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91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00
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落水情况的落水检测模块、用于开启天窗的电机、呈环形的气囊、用于为所述气囊点火的点火器,及对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所述落水检测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相连,当所述气囊未点火时,所述气囊位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所述天窗的周边。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能够在车辆落水后较好地对车内乘员进行救援,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是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车辆落水事件时有发生,而车辆落水后电路会断电,车窗和天窗无法打开,车门由于水压作用也很难打开;同时,车辆从落水到完全淹没时间很短(约2~3分钟),乘员很难通过自救获得生还,致使此类事故死亡率极高。
[0003]为了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现有的车辆上一般会配备一些自救装置,如破窗锤等,以便于车内人员能够破坏车窗,然后从车窗内逃出,但是,在打破车窗后,车内人员在时间短暂、情况紧急的条件下很难钻出车窗,无法起到很好的救援效果。
[0004]在另一些方案中,会在车辆的底部设置彻底气囊,但是由于车辆的重量较重,乘用车一般在1.5吨~2吨左右,再加上乘员重量,总质量会超过2吨,附加的气囊无法承受车辆的重量,车辆依旧会入水;如果水的深度较深,由于车辆质量分布的不均匀(车头远重于车身),车辆会翻入水里,人员更难自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车辆,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能够在车辆落水后较好地对车内乘员进行救援,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落水情况的落水检测模块、用于开启天窗的电机、呈环形的气囊、用于为所述气囊点火的点火器,及对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所述落水检测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相连,当所述气囊未点火时,所述气囊位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所述天窗的周边。
[0007]进一步地,所述落水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碰撞传感器及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处于水中的水压传感器,当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述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且所述水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位于水中时,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所述电机打开天窗,且启动所述点火器为所述气囊充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均与车辆的主电源电性相连,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副电池包,所述副电池包与所述车辆主电源、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均电性相连,所述副电池包用于在所述车辆主电源断电时,为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供电。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上还设置有用于手动控制的电机开关及点火器开关。
[0010]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器与所述副电池包之间通过插接头相连。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车辆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环设于所述天窗的周边,
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在所述容置槽上还设置有密封盖,在所述气囊未点火时,所述密封盖将所述气囊密封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为装饰条。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车顶天窗的前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副电池包,所述副电池包与所述车辆主电源、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均电性相连,所述副电池包用于在所述车辆主电源断电时,为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供电,所述副电池包位于车顶天窗的后部。
[0016]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当落水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落水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启动,继而开启天窗;并控制点火器点火,为气囊充气。车辆内部的人员可以在钻出天窗后,抱住气囊,以便能够浮于水面上,继而能够防止落水事故的发生。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气囊是设置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天窗的周边,气囊在充气时不会受到车辆其它零部件的干扰,利于气囊的充分开启,且不会在车内乘员钻出天窗时对车内乘员造成阻碍,能够更有利于车内乘员的逃生。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系统框图。
[0019]图2所示为图1中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气囊与车身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所示为图1中气囊、容置槽及密封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所示为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各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5所示为气囊点火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所示为车内乘员从车辆内钻出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及具有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车辆,该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能够在车辆落水后较好地对车内乘员进行救援,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0026]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所示为图1中车辆落水救援系统的气囊与车身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气囊、容置槽及密封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各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所示为气囊点火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车内乘员从车辆内钻出后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落水情况的落水检测模块10、用于对天窗71开启的电机20、呈环形的气囊30、用于为气囊30点火的点火器40,及对电机20及点火器40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50。落水检测模块10、电机20及点火器40均与控制模块50电性相连。当气囊30未点火时,气囊30位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天窗71周边。
[0027]在本实施例中,当落水检测模块10检测到车辆落水后,控制模块50控制电机20启
动,继而开启天窗71;并控制点火器40点火,为气囊30充气。车辆内部的人员可以在钻出天窗71后,抱住气囊30,以便能够浮于水面上,继而能够防止落水事故的发生。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0是设置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天窗71的周边,气囊30在充气时不会受到车辆其它零部件的干扰,利于气囊30的充分开启,且不会在车内乘员钻出天窗71时对车内乘员造成阻碍,能够更有利于车内乘员的逃生。
[00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落水检测模块10包括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碰撞传感器11以及检测车辆是否处于水中的水压传感器12,当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碰撞传感器11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且水压传感器12同时检测到车辆处于水中时,则判断车辆发生落水事故,控制模块50会自动启动电机20打开天窗71,并同时启动点火器40,为气囊30充气。通过两个传感器的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对车辆的落水事故进行判断,防止误判现象发生。
[002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电机20及点火器40均与车辆主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车辆落水情况的落水检测模块、用于开启天窗的电机、呈环形的气囊、用于为所述气囊点火的点火器,及对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所述落水检测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相连,当所述气囊未点火时,所述气囊位于车顶的外部,并环设于所述天窗的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碰撞传感器及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处于水中的水压传感器,当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述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且所述水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位于水中时,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所述电机打开天窗,且启动所述点火器为所述气囊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均与车辆的主电源电性相连,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副电池包,所述副电池包与所述车辆主电源、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及所述点火器均电性相连,所述副电池包用于在所述车辆主电源断电时,为所述车辆落水救援系统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印石思军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