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17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无菌辅助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管状结构,且袋体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设有环绕开口一周第一胶黏层,所述开口外侧设有第二胶黏层,开口处外侧还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内端与袋体固定连接,外端朝袋体外侧延伸出,所述弹性条外端处设有第三胶黏层。袋体的开口通过第一胶黏层相互粘合,起到第一层密封效果,致密绕卷以封闭的开口并通过第二胶黏层粘合,起到第二层密封效果,绕卷弹性条并通过第三胶黏层贴粘合实现束缚作用,起到第三层密封效果,因此该线缆无菌袋开口密封效果好且不易脱落。好且不易脱落。好且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无菌辅助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医疗过程中,对于环境、器材的无菌要求度较高。手术所用的器具,如内窥镜、高频电刀、手术电钻等设备,需要通电使用,对于主体部件易于进行彻底消毒清洁,但线缆长度较长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控制设备,难以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为了避免线缆影响手术无菌环境,通常采用无菌袋套设于线缆外,通过无菌袋隔绝电缆与外部手术环境。现有的线缆无菌袋具有管袋状结构,两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绑带,通过绑带扎紧袋口实现封口。绑带的使用较为繁琐,封闭性不佳,并且手术过程中,线缆随着手术器具移动,移动过程中可能导致绑带松动,进而可能导致无菌袋从开口处滑落,影响手术无菌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便捷的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管状结构,且袋体两端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侧设有环绕开口一周第一胶黏层,所述开口外侧设有第二胶黏层,开口处外侧还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内端与袋体固定连接,外端朝袋体外侧延伸出,所述弹性条外端处设有第三胶黏层;医用器材由开口穿入,线缆置于袋体内且线缆由开口穿出,开口内侧层叠并通过第一胶黏层粘合,使开口封闭,绕卷袋体的开口形成卷状层叠并通过第二胶黏层相互粘合,绕卷弹性条并通过第三胶黏层粘合于弹性条自身,形成对医用器材或线缆的束紧力。<br/>[0005]进一步的,袋体上设有若干延展结构,所述延展结构包括外环部、内叠部,所述外环部套设于袋体外,外环部前端及后端分别与袋体连接,处于一外环部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袋体长度大于外环部的长度,且该段袋体形成所述内叠部,所述外环部中段位置设有绕外环部一周设置的易撕线,拆开易撕线可将外环部分离为前后两部分,且使内叠部被展开恢复为袋体长度的一部分,使袋体整体长度增加。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贴条,所述定位贴条设于袋体中段位置,定位贴条包括固定段、外沿段,所述固定段与袋体连接,外延段延伸出袋体,外延段上设有第四胶黏层,通过定位贴条可将袋体定位于外界一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两个开口分为器材端开口、尾端开口,所述器材端开口至定位贴条处之间设有2

