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非隔离带设置排水槽的桥面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桥面排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机非隔离带设置排水槽的桥面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大跨桥梁桥面通常设置单向横坡,对桥面雨水集中至桥面一侧直排或集中引水至桥头排水。传统的桥面排水方式直排水方案易污染桥下水源,同时会在排水口位置造成积水;引水方案则需要在桥梁一侧悬挂引水管,影响美观,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非隔离带设置排水槽的桥面排水结构,它充分利用大桥的机非隔离带空间,将原本未被利用的空间用于桥面排水,在机非隔离带内部设置带排水槽的夹层结构,解决了排水口位置的桥面积水,同时改善了排水设施影响桥梁结构美观及一体性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机非隔离带设置排水槽的桥面排水结构,桥面设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机非隔离带,机非隔离带包括有:进水口、底板、侧档板、格栅;
[0006]所述的底板低于各车道,底板两侧设置侧档板,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非隔离带设置排水槽的桥面排水结构,桥面设有: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2)、人行步道(3)、机非隔离带(4),其特征在于:机非隔离带包括有:进水口(5)、底板(9)、侧档板(10)、格栅(11);所述的底板(9)低于各车道,底板(9)两侧设置侧档板(10),构成通长水槽(6),侧档板(10)间断地设置若干进水口(5),格栅(11)架设在两侧设置的侧档板(10)顶面,构成维护步道;桥面横向设置双向向内横坡,横坡低点为机非隔离带(4)内部,桥面上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2)、人行步道(3)的雨水,流向机非隔离带(4)侧面的若干进水口(5),进入并集中至机非隔离带(4)内的通长水槽(6)中;桥面纵向设置纵坡,纵坡低点为桥头,通长水槽(6)中的雨水流向桥头,在桥头设置集水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斌,刘岩钊,杨勇,张连普,赵志军,陈筱松,杜斌,王泽宁,宋洪雨,吴睿麒,龚翔箭,高鑫崇,文天禹,肖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