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901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控MCU、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PWM控制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接地检测模块、进线检测模块、射频模块、时钟、两路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与能源问题愈加严峻,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汽车产业一直是一个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大突破口。
[0003]充电桩的种类有很多,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按照安装地点可以分为公共和专用;按照充电方式可分为直流、交流和交直流一体。
[000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交流充电桩在满足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都不具有按照使用场景进行功率调节的功能。如果按照出厂设置的单一功率,现场使用将出现功率不匹配导致充电异常甚至无法充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功率可调节型,可以通过APP以及小程序对设备进行功率调节,以满足现有工作环境以及充电需求;具有防漏电、防过流、防过压以及接地检测和输出短路检测,除此之外还内配急停装置,并且在充电引导界面存在非常显眼的指示灯和三色呼吸灯,用于告警提示,全方面保护人体和设备安全。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控MCU、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PWM控制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接地检测模块、进线检测模块、射频模块、时钟、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计量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控MCU1分别连接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PWM控制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接地检测模块、进线检测模块、射频模块、时钟、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和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连接电压电流信号。
[0008]进一步地,所述PWM控制模块通过改变PWM占空比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输出功率,默认占空比为53.3%。
[0009]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通过互感器检测LN进线矢量和是否为0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为保证检测精度,漏电流检测模块设有一个运算放大电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接地检测模块通过检测LN对PE是否存在电压差值,正常状态下,检测电路输出高低电平给主控MCU,LN两路输出电平为一高一低,当两路状态一致时则说明设备未接保护地,当输出电平状态与所设置相反则说明LN反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检测模块通过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电流,通过后端采用形成电压信号给主控MCU,所设定范围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80%

120%。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控MCU还连接有过流保护电路、接地连续性故障报警电路以及输
出短路保护电路;读取各电路状态,并在引导面板上进行告警提示。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过流保护电路通过互感器将大电流信号转换成小电流信号,通过采样变为电压信号并提供给主控MCU,设定电流最大为40A,同样可以通过修改PWM占空比可随时调整额定输出电流。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交流电压输入采用220V/50Hz,12V给功率继电器线圈和LED供电;5V给LCD显示模块和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供电;3.3V给时钟、计量模块和主控MCU1供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满足IP55,户内外皆可使用;
[0017](2)本技术具有两路485通讯和4G和WF无线通讯,可以查看充电桩实时信息;
[0018](3)本技术采用的计量芯片可以精准测量所消耗电能,精密等级达0.01kwh;
[0019](4)本技术所使用射频模块采用的射频芯片,发射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可靠的将刷卡参数进线无线传输;
[0020](5)本技术具有漏电、进线和接地检测等保护电路,加强了对人员及仪器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供电模块的电路结构框图。
[0023]其中:
[0024]主控MCU1、显示模块2、无线通讯模块3、PWM控制模块4、漏电流检测模块5、接地检测模块6、进线检测模块7、射频模块8、时钟9、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10、计量模块11、供电模块12、电压电流信号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0026]实施例1:
[0027]参见图1

2,图1绘制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控MCU1、显示模块2、无线通讯模块3、PWM控制模块4、漏电流检测模块5、接地检测模块6、进线检测模块7、射频模块8、时钟9、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10、计量模块11和供电模块12,均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设有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主控MCU1、显示模块2、无线通讯模块3、PWM控制模块4、漏电流检测模块5、接地检测模块6、进线检测模块7、射频模块8、时钟9、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10、计量模块11和供电模块12。
[0028]所述主控MCU1分别连接显示模块2、无线通讯模块3、PWM控制模块4、漏电流检测模块5、接地检测模块6、进线检测模块7、射频模块8、时钟9、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10和计
量模块11,所述计量模块11连接电压电流信号13。
[0029]所述PWM控制模块4通过改变PWM占空比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输出功率,默认占空比为53.3%。
[0030]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5通过互感器检测LN进线矢量和是否为0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为保证检测精度,漏电流检测模块5中放有一个运算放大电路,让主控MCU1可以精准采集到漏电流。
[0031]所述接地检测模块6通过检测LN对PE是否存在电压差值,正常状态下,检测电路输出高低电平给主控MCU,LN两路输出电平为一高一低,当两路状态一致时则说明设备未接保护地,当输出电平状态与所设置相反则说明LN反接。
[0032]所述进线检测模块7通过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电流,通过后端采用形成电压信号给主控MCU1,由于市电存在不稳定性,所设定范围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8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MCU、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PWM控制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接地检测模块、进线检测模块、射频模块、时钟、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计量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控MCU1分别连接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PWM控制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接地检测模块、进线检测模块、射频模块、时钟、两路RS

485级联接口电路和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连接电压电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模块通过改变PWM占空比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输出功率,默认占空比为5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通过互感器检测LN进线矢量和是否为0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为保证检测精度,漏电流检测模块设有一个运算放大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充电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检测模块通过检测LN对PE是否存在电压差值,正常状态下,检测电路输出高低电平给主控MCU,LN两路输出电平为一高一低,当两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钰鹏孙运建崔寅波刘丽肖雪黄文涛刘勇震谢清源缪松林林仙威王子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