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组件、室外机和热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27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组件、室外机和热泵设备。电控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电抗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控制板,第一控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电抗模块包括电抗盒和电抗器,电抗盒与第一支撑板连接,位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电抗器设置于电抗盒内。通过将电抗模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避免了电抗模块对电控组件底部开口的遮挡,以此来增加布置各个部件时的可用空间,使电控组件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更充分利用,提高对电控组件内部空余位置的利用率,优化电控组件的整体空间布局,提高布局合理性,降低空间浪费造成的额外制造成本,方便电控组件的生产和后续使用中的维护,提高电控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组件、室外机和热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组件、室外机和热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热泵设备室外机设置有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包括电抗模块,电抗模块被设置在其它模块的下部,遮挡了电控组件下部的开口,使电控组件的内部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空间浪费,导致室外机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控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室外机。
[000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热泵设备。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控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电抗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控制板,第一控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电抗模块包括电抗盒和电抗器,电抗盒与第一支撑板连接,位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电抗器设置于电抗盒内。
[0008]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控组件包括有第一控制模块和电抗模块,其中,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控制板,第一控制板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固定。电控组件还包括有电抗模块,电抗模块包括有电抗盒和电抗器,其中,电抗盒与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支撑板相连接,并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位置处,电抗器被设置在电抗盒内部。通过将电抗模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避免了电抗模块对电控组件底部开口的遮挡,使室外机中的其它部件可以通过底部的开口延伸至电控组件内部,或者直接布置在电控组件的内部,以此来增加布置各个部件时的可用空间,使电控组件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更充分利用,提高对电控组件内部空余位置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设备内部的整体空间利用率,优化电控组件的整体空间布局,提高布局合理性,降低空间浪费造成的额外制造成本,方便电控组件的生产和后续使用中的维护,提高电控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
[0009]在电控组件的组成中包括有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支撑板为第一控制模块提供了用于安装的主体结构,使第一控制模块自身拥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可通过第一支撑板的主体结构将第一控制模块安装在电控组件上。第一控制模块中设置有第一控制板,第一控制板能够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一控制板为第一控制模块的核心控制部件,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板使第一控制模块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对其他组件进行控制。电控组件的组成中还包括有电抗模块,电抗模块的电抗盒作为电抗模块的主体框架,用于为电抗模块提供所需结构强度,并且通过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来将电抗
模块安装在电控组件结构主体上,电抗器设置在电抗盒的内部,通过电抗盒来为电抗器提供安装空间,并为电抗器提供保护。
[0010]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控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电控组件还包括外机控制模块,外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外机控制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外机控制板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位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侧。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控组件还包括有外机控制模块,外机控制模块包括有第二支撑板,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来为外机控制模块提供一个用于安装的主体结构,提高外机控制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将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使外机控制模块的整体结构能够稳固且方便的安装在电控组件的主体结构上,提高外机控制模块安装时的便捷性,并提高外机控制模块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外机控制板,外机控制板能够接收处理控制数据以及发送控制信号,是用于控制冷媒的电路板,可通过外机控制板对设备冷媒路部分进行自动控制,并且,外机控制板可以与第一控制板之间进行通讯,使第一控制板能够接收外机控制板的数据并对外机控制板发出控制信号,用以进行联合控制,实现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并且,通过将外机控制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一侧的方式,来将外机控制板固定在外机控制模块内,通过第二支撑板来为外机控制板提供一个稳固的安装平台,使外机控制板能够借助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电控组件的主体结构上,降低整体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减小外机控制板与第一控制板之间的通讯距离,降低信号传输距离和传输时间,提高控制信号的反映速度,提高控制效率。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接线座;第一接线座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机控制模块中还包括有第一接线座,通过设置第一接线座,可以提高外机控制模块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有线连接时的便捷性,并且,可以将外机控制模块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时的接头安置在第一接线座的内部,从而对接头部分提供保护,降低接头因暴晒、雨水等自然环境或外力因素而造成损坏的几率,提高线材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第一接线座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方式,可以为第一接线座提供一个稳固的安装平台,进一步提高第一接线座在接线时的方便性和对接线位置的保护效果,提高设备整体寿命。
[0015]进一步地,第一接线座可以为金属密封结构,通过使用金属材料制造第一接线座可以提高第一接线座的坚固性,提高第一接线座对内部接线的保护效果,进一步降低因外力因素损伤到第一接线座内部线材的几率。并且将第一接线座的结构设计为密封结构可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应对能力,降低因进水或空气湿度较大时造成内部线路短路的几率,提高整体保护效果。
[0016]进一步地,第一接线座在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造时可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通过使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第一接线座,可以在对内部接线提供良好保护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第一接线座外部壳体的化学稳定性,降低空气中水气对第一接线座外部壳体的腐蚀性,防止因水气对外部壳体的腐蚀造成外部壳体生锈变脆,提高第一接线座的保护效果和使用
寿命。
[0017]进一步地,第一接线座内部的接线部分可采用标准接线端子,通过采用标准接线端子进行线材连接的方式取代接线线头,能够提高接线时的方便性及接头处的牢固性,并且提高接线质量,降低接头处的线材损耗和电能损耗。例如采用螺丝紧固型接线端子可以强化接头强度,并且提高接头质量,降低接头处电阻,降低接头处电能损耗。或者可以采用弹性片压接型接线端子,可以提高接线便捷性和接线速度,提高接线效率。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部件;滤波部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位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二侧。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有滤波部件,通过滤波部件可以对外机控制模块的外机控制板提供电路滤波功能,通过滤波部件能够过滤掉特定频率范围以外的电信号,提高信号质量,降低控制电路中杂波的干扰,提高控制效率。并且,通过将滤波部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侧的方式为滤波部件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安装平台,并且借助第二支撑板来为滤波部件提供保护,降低滤波部件损坏的几率,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电抗模块,所述电抗模块包括电抗盒和电抗器,所述电抗盒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所述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电抗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机控制模块,所述外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外机控制板,所述外机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部件,所述滤波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机控制模块,所述内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内机控制板,所述内机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压线板,所述压线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章龙王鹏钟永华杨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