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气柜在自动控制以及输送电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现有的电气柜一般不方便移动,如果在紧急需要用电器设备时只能通过线路的加长连接等方式,从而使得耗费大量的时间。虽然目前也存在给电气柜配置移动轮进行移动的技术方案,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并无考虑到移动过程中电气柜的防震性,进而也可能会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电气控制设备的损耗。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通过设置可升降行走机构,在使用时,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滚轮提起,使得固定柱与地面接触,提高了电气柜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移动时,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滚轮与地面接触,便可将电气柜本体进行移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可升降行走机构、固定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可升降行走机构、固定柱、底板和电气柜本体;所述壳体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表面为开放式;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偏下位置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底板,且所述底板的四周侧面分别通过第一滑块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上下滑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还螺接设有电气柜本体,且所述电气柜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可升降行走机构,且每一所述可升降行走机构的行走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并与地面接触;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固定柱,每一所述固定柱均设置在四个所述可升降行走机构围成的方形区域内,且通过可升降行走机构和固定柱的配合,进行电气柜本体移动状态和使用状态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四个直角处还对称设有缓冲机构,每一所述缓冲机构均设置在四个可升降行走机构围成的方形区域内,且其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螺接固定,每一所述缓冲机构的缓冲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螺接,并分别对底板的向下滑动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缓冲机构均包括缓冲框、压板、支撑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缓冲弹簧和第一橡胶垫;每一所述缓冲框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缓冲框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分别水平贴合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垫;在每一所述缓冲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每一所述压板均为与对应所述缓冲框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四周侧面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所述缓冲框的内侧壁上;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缓冲弹簧,每一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缓冲框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支撑柱,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缓冲框的下表面,每一所述支撑柱分别与对应所述缓冲框竖直上下滑动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对应位置螺接固定,且其上端分别通过第一橡胶垫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对应位置螺接固定,并分别对底板的竖直方向运动进行缓冲减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升降行走机构均对所述底板以及缓冲机构的动作不产生干涉,且每一所述可升降行走机构均包括液压缸、滚轮支架、第一电机和滚轮;每一所述液压缸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对应位置嵌入式螺接固定;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滚轮支架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滚轮支架均为竖直设置的倒U形结构,且其上表面分别与对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滚轮支架的内部还水平转动设有第二转轴,且每一所述第二转轴均水平纵向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水平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滚轮支架的一侧边,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