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84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涉及菌棒补水设备领域,包括:补水主管道以及至少一个补水单元,补水单元包括补水支管道、补水针以及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补水针的下方,且接水盘与补水针之间具有供承托菌棒的层架伸入的缝隙,补水支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接水盘的底端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远离接水盘的一端与文丘里结构的喉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为菌棒补水时,无需移动菌棒位置,直接将补水针插入菌棒内即可,补水过程中接水盘接收菌棒溢出液,避免菌棒溢出液的浪费,而补水支管道上文丘里结构的喉部处会产生文丘里效应,进而通过与喉部连通的回流管吸引接水盘内的菌棒溢出液再次进入补水支管道内,实现了菌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菌棒补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用菌生产中,当菌棒开始生长子实体时,需要对长满菌丝的菌棒内补充水分,肥分,以使子实体生长,公知的为菌棒补水(肥)是由人工将水(肥)分浇在菌棒表面进行补水(肥),这种补水补肥的方法存在有以下缺陷,一是生产效率低,操作工劳动强度大;二是菌棒出菇一茬后,补水不易被菌棒吸收,常规农户补水时外溢浪费严重;三是添加氨基酸水溶肥等营养时随水流失造成营养浪费,在多种缺陷的影响下,导致菌棒的食用菌产量少,降低了经济效益。
[0003]为了提高补水效率以及补水效果,大多采用机械注水的方式,其原理为通过高压水泵将水(肥)压入菌棒中,所利用的装置大致包括储液箱、补水管以及补水针,补水针依次通过补水管以及水泵与储液箱连通,在为菌棒补水时,工作人员手动将补水针插入到菌棒内部,启动水泵,水泵将储液箱内的水泵入菌棒内部,完成对菌棒的补水,但是在补水过程中,随着注入菌棒内水量的增加,部分水会从菌棒的外表面溢出,溢出的水会直接向下流动并最终落在地面上,水资源严重浪费。
[0004]申请号为“201320253668.8”,名称为“全自动香菇菌棒注水机”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菌棒注水机,包括注水机构、气动系统、水路系统,其特点是由气动系统带动气缸活塞从而带动注水针架,同时给若干支香菇菌棒注水,菌棒的溢出水会被回收水盘收集并进入到循环水箱内,水路系统中的循环水箱将注水后的溢出水回收循环利用,虽然其能够循环使用菌棒的溢出水,但是在正常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将菌棒从层架上取下,并安放在两个注水针之间,不仅增加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注水效率,而且可能会碰伤菌棒上的幼小子实体或者菌棒断裂的问题。
[0005]因此人们亟需一种在不损伤菌棒的基础上实现对注水过程中菌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的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不损伤菌棒的基础上实现对注水过程中菌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包括补水主管道以及至少一个补水单元,所述补水单元包括与所述补水主管道连接的补水支管道、用于插入菌棒内的补水针以及用于接收菌棒溢出液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补水针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补水针之间具有供承托菌棒的层架伸入的缝隙,所述补水支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所述接水盘的底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接水盘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结构的喉部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靠近所述喉部的端部与所述喉部垂直设置,或者偏向所述文
丘里结构的入口端倾斜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补水支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时间的定时开关。
[0010]优选的,所述补水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水压变化的感压器,所述补水主管道远离所述补水支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感压器以及所述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优选的,还包括储液箱以及推车,所述补水主管道远离所述补水支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外接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推车包括底座、推杆以及若干个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下端面上,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上,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储液箱底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储液箱的底部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喉管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接水盘底端的水平高度。
[0013]优选的,所述接水盘呈漏斗状设置,且其内壁光滑设置,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接水盘的内腔最低处连通,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接水盘连通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0014]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防止所述补水支管道内水流直接流向所述接水盘的止回阀。
[0015]优选的,所述补水针与所述补水支管道连接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将所述补水针插入所述菌棒内的手柄。
[0016]优选的,所述补水针的端头设置为锥形尖端,所述补水针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中在补水针的下方设置接水盘,且接水盘与补水针之间具有供承托菌棒的层架伸入的缝隙,当需要对菌棒进行补水时,工作人员仅需将补水针插入菌棒内即可,无需移动菌棒的位置,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补水效率,而且在补水过程中,菌棒溢出液会落在接水盘上被收集,由于回流管远离接水盘的一端与补水支管道上的文丘里结构的喉部相连通,当水流从补水主管道进入到补水支管道内,并通过该喉部时,会产生文丘里效应,进而吸引接水盘内收集的菌棒溢出液再次回流到补水支管道内,实现了菌棒溢出液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0019]2、本技术中在补水支管道上设置定时开关,工作人员将补水针插入菌棒内后,开启定时开关,补水针开始为菌棒补水,到达一定时间后,定时开关自动关闭,这样在转移补水针至下一菌棒的过程中,补水针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了在转移补水针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20]3、本技术中补水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水压变化的感压器,补水主管道远离补水支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感压器以及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存在多个补水支管道时,且补水支管道全开时,各个补水支管道内的水流量是相同的,当其中的补水支管道上的定时开关关闭后,会导致补水主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其他补水支管道内的水流量会增加,此时,感压器获取水压增大的信息后,会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的输出效率降低,进而降低补水主管道内的水压与水流量,保证从其他补水支管道内流出的水量维持在初始状态,即保证多个补水支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与水流量始终是相同的。
[0021]4、本技术中设置文丘里结构的喉管的水平高度低于接水盘底端的水平高度,
利用接水盘内收集的菌棒溢出液自身的重力势能,配合喉管处通过回流管对接水盘内液体的吸力,加快了被收集的菌棒溢出液循环利用的效率,避免出现接水盘内液体再次从接水盘溢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补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补水单元对菌棒进行补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补水主管道;2、补水支管道;3、补水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主管道以及至少一个补水单元,所述补水单元包括与所述补水主管道连接的补水支管道、用于插入菌棒内的补水针以及用于接收菌棒溢出液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补水针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补水针之间具有供承托菌棒的层架伸入的缝隙,所述补水支管道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所述接水盘的底端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接水盘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结构的喉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靠近所述喉管的端部与所述喉管垂直设置,或者偏向所述文丘里结构的入口端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支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时间的定时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水压变化的感压器,所述补水主管道远离所述补水支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感压器以及所述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架栽培菌棒补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以及推车,所述补水主管道远离所述补水支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香龚凤萍段庆虎竹玮上官端琳吴淑平尹川川陈静关云霄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