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结构和出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和出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落地扇作为传统的风扇品类,普遍采用单层或双层风叶,配合金属或塑料网罩,实现吹风降温。由于风叶叶道在径向方向较长,无扩压风筒,气流在流出网罩后扩散较快,因此落地扇吹风范围广,吹出的风柔和舒适,但其风速比较低,送风距离较近。循环扇相比落地扇增加了涡轮风叶和扩压风筒等结构,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最终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其风速高、送风距离远,更适宜循环室内空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高速螺旋吹风,送风集中,在直吹人体后让人有不适感。
[0003]以上两种风扇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两类风扇无法同时实现两种吹风功能,来满足人们对吹风舒适度和健康状况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单一出风装置无法同时实现分别聚风和散风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和出风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若干风筒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风筒组件(2),沿环形排列设置并成型有第一风筒(1),所述风筒组件(2)上设置有第一配合件(22);第一限位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筒(1)周侧,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件(311),所述第二配合件(311)与所述第一配合件(22)活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限位件(31)具有驱动相邻所述风筒组件(2)相互远离,并增大所述第一风筒(1)内径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驱动相邻所述风筒组件(2)相互靠近,并减小所述第一风筒(1)内径的第二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件(42),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筒(1)的周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1)沿所述第一风筒(1)的轴向呈间隔设置,并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风筒组件(2)铰接,适于限制相邻所述风筒组件(2)上对应第二限位件(42)的位置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时的间距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筒(3),所述第二风筒(3)包括:筒身(32),与所述第一风筒(1)间隔设置,至少包覆在自所述第一限位件(31)至所述第二限位件(42)间的所述第一风筒(1)外侧,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件(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组件(2)包括:片筒部(21),呈弧片状设置,其上设有所述第一配合件(22);连接部(23),设置在所述片筒部(21)外侧,与所述第一配合件(22)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2)铰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42)包括底板(421),所述底板(421)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夹合部(422),两个所述夹合部(422)的夹口相互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23)包括支撑件(231)和铰接轴(232),所述支撑件(231)沿所述片筒部(21)的外侧面突出设置,所述铰接轴(23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31)上,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件(42)的所述夹合部(422)上,并与所述夹合部(422)的夹口铰接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合部(422)的夹口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铰接轴(232)突出设置的凸块(423)。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311)呈弧形设置,并沿远离第一风筒(1)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生,麦焕,陈宇强,王勇,王季彦,范瑞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