应板本体1以及设于反应板本体1上的若干反应区2和凹槽3。其中,反应板本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具体可采用不参与反应的透明性树脂,如PMMA、PC、ABS、PP、PA、MBS等透明性材料。反应区2均匀分布于反应板本体1上,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矩形阵列的分布方式,可方便操作者有序对反应液进行添加或检测。
[0023]为避免摇摆过程中出现不同反应区2内液体的交叉污染,本实施例将反应区2设置为槽体结构,如图3所示,反应区2沿反应板本体1的上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形成槽体。操作时,将待测样品、反应试剂等加入到反应区2的槽体后,再将反应板本体1放置在摇摆平台上充分混合均匀,可有效避免各反应区2内的液体交叉污染,继而影响检测效果和效率。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反应板本体1为透明材料,可便于反应结果的观察与显色,但在反应板本体1的重复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反应区2底部被擦花而影响观察效果,在对应反应区2底部的反应板本体1上还设置有凹槽3,如图3所示,凹槽3沿反应板本体1的下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
[0024]实施例2:
[0025]采用实施例1所述结构,进一步的,反应板本体1采用透明性材料PMMA制作而成,反应板本体1厚度设置为6mm,反应板本体1上反应区2呈矩形阵列分布:4
×
8,反应区2和凹槽3的内径相等,均为1.8cm,反应区2的深度为3.5mm,凹槽3的深度为1.5mm。
[0026]实施例3:
[0027]采用实施例1所述结构,进一步的,反应板本体1采用透明性材料PC制作而成,反应板本体1厚度设置为8mm,反应板本体1上反应区2呈矩形阵列分布:4
×
8,反应区2和凹槽3的内径相等,均为2.2cm,反应区2的深度为4.5mm,凹槽3的深度为2mm。
[0028]实施例4:
[0029]采用实施例1所述结构,进一步的,反应板本体1采用透明性材料ABS制作而成,反应板本体1厚度设置为7mm,反应板本体1上反应区2呈矩形阵列分布:4
×
8,反应区2和凹槽3的内径相等,均为2.0cm,反应区2的深度为4.0mm,凹槽3的深度为2.0mm。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反应板本体(1),于反应板本体(1)上设有若干反应区(2),反应区(2)沿反应板本体(1)的上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形成槽体,对应反应区(2)底部的反应板本体(1)上设凹槽(3),凹槽(3)沿反应板本体(1)的下表面向反应本体内部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2)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反应板本体(1)上。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刚易元杰杨洁廖平陈中元叶彬彬舒美林戴红英邓敏杨梅肖敏吴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岳池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