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建磊专利>正文

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21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止血组件,对针刺伤的手进行止血,防止血液回流。挤血组件可以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的血液挤出。吸血组件依靠吸吮力将伤口的血液吸出,防止污染的血液回流,然后将挤出和吸出的血吸进储液室暂存。冲洗组件将挤出的血液冲洗干净,然后被吸血组件吸进储液室暂存。使用消毒包扎盒,可给予伤口碘伏消毒,使用创可贴贴住伤口,如伤口较大用绷带包扎。使用调节控制屏可以根据需求止血的压力、调节挤血的压力、吸血的压力、冲洗流量的大小,紧急使用时可以一键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排出伤口血液,减少针刺伤的感染。减少针刺伤的感染。减少针刺伤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针刺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工作中,因为工作繁忙或防范意识浅薄,针刺伤发生的概率很高,尤其是手部针刺伤,而在针刺伤发生之后,需要立刻按要求进行针刺伤处理。
[0003]针刺伤处理流程为:立即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洗手液和清水反复冲洗;用0.5%碘伏消毒2

3次;用输液贴贴住伤口,如伤口较大用绷带包扎。现有技术中,针刺伤处理程序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用品较多,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例如实习学生、规培学生以及低年资护士等,大都不熟悉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导致发生针刺伤后,一方面,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处理,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处理之后,总是担心处理是否得当,担心被感染等问题,从而大大增加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
[0004]因此,我们公开了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来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后端的止血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部的挤血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前端的吸血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前端的冲洗组件、设于所述机壳一侧的消毒包扎盒和设于所述机壳顶端的调节控制屏。
[0007]所述机壳为中空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所述机壳固定于底座顶面,所述机壳顶端设有开机键。
[0008]所述止血组件包括: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绞盘、一侧固定于所述绞盘内的止血带和设于所述止血带内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
[0009]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面, 所述电机设有转动杆,所述绞盘固定于转动杆,所述止血带为形状记忆性橡胶带,所述止血带一端固定于绞盘内,所述止血带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止血带内侧。
[0010]所述挤血组件包括:电动充气气泵、连接所述电动充气气泵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的挤压囊。所述挤压囊为圆环状,所述挤压囊设有多个独立柱状气囊,各所述独立柱状气囊内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各所述独立柱状气囊上均设有用于控制进气的进气阀以及用于控制放气的排气阀,各所述进气阀分别通过进气管与电动充气气泵的出气端连接。
[0011]所述吸血组件包括:负压泵、连接所述负压泵的吸血管、所述吸血管末端的吸盘、设于所述吸盘的冲洗头、与所述负压泵排出端连接的储液室和设于吸盘内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储液室设有冲洗口和放液口。
[0012]所述冲洗组件包括: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冲洗泵、连接所述冲洗泵的冲洗
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可以连接供水装置,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冲洗泵进水口,所述冲洗泵出水口连接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另一端连接冲洗头。
[0013]所述消毒包扎盒内设有第一储物格、第二储物格和第三储物格,所述第一储物格设有碘伏棉签,所述第二储物格设有创可贴,所述第三储物格设有绷带。
[0014]所述调节控制屏设有止血按钮、挤血按钮、吸血按钮、冲洗按钮、压力调节旋钮、气压调节旋钮、吸血压力调节旋钮、冲洗流量调节旋钮、紧急按钮和恢复按钮。
