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凤站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16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包括外壳、吹风机和多个储能电池,所述吹风机设置在外壳的内底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所述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之间留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放置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三放置组件,所述第三放置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和第三放置组件组成工字型散热通道,吹风机将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带出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储能电池散热更加均匀,避免储能电池的热量聚集,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寿命与性能。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寿命与性能。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寿命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等作为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0003]使用新能源进行发电已经是清洁能源使用的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储能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连续的工作,现有新能源储能装置一般通过电池模组进行储能,电池在冲放电时会产生热量,加上时间累积以及空间影响会产生不均匀热量聚集,从而导致电池运行环境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池的寿命与性能,并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包括外壳、吹风机和多个储能电池,所述吹风机设置在外壳的内底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所述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之间留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放置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三放置组件,所述第三放置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储能电池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和第三放置组件上,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出风口,且外壳的正面铰接有箱门,这样设置打开吹风机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于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和第三放置组件组成工字型散热通道,随后将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带出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储能电池散热更加均匀。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放置组件与第一放置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放置组件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一散热翅片,所述储能电池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热板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的上表面,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均匀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的下表面,这样设置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板传递到第一散热翅片上,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翅片快速散热。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放置组件包括第二导热板、连接杆、第二挡板和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所述储能电池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导热板通过连接杆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热板的上表面,多
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均匀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热板的下表面,这样设置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到第二散热翅片上,通过多个第二散热翅片快速散热。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进风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出风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这样设置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避免灰尘从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外壳内。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吹风机滑动连接在外壳内,所述吹风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活动块并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这样设置打开电机带动丝杆旋转,由于丝杆与第一活动块螺纹连接,此时第一活动块带动吹风机沿着丝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吹风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外壳底部的热量吹出,从而使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底部的热量带出,使储能电池更好的散热。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吹风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内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这样设置吹风机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活动块在导向杆上滑动,通过第二活动块与导向杆的配合使吹风机移动的更加稳定,避免吹风机跟随丝杆旋转。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设置支撑腿使外壳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关闭箱门,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分别传递到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上,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快速散热,然后打开吹风机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于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和第三放置组件组成工字型散热通道,随后将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带出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储能电池散热更加均匀,避免储能电池的热量聚集,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寿命与性能。
[0014]2、通过第一放置组件、第二放置组件和第三放置组件组成工字型散热通道,最下侧的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的下方出现散热死角,然后打开电机带动丝杆旋转,由于丝杆与第一活动块螺纹连接,此时第一活动块带动吹风机沿着丝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吹风机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活动块在导向杆上滑动,通过第二活动块与导向杆的配合使吹风机移动的更加稳定,避免吹风机跟随丝杆旋转,吹风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外壳底部的热量吹出,从而使第一放置组件和第二放置组件底部的热量带出,使储能电池更好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的第一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的第三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的吹风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吹风机;3、储能电池;4、支撑腿;5、第一放置组件;6、第二放置组件;7、第三放置组件;8、进风口;9、出风口;10、箱门;501、第一导热板;502、第一挡板;503、
第一散热翅片;701、第二导热板;702、连接杆;703、第二挡板;704、第二散热翅片;801、第一防尘网;901、第二防尘网;201、第一活动块;202、电机;203、丝杆;204、第二活动块;205、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号”、“二号”、“三号”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包括外壳(1)、吹风机(2)和多个储能电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2)设置在外壳(1)的内底部,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放置组件(5)和第二放置组件(6),所述第一放置组件(5)和第二放置组件(6)之间留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放置组件(5)之间设置有第三放置组件(7),所述第三放置组件(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外壳(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储能电池(3)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置组件(5)、第二放置组件(6)和第三放置组件(7)上,所述外壳(1)的底端开设有进风口(8),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出风口(9),且外壳(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组件(6)与第一放置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放置组件(5)包括第一导热板(501)、第一挡板(502)和多个第一散热翅片(503),所述储能电池(3)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5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热板(501)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02)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501)的上表面,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503)均匀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板(501)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放置组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站朱宇心李默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凤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