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丹实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824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流域的山坡上打多个洞或开浅沟,以榆树种子种植榆树;在水冲沟沟底打多个洞,扦插榆树枝,用于阻水;在需要治理的水冲沟构筑堤坝,淤积沙土。榆树枝有对生枝,修剪后可形成倒刺,插入洞中不易退出,榆树枝条柔韧性很强,不易折断,可用于对水的阻挡,减小水的冲击;由于水的冲击力减小,可在榆枝林后面构筑堤坝,用于淤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小洞种榆造林,榆枝扦插阻水,筑堤坝淤积沙土,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且材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的榆树可以用于扦插阻水和构筑堤坝淤土,可以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榆树种子易于收集。易于收集。易于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域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水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结构受到破碎,土壤质地严重疏松,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已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目前,黄河流域以水蚀为主,伴有土沙下沉、崩塌、滑坡等重力和风力侵蚀,使原有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不堪的“泥沙河”。
[0003]当前,黄河流域中出现水土流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在人类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下,造成了土壤植被严重破坏,经自然环境下雨水冲刷而引起的表层土壤的流失,这两种因素无疑是加速水土流失的问题根源。每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降雨量大、风沙也大,常以暴雨、大雨形式降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坡上形成泥石流一顷而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在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未能及时有效采取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必要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速了流域土壤的侵蚀程度,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在山丘、高地居住的群众为了农业生产,靠陡坡开荒种田,从而进一步导致形成了新的侵蚀沟;大坝、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开挖、填筑扰动了原地貌,破坏了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水土流失;料场的开采、弃渣的堆放,尤其是随意向河流倾倒弃渣,影响排洪。现在针对黄河流域水土治理前人也做过很多,小有成就,但流域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0004]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小洞种榆造林,榆枝扦插阻水,筑堤坝淤土,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且材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在流域的山坡上打多个洞或开浅沟,以榆树种子密植榆树,修剪成榆树墙,用于保持水土;
[0009](2)在水冲沟沟底打多个洞,扦插榆树枝,用于阻水,减小水的冲击力;
[0010](3)在需要治理的水冲沟沟底构筑堤坝,淤积沙土。
[0011]进一步的,步骤(1)中洞的深度为27

33cm,直径为4

6cm。
[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洞的深度为30cm,直径为5cm。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洞底放入粉碎的落叶,落叶的深度为18

22cm。
[0014]将榆树种子放入洞中,也可以将城市每年树的落叶粉碎,把粉碎的树叶放入洞中,不需要水,等待自然降雨,此方法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的造林,省工、省时、省水。
[0015]本专利技术的治理方法适用于山坡和水冲沟。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沟的深度为18

22cm,宽度为8

12cm。
[0017]其中,开沟方式利用机械开沟,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将榆树种子撒入沟内就可以了。沟开的宽度小,利于保墒。
[0018]本专利技术中淤积沙土成功后,可以扦插柳树或种榆树墙以阻水淤土,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构筑堤坝装土,采用挖掘机进行。
[0019]进一步的,步骤(2)中洞的深度为20

30cm,洞与洞之间的距离为18

22cm。
[0020]榆树枝扦插至洞中,榆树再生枝枝杈是对生的,修剪后可以形成倒刺,插入洞中就不能出来,榆树枝柔韧性很强,拧弯不断,将榆树枝布满沟底,形成天然树障,水在树枝内流动受阻流速变小,可以减小对堤坝的冲击,保证淤土成功。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打洞工具自制而成,名称为蹬锥,锥长30

,有两个耳蹬,可用于用脚蹬,蹬长10

,宽3

,锹库,库口为方口,不利于锹把在其中转动,锥为方形,边长2
‑3㎝

[002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堤坝采用榆树枝条编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堤坝为榆树枝条编成桶状,桶内装土,将多个桶用铁丝连接而成。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榆树,这样因为榆树很有韧性,能弯不断,榆树还有很多优点耐旱,不怕火,易种植并且采用榆树再生枝的枝条,将枝根部进行修剪形成倒刺,将枝条插入洞中,枝条在洞中很劳固。耐旱

耐涝

不怕火烧

又不怕刀砍,现在的人们主要用榆树做榆树墙,做造型树,基本上没发挥出榆树的优点,比如护坝,例如,河坝被冲毁,用榆树就可以解决,这是因为榆树的根系非常发达,可以达到地下很深。植物的根分为两种,一种是侧生根,不耐旱,如杨树柳树桉树榕树狗尾草,另一种是直立根,耐旱,如苍耳子,榆树,城里的榆树是不用浇水的。榆树可以在石头中生长,原来石头堆能保湿,能保证这一点就可以,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小洞的方式育苗,这样就能保证种子的发芽,当然如果把粉碎的树叶加入其中就能更有效保证种子的发芽,传统的造林方式是育苗栽种,育苗是在不缺水不缺肥的地方,最后栽种在又缺水又缺肥的地方,费工、费时、费水不易成活。
[0025]本专利技术中的榆树种子易于收集,如单位、学校等地,榆树种子也叫做榆钱,每年四月初成熟,落地后收集就可以,在北方地区大量生长,取种子的榆树间距不宜太近,一般情况下应超过三米,取枝的榆树可以距离较近,可以以榆树墙的形式种植,一般通过种子种植获得榆树枝的方式要经历三年以上,如果通过栽种榆树根的方式一年即可,榆树的造林方式也可以种植榆树根。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小洞种榆造林,榆枝扦插阻水,筑堤坝淤积沙土,榆树枝有对生枝,修剪后可形成倒刺,插入洞中不易退出,榆树枝条柔韧性很强,不易折断,可用于对水的阻挡,减小水的冲击;由于水的冲击力减小,可在榆枝林后面构筑堤坝,用于淤土,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且材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且本专利技术种植的榆树可以用于扦插和构筑堤坝,榆树墙在山坡阻水挡土保持水土,可以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榆树种子易于收集。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堤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流域的山坡上打多个洞或开浅沟,以榆树种子密植榆树,修剪成榆树墙,用于保持水土;(2)在水冲沟沟底打多个洞,扦插榆树枝,用于阻水;(3)在需要治理的水冲沟构筑堤坝,淤积沙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洞的深度为27

33cm,直径为4

6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洞的深度为30cm,直径为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河小流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洞底放入粉碎的落叶,落叶的深度为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实
申请(专利权)人:赵丹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