[0015]所述止血按钮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挤血按钮与电动充气气泵电性连接,所述吸血按钮与负压泵电性连接,所述冲洗按钮与冲洗泵电性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旋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气压调节旋钮与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吸血压力调节旋钮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冲洗流量调节旋钮与冲洗泵电性连接。
[0016]与现在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有止血组件、挤血组件、吸血组件和冲洗组件,通过止血组件可以对针刺伤的手进行止血,防止血液回流。挤血组件可以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的血液挤出。吸血组件依靠吸吮力将伤口的血液吸出,防止污染的血液回流,然后将挤出和吸出的血吸进储液室暂存。冲洗组件将挤出的血液冲洗干净,然后被吸血组件吸进储液室暂存。
[0017]本专利技术设有消毒包扎盒和调节控制屏,使用消毒包扎盒,可给予穿刺处碘伏消毒,使用创可贴贴住伤口,如伤口较大用绷带包扎。使用调节控制屏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止血的压力、挤血的压力、吸血的压力、冲洗流量的大小,紧急使用时可以一键操作。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排出伤口血液,减少针刺伤的感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止血组件的纵剖图;图3为电机和绞盘的纵剖图;图4为挤血组件的横剖图;图5为吸血组件的纵剖图;图6为冲洗组件的纵剖图;图7为调节控制屏的平面图。
[0019]图中:1、机壳,2、止血组件,3、挤血组件,4、吸血组件,5、冲洗组件,6、消毒包扎盒,7、调节控制屏,11、底座,12、开机键,21、电机,22、绞盘,23、止血带,24、第一压力传感器,25、转动杆,26、固定架,31、电动充气气泵,32、进气管,33、挤压囊,34、独立柱状气囊,35、气压传感器,36、进气阀,37、排气阀,41、负压泵,42、吸血管,43、吸盘,44、冲洗头,45、储液室,46、冲洗口,47、放液口,48、第二压力传感器,51、连接管,52、冲洗泵,53、冲洗管,61、第一储物格,62、第二储物格,63、第三储物格,64、碘伏棉签,65、创可贴,66、绷带,71、止血按钮,72、挤血按钮,73、吸血按钮,74、冲洗按钮,75、压力调节旋钮,76、气压调节按钮,77、吸血压力调节按钮,78、冲洗流量调节按钮,79、紧急按钮,80、恢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后端的止血组件2、设于机壳1内部的挤血组件3、设于机壳1前端的吸血组件4、设于机壳1前端的冲洗组件5、设于机壳1一侧的消毒包扎盒6和设于机壳1顶端的调节控制屏7。
[0022]具体的,机壳1为中空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机壳1固定于底座11顶面,所述机壳1顶端设有开机键12。
[0023]具体的,止血组件2包括电机21、连接于电机21的绞盘22、一侧固定于绞盘22内的止血带23和设于止血带23内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4。
[0024]具体的,电机21固定于底座11顶面,电机21设有转动杆25,绞盘22固定于转动杆25,止血带23为形状记忆性橡胶带,止血带23一端固定于绞盘22内,止血带23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架26。第一压力传感器24设于止血带23内侧。电机21带动转动杆25正向转动,绞盘22跟随转动,进而止血带23被缠进绞盘22,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机壳(1)、设于所述机壳(1)后端的止血组件(2)、设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挤血组件(3)、设于所述机壳(1)前端的吸血组件(4)、设于所述机壳(1)前端的冲洗组件(5)、设于所述机壳(1)一侧的消毒包扎盒(6)和设于所述机壳(1)顶端的调节控制屏(7)组成;所述止血组件(2)包括:电机(21)、连接于所述电机(21)的绞盘(22)、一侧固定于所述绞盘(22)内的止血带(23)和设于所述止血带(23)内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4);所述挤血组件(3)包括:电动充气气泵(31)、连接所述电动充气气泵(31)的进气管(32)、连接所述进气管(32)的挤压囊(33);所述吸血组件(4)包括:负压泵(41)、连接所述负压泵(41)的吸血管(42)、设于所述吸血管(42)末端的吸盘(43)、设于所述吸盘(43)的冲洗头(44)、与所述负压泵(41)排出端相连的储液室(45)和设于吸盘(43)内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8),所述储液室(45)设有冲洗口(46)和放液口(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针刺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固定于底座(11)顶面,所述电机(21)设有转动杆(25),所述绞盘(22)固定于转动杆(25),所述止血带(23)为形状记忆性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建磊李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苗建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