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9174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单元和存放罐,存储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放单元,存储单元包括罐装模块和池装模块,罐装模块和池装模块通过管道与处理单元合并连接,排放单元包括厌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和沉淀模块,且厌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和沉淀模块内部均包含有反应箱、泵机、污泥泵、透水板和水位传感器,排放单元包括运输模块和桶装模块,且沉淀模块分别与运输模块和桶装模块管道对接,罐装模块为存放罐,池装模块为存放池。该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能有效减少繁杂的工序流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环保排放
,具体为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含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2014年前)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等。目前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含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因此,经济有效的控制高浓度污染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0003]现有的排放处理系统,由于工艺较为复杂,导致净化处理的成本较高,且过于繁杂的流程,容易造成部分含氮废水的泄漏,无法被察觉,从而,导致工业厂区遭受污染。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单元和存放罐,所述存储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放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罐装模块和池装模块,所述罐装模块和池装模块通过管道与处理单元合并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厌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和沉淀模块,且所述厌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和沉淀模块内部均包含有反应箱、泵机、污泥泵、透水板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排放单元包括运输模块和桶装模块,且所述沉淀模块分别与运输模块和桶装模块管道对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装模块为存放罐,所述池装模块为存放池,所述存放罐与存放池均连接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一端与反应箱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模块内部均包含有排水管和排泥管,所述排水管和排泥管均与沉淀模块中的反应箱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泵机固定连接,所述排泥管与污泥泵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箱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若干螺栓,所述反应箱通过螺栓连接有一对固定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箱内部一侧焊接透水板,所述透水板顶端一侧安装泵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箱内部底端安装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与泵机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安装有电磁阀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箱内壁一侧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门电性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罐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顶端连接有进料斗。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通过存储单元将含氮废水快速的排入到处理单元中,再经过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和沉淀模块的逐步加工处理含氮废水,使得含氮废水得到有效地净化,通过反应箱中的泵机、污泥泵,使得含氮废水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递进式处理,同时,利用排放单元中的运输模块和桶装模块,使得处理之后的含氮废水进行双向处理,通过这样分步处理,使得该排放处理系统更加便捷,通过运输模块的搬运作用,使得处理之后的含氮废水到达指定区域进行外排,通过桶装模块的储存,使得处理之后的含氮废水留下样本,为环境保护增添一份保障,利用这样的紧密机构,使得该排放处理系统避免了泄漏情况的发生;
[0015]2、该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通过三通控制阀的调节,使得存放罐与存放池排放含氮废水到反应箱得到控制,再通过排水管和排泥管的分别排放,使得处理之后的废渣与废水进行区分排放,同时,通过固定板的夹固作用,使得反应箱在进行净化处理的时候,保持稳定,通过利用电磁阀门的控制效果,使得各个反应箱实现独立的密封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能有效减少繁杂的工序流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局部框架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中:1、存储单元;101、罐装模块;102、池装模块;2、处理单元;201、厌氧模块;202、缺氧模块;203、好氧模块;204、沉淀模块;3、排放单元;301、运输模块;302、桶装模块;4、进料斗;5、存放罐;6、存放池;7、三通控制阀;8、固定板;9、螺栓;10、反应箱;11、排水管;12、排泥管;13、泵机;14、污泥泵;15、透水板;16、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单元1和存放罐5,存储单元1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单元2,处理单元2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放单元3,存储单元1包括罐装模块101和池装模块102,罐装模块101和池装模块102通过管道与处理单元2合并连接,处理单元2包括厌氧模块201、缺氧模块202、好氧模块203和沉淀模块204,且厌氧模块201、缺氧模块202、好氧模块203和沉淀模块204内部均包含有反应箱10、泵机13、污泥泵14、透水板15和水位传感器16,排放单元3包括运输模块301和桶装模块302,且沉淀模块204分别与运输模块301和桶装模块302管道对接。
[0024]其中,罐装模块101为存放罐5,池装模块102为存放池6,存放罐5与存放池6均连接有三通控制阀7,三通控制阀7一端与反应箱10固定连接,通过三通控制阀7的调节,使得存放罐5与存放池6排放含氮废水到反应箱10得到控制。
[0025]其中,沉淀模块204内部均包含有排水管11和排泥管12,排水管11和排泥管12均与沉淀模块204中的反应箱10固定连接,排水管11与泵机13固定连接,排泥管12与污泥泵14固定连接,通过排水管11和排泥管12的分别排放,使得处理之后的废渣与废水进行区分排放。
[0026]其中,反应箱10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若干螺栓9,反应箱10通过螺栓9连接有一对固定板8,通过固定板8的夹固作用,使得反应箱10在进行净化处理的时候,保持稳定。
[0027]其中,反应箱10内部一侧焊接透水板15,透水板15顶端一侧安装泵机13,通过透水板15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单元(1)和存放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1)通过管道连接有处理单元(2),所述处理单元(2)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放单元(3),所述存储单元(1)包括罐装模块(101)和池装模块(102),所述罐装模块(101)和池装模块(102)通过管道与处理单元(2)合并连接,所述处理单元(2)包括厌氧模块(201)、缺氧模块(202)、好氧模块(203)和沉淀模块(204),且所述厌氧模块(201)、缺氧模块(202)、好氧模块(203)和沉淀模块(204)内部均包含有反应箱(10)、泵机(13)、污泥泵(14)、透水板(15)和水位传感器(16),所述排放单元(3)包括运输模块(301)和桶装模块(302),且所述沉淀模块(204)分别与运输模块(301)和桶装模块(302)管道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装模块(101)为存放罐(5),所述池装模块(102)为存放池(6),所述存放罐(5)与存放池(6)均连接有三通控制阀(7),所述三通控制阀(7)一端与反应箱(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氮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模块(20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孟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彬鹏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