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48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所述扩散体本体上设有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相互紧贴形成一个蜂巢结构的整体架构;其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与第四扩散体单元四者的深度均不相同,且每两个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二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三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四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的中心距离相同。的中心距离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


[0001]本技术涉及声学材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

技术介绍

[0002]声音在室内墙壁之间来回反射叠加,会形成驻波,导致混响时间过长,声音浑浊不清,影响声音品质,尤其是声波经过光滑面反射后,所有的声能都将沿同一方向反射,使室内混响时间加长,声音久久不能消散,从而导致室内声音的清晰度不够,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能够在深度不同的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进行反射扩散,实现不同频段的声音的均匀、全向散射,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所述扩散体本体上设有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相互紧贴形成一个蜂巢结构的整体架构;
[0005]其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与第四扩散体单元四者的深度均不相同,且每两个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二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三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四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
[0006]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及第三扩散体单元的外部结构均呈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0007]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及第三扩散体单元的外部结构均呈正六棱柱形。
[0008]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及第四扩散体单元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扩散体本体的表面垂直。
[0009]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及第四扩散体单元的深度小于所述扩散体本体的厚度。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扩散体单元的深度。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二扩散体单元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扩散体单元的深度。
[0012]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及第四扩散体单元的深度为0mm

55mm。
[0013]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四扩散体单元的深度为0mm。
[0014]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扩散体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和/
或第三扩散体单元的底部设有安装孔,用于所述扩散体本体的固定。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包括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相互紧贴形成一个蜂巢结构的整体架构。其中,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与第四扩散体单元四者的深度均不相同,使得声音能够在深度不同的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进行反射扩散,实现不同频段的声音的均匀、全向散射,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00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的扩散体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的扩散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100,扩散体本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表面101上设有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和第四扩散体单元
40,第二表面102呈光滑平面封堵在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和第四扩散体单元40的一端面上,使得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及第四扩散体单元40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0025]其中,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和第四扩散体单元40相互紧贴形成一个蜂巢结构的整体架构,以保证结构扩散体本体100的稳定性,同时也又足够的空间容纳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和第四扩散体单元40,而且各个蜂巢结构之间可以相互制约,确保受力均衡,不易损坏,并有利于增强整个蜂巢结构的支撑力。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元20、第三扩散体单元30与第四扩散体单元40四者的深度均不相同,且每两个第一扩散体单元10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第二扩散体单元20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第三扩散体单元30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第四扩散体单元40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使得声音能够在不同高度的起伏面进行反射,经第一扩散体单元10、第二扩散体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巢结构的声学扩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体本体,所述扩散体本体上设有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和第四扩散体单元相互紧贴形成一个蜂巢结构的整体架构;其中,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第三扩散体单元与第四扩散体单元四者的深度均不相同,且每两个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二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三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每两个所述第四扩散体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及第三扩散体单元的外部结构均呈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体单元、第二扩散体单元及第三扩散体单元的外部结构均呈正六棱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体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淇王加夏詹詒皓罗泽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分贝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