6个延展结构,尾端开口至定位贴条处设有1

2个延展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贴条包括一固定段、两外沿段,两所述外沿段设于固定段两端并向外延伸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袋体采用聚乙烯材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黏层、第二胶黏层、第三胶黏层采用有机硅压敏胶材质,且
第一胶黏层、第二胶黏层、第三胶黏层上覆设有离型膜。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具备如下优点:袋体的开口通过第一胶黏层相互粘合,起到第一层密封效果,致密绕卷以封闭的开口并通过第二胶黏层粘合,起到第二层密封效果,绕卷弹性条并通过第三胶黏层贴粘合实现束缚作用,起到第三层密封效果,因此该线缆无菌袋开口密封效果好且不易脱落;袋体设置若干延展结构,未展开延展结构时袋体整体长度短,易于初始医疗器材的穿设,展开延展结构后袋体整体长度长,可有效包裹可能会影响手术无菌环境部分的线缆,并且具备更好适用性;定位贴条可实现线缆局部固定,减少线缆活动半径,便于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开口封闭过程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延展结构拆展过程示意图。
[0015]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袋体、11.开口、11a.器材端开口、11b.尾端开口、2.第一胶黏层、3.第二胶黏层、4.弹性条、5.第三胶黏层、6.延展结构、61.外环部、62.内叠部、63.易撕线、7.定位贴条、71.固定段、72.外沿段、8.第四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7]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包括袋体1,袋体1采用聚乙烯材质,所述袋体1呈管状结构,且袋体1两端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内侧设有环绕开口一周第一胶黏层2,所述开口11外侧设有第二胶黏层3,开口11处外侧还设有弹性条4,所述弹性条4内端与袋体1固定连接,外端朝袋体1外侧延伸出,所述弹性条4外端处设有第三胶黏层5;医用器材由开口穿入,线缆置于袋体1内且线缆由开口穿出,开口11内侧层叠并通过第一胶黏层2粘合,使开口11封闭,绕卷袋体1的开口11形成卷状层叠并通过第二胶黏层3相互粘合,绕卷弹性条4并通过第三胶黏层5粘合于弹性条4自身,形成对医用器材或线缆的束紧力。
[0018]袋体1上设有若干延展结构6,所述延展结构6包括外环部61、内叠部62,所述外环部61套设于袋体1外,外环部61前端及后端分别与袋体1连接,处于一外环部61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袋体长度大于外环部61的长度,且该段袋体形成所述内叠部62,所述外环部61中段位置设有绕外环部61一周设置的易撕线63,拆开易撕线63可将外环部61分离为前后两部分,且使内叠部62被展开恢复为袋体1长度的一部分,使袋体1整体长度增加。
[0019]还包括定位贴条7,所述定位贴7条设于袋体1中段位置,定位贴条7包括一固定段71、两外沿段72,两所述外沿段72设于固定段71两端并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段71与袋体1连接,外延段72延伸出袋体1,外延段72上设有第四胶黏层8,通过定位贴条7可将袋体1定位于外界一处。袋体1的两个开口11分为器材端开口11a、尾端开口11b,所述器材端开口11a至定位贴条7处之间设有2

6个延展结构6,尾端开口11b至定位贴条7处设有1

2个延展结构6。
[0020]第一胶黏层2、第二胶黏层3、第三胶黏层5、第四胶黏层8采用有机硅压敏胶材质,且第一胶黏层2、第二胶黏层3、第三胶黏层5、第四胶黏层8上覆设有离型膜。
[0021]该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使用原理如下:
[0022]以手术中的高频电刀使用为例,高频电刀经过彻底消毒处于无菌状态,此时高频电刀未于线缆连接;取一该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手动收缩调整该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使器材端开口11a、尾端开口11b相互靠近,高频电刀的接线端由器材端开口穿入后再从尾端开口穿出,将线缆的接线端与高频电刀的接线端连接,松开整该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使其恢复初始长度,此时靠近高频电刀一端的线缆处于袋体内。
[0023]由于该过程中各延展结构尚未拆开,此时袋体的整体长度较短,方便器材端开口11a、尾端开口11b相互靠近,及高频电刀接线端从尾端开口穿出的动作。避免套设袋体过程中误操作而发生的污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管状结构,且袋体两端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侧设有环绕开口一周第一胶黏层,所述开口外侧设有第二胶黏层,开口处外侧还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内端与袋体固定连接,外端朝袋体外侧延伸出,所述弹性条外端处设有第三胶黏层;医用器材由开口穿入,线缆置于袋体内且线缆由开口穿出,开口内侧层叠并通过第一胶黏层粘合,使开口封闭,绕卷袋体的开口形成卷状层叠并通过第二胶黏层相互粘合,绕卷弹性条并通过第三胶黏层粘合于弹性条自身,形成对医用器材或线缆的束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仪器线缆无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设有若干延展结构,所述延展结构包括外环部、内叠部,所述外环部套设于袋体外,外环部前端及后端分别与袋体连接,处于一外环部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袋体长度大于外环部的长度,且该段袋体形成所述内叠部,所述外环部中段位置设有绕外环部一周设置的易撕线,拆开易撕线可将外环部分离为前后两部分,且使内叠部被展开恢复为袋体长度的一部分,使袋体整体长度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艳艳肖义荣陈晓君沈雪华叶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