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5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磁芯装置,磁芯装置的外壁设置有外壳结构,外壳结构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组件,磁芯装置与外壳结构之间设置有屏蔽组件;将上下两组外壳结构上设置连接组件,有利于实现上下对齐卡合的过程更加方便,将外壳结构整体的底部设置底簧,有利于让上下之间的磁芯装置能够更加良好的相互接触,而装置整体的外部壳体组件采用插接安装,具有方便装置整体方便安装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互感器绕组上下相互接触位置,无法良好的稳定接触,安装实用较为困难,安装后易产生接触不良,导致数据异常的问题。据异常的问题。据异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器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电器设备,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
[0003]基于上述,现有的互感器绕组上下相互接触位置,无法良好的稳定接触,上下绕组在相互卡合的过程无法进行良好的导向,导致安装实用较为困难,安装后易产生接触不良,导致数据异常的问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以解决现有的互感器绕组上下相互接触位置,无法良好的稳定接触,上下绕组在相互卡合的过程无法进行良好的导向,导致安装实用较为困难,安装后易产生接触不良,导致数据异常的问题。
[0006]本技术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组件;
[0008]所述壳体组件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壳体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外接组件,壳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磁芯装置,磁芯装置的外壁设置有外壳结构,外壳结构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组件,磁芯装置与外壳结构之间设置有屏蔽组件;所述磁芯装置包括有:非晶磁芯,所述非晶磁芯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非晶磁芯中间位置水平分割为上下两组,非晶磁芯下端设置有两组底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有:
[0010]上外壳,上外壳下端设置有底外壳,底外壳与上外壳均设置左右相互卡合组成,上外壳与底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呈环形阵列方式排布,上外壳的顶部开设有顶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有:
[0012]连接头,连接头设置有四组,每组连接头均固定在上外壳的底部,每组连接头均设置为垂直向下延伸的结构,上外壳通过连接头插入安装在底外壳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
[0014]手拧螺丝,手拧螺丝共设置有两组,手拧螺丝插入在壳体组件的下端位置,手拧螺丝为横向结构,手拧螺丝的末端拧接安装有手拧螺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组件包括有:
[0016]接触块,接触块为矩形块结构,接触块上设置有铜片触点,接触块滑动卡入在顶滑槽上,接触块处于磁芯装置的顶部位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组件包括有:
[0018]上屏蔽,上屏蔽设置在磁芯装置的外端,磁芯装置的另一端则设置有下屏蔽,相同的磁芯装置的内壁位置处设置有内屏蔽。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结构包括有:
[0020]上内圈,上内圈设置在下内圈的顶部,上内圈与下内圈设置在磁芯装置处屏蔽组件的外端,上内圈与下内圈为相互对应卡合的结构,上内圈的外端位置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底部插入在下内圈的外端块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
[0022]香蕉头,香蕉头共设置有两组,香蕉头固定在上内圈的后端位置,每组香蕉头的下端位置设置有香蕉插孔,香蕉插孔固定在下内圈的后端位置,香蕉头与香蕉插孔设置为相互插接安装,首先香蕉头起到平引线作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中,将磁芯装置外壁增加屏蔽组件,达到在使用时对外壁干扰进屏蔽的效果,外壳结构包裹在屏蔽组件与磁芯装置的外壁上,将上下两组外壳结构上设置连接组件,有利于实现上下对齐卡合的过程更加方便,将外壳结构整体的底部设置底簧,有利于让上下之间的磁芯装置能够更加良好的相互接触,而装置整体的外部壳体组件采用插接安装,具有方便装置整体方便安装使用的效果。
[0025]本技术中壳体组件在将磁芯装置等装置装入后,壳体组件内的连接轴不能够完全的保证壳体组件不会开合,从而将壳体组件下端插入手拧螺丝,在将手拧螺丝的末端拧接安装手拧螺母,来进一步保证壳体组件整体更加稳固的效果。
[0026]本技术中非晶磁芯检测的主要部件,从需要非晶磁芯在相互拼接后,能够依旧稳定的传输数据,将非晶磁芯的底部加装底簧,让上下两组非晶磁芯在相互对齐卡合后,具有再次的通过底部底簧让两组非晶磁芯进一步相互接触贴近的目的,让两组非晶磁芯能够更好相互接触传递信号,通常装置安装的位置处,均会有其他高压电缆经过,从而为了能够尽量的减少电缆产生的磁场对装置内磁芯装置的干扰,将磁芯装置的外端设置屏蔽组件,增加屏蔽组件对磁芯装置的屏蔽效果,让数据检测更加的准确。
[0027]本技术中,传统的铰接扣合式使用不够方便,直接将香蕉头设置在上内圈的外壁上,在将香蕉插孔设置在下内圈上,使得外壳结构在相互对准卡合后,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让连接组件相互接触,达到应有的接通效果方便后续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的磁芯装置与外壳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4]1、壳体组件;101、上外壳;102、底外壳;103、连接头;104、连接轴;105、顶滑槽;2、固定结构;201、手拧螺丝;202、手拧螺母;3、外接组件;301、接触块;4、磁芯装置;401、非晶磁芯;402、底簧;5、屏蔽组件;501、上屏蔽;502、内屏蔽;503、下屏蔽;6、外壳结构;601、上内圈;602、下内圈;603、导向柱;7、连接组件;701、香蕉头;702、香蕉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
[0036]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37]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组件1;
[0038]壳体组件1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2,壳体组件1的顶部设置有外接组件3,壳体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磁芯装置4,磁芯装置4的外壁设置有外壳结构6,外壳结构6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组件7,磁芯装置4与外壳结构6之间设置有屏蔽组件5;磁芯装置4包括有:非晶磁芯401,非晶磁芯401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内部,非晶磁芯401中间位置水平分割为上下两组,非晶磁芯401下端设置有两组底簧402,首先非晶磁芯401检测的主要部件,从需要非晶磁芯401在相互拼接后,能够依旧稳定的传输数据,将非晶磁芯401的底部加装底簧402,让上下两组非晶磁芯401在相互对齐卡合后,具有再次的通过底部底簧402让两组非晶磁芯401进一步相互接触贴近的目的,让两组非晶磁芯401能够更好相互接触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2),壳体组件(1)的顶部设置有外接组件(3),壳体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磁芯装置(4),磁芯装置(4)的外壁设置有外壳结构(6),外壳结构(6)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组件(7),磁芯装置(4)与外壳结构(6)之间设置有屏蔽组件(5);所述磁芯装置(4)包括有:非晶磁芯(401),所述非晶磁芯(401)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内部,非晶磁芯(401)中间位置水平分割为上下两组,非晶磁芯(401)下端设置有两组底簧(4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有:上外壳(101),上外壳(101)下端设置有底外壳(102),底外壳(102)与上外壳(101)均设置左右相互卡合组成,上外壳(101)与底外壳(102)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04),连接轴(104)呈环形阵列方式排布,上外壳(101)的顶部开设有顶滑槽(105)。3.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还包括有:连接头(103),连接头(103)设置有四组,每组连接头(103)均固定在上外壳(101)的底部,每组连接头(103)均设置为垂直向下延伸的结构,上外壳(101)通过连接头(103)插入安装在底外壳(102)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有:手拧螺丝(201),手拧螺丝(201)共设置有两组,手拧螺丝(201)插入在壳体组件(1)的下端位置,手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慢来张瑶亮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奥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