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冰玉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82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保护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包括机身、侧架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机身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机身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侧架两端设于机身侧表面上开设的凹槽内壁,且侧架与机身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身一侧,且控制面板与机身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壁、防尘网、散热风扇、盖板、卡块以及橡胶垫圈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可将盖板滑出,以取得较好的散热功能,而当设备需要在雨天工作时,可将盖板滑入,通过盖板内侧的密封圈取得一定程度上的防护,且在设备不使用时,也可对灰尘进行防护,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内部积灰的可能。度上减少设备内部积灰的可能。度上减少设备内部积灰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测试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变压器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因此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在户外工作,机身通常会直接接触部分尖锐的物体,可能会使机身产生划痕,且设备的散热通常直接裸露,在遇到雨雪天气时,会不便于在户外使用。
[000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设备不便于在户外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包括机身、侧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包括机身(1)、侧架(2)以及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机身(1)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侧架(2)两端设于机身(1)侧表面上开设的凹槽内壁,且侧架(2)与机身(1)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机身(1)一侧,且控制面板(3)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机身(1)包括外壁(4)、防尘网(5)、散热风扇(6)、盖板(7)、卡块(8)以及橡胶垫圈(9),所述外壁(4)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外壁(4)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防尘网(5)设于外壁(4)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且防尘网(5)与外壁(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6)设于外壁(4)内部,且散热风扇(6)设于防尘网(5)下方,所述盖板(7)设于外壁(4)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盖板(7)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设于外壁(4)顶部侧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所述橡胶垫圈(9)设于外壁(4)侧表面,且橡胶垫圈(9)与外壁(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包括滑杆(10)、旋把(11)以及滑槽(12),所述滑杆(10)一端设于滑槽(12)内部,且滑杆(10)另一端设于旋把(11)上开设的通孔内,所述旋把(11)两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槽(12)设于外壁(4)侧表面,且滑槽(12)的截面为T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玉
申请(专利权)人:王冰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