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轮、履带系统及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99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轮、履带系统及工程机械,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引导轮移动组件和紧固件;左支撑座、右支撑座对称安装在托架两侧;引导轮移动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紧固件分别安装在两侧的连接件上,通过调松两侧的紧固件进行引导轮移动组件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进行轴向移动,移动预设距离后,通过调紧两侧的紧固件将引导轮移动组件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即实现引导轮相对支撑座的左右移动,又实现引导轮轴线的高低变化,实现更换履带时的不同要求。实现更换履带时的不同要求。实现更换履带时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轮、履带系统及工程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导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引导轮结构广泛使用在工程机械下车结构中,在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起到引导履带正确绕转、防止履带跑偏和越轨的作用。一般的,在引导轮安装过程,要求引导轮中线与主纵梁中线对中,从而正确引导履带绕转,但在实际生产中,引导座在与主纵梁焊接过程中,其中线与主纵梁中线的对中存在偏差,加上引导座上安装引导轮导轨的间隙配合,从而导致引导轮偏置,在行走过程中履带在引导轮的引导下出现单侧的偏磨,进一步引起四轮一带的磨损,造成使用故障,而修正的方法是拆解下车,将引导座刨掉重新焊接,实际修正时困难,成本较高,因此现引导轮结构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0003]同时,在不同环境下,小型挖掘机需要将橡胶履带和刚履带进行切换,但是两种履带对引导轮轴线的高度有不同要求,刚履带要求引导轮轴线与水平地面距离较大,从而使得履带下平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而橡胶履带要求引导轮轴线与水平地面距离较小,使得橡胶履带下平面与地面几乎水平,这样可以提升行驶稳定性。
[0004]在现有方案中:(1)引导轮轮体通过轴销将引导轮轮体和支撑座销死,使得引导轮轮体无法轴向移动,同时,引导轮装在引导座上后,引导轮无法实现轴线和水平地面距离的高低变换,在更换橡胶履带过程中,驾驶的舒适性较差。
[0005](2)CN 112389555 A专利设计了一种引导轮机构,其在引导座增加了相对转动连接引导轮的调节件,通过调节件上的螺栓实现引导轮的高度不同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满足安装不同履带的作用。本专利中,外加的调节件是引导轮为实现引导轮轴线高度的关键,但是调节件的固定通过螺栓与引导座相连,在引导轮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实现过程,需要将调节件拆掉、翻转后装上,引导座狭小的内部空间导致固定螺栓拆卸不便,同时,无法实现引导轮的轴向左右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轮,在引导轮轴上开设螺纹孔,用螺钉将连接件和轴拴住,连接件的档肩结构实现引导轮轮体与轴的连接固定,仅释放相对轴的转动副,利用螺母与连接件的螺纹连接,实现引导轮相对支撑座的左右移动;左、右支撑座上下端面相对于引导轮轴线的距离不同,通过将引导轮翻转,可以实现引导轮轴线的高低变化,实现更换履带时的不同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轮,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两者对称安装在托架两侧;引导轮移动组件,其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
紧固件,其分别安装在两侧的连接件上,通过调松两侧的紧固件进行引导轮移动组件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进行轴向移动,移动预设距离后,通过调紧两侧的紧固件将引导轮移动组件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固定在一起。
[0008]引导轮移动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导轮移动组件包括引导轮焊接组件、内轴座、引导轮轴和轴套;所述引导轮焊接组件由引导轮轮毂、引导轮轮廓和引导轮轴体焊接而成;所述内轴座、轴套、引导轮焊接组件依次装在引导轮轴上,且内轴座外侧与引导轮轴两端面对齐,内轴座内侧与引导轮轴体的外侧完全贴紧。
[0009]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轮焊接组件外端两侧凹槽处和内轴座内部凹槽处均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引导轮轴与两侧的内轴座之间安装有O形圈。
[0010]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件由浮封环和浮封胶圈构成。
[0011]引导轮轴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导轮轴的两端分别开有均布的螺纹孔,且引导轮轴的两侧对称开有放置O形圈的凹槽;所述引导轮轴两侧螺纹孔通过螺钉将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0012]连接件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开有均布的螺钉孔,端面直径介于内轴座外侧环形轴外端轴径和内端轴径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接件固定在引导轮轴上,将引导轮焊接组件、内轴座、轴套与引导轮轴完全拴紧;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下均设置有台阶,其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安装时,能够实现引导轮轴无法转动;所述连接件的伸出端设置有螺纹。
[001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轮轴体中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与轴套和引导轮轴连通,用于对引导轮轴体、轴套和引导轮轴进行润滑。
[0014]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优选方案: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为完全镜像件;所述左支撑座设置档肩,防止安装后引导轮移动组件左右窜动;所述左支撑座内部开有不同直径孔,同时设置带有通孔的限位板和台阶,用于限位引导轮移动组件轴向移动距离;所述支撑座外侧孔内部开设螺纹,用于与紧固件配合使用。
[001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上下为高度不同的支撑面Ⅰ和支撑面Ⅱ,所述支撑面Ⅰ和支撑面Ⅱ相对引导轮轴线距离不同,通过引导轮的180度旋转,能够切换引导轮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下的引导轮轴线高于第二状态引导轮轴线。
[001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以滑动的方式装配在引导座中两侧的滑轨中,以此实现将引导轮装配在引导座中;在进行橡胶履带和刚履带切换过程中,将引导轮从引导座中抽出,旋转180度,实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中的支撑面Ⅰ和支撑面Ⅱ翻转,以此实现引导轮轮轴相对地面高度变化。
[0017]紧固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母和推进锁紧件;所述推进锁紧件的外环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推进锁紧件设有内部凹槽,该内部凹槽直径略大于连接件上的伸出端螺纹大径,且深度大于引导轮移动组件可移动距离;所述螺母拧在连接件的伸出端,通过调松两侧的螺母对引导轮移动组件进行轴向移动,调紧两侧的螺母对移动后的引导轮移动组件进行轴向固定;所述推进锁紧件连接在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中,用于顶紧螺母,防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动。
[0018]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进锁紧件外侧设置内六角,用于拧动推进锁紧件后压紧螺母。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系统,包括:履带,其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构成;驱动轮,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后端;上述的引导轮,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前端;引导座,其设置在履带内,用以支撑引导轮水平滑动;张紧装置,其设在履带内,与托架相连,用于缓冲引导轮;多个支重轮,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下部位;多个托链轮,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上部位。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安装有上述的履带系统。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在现有的引导轮结构中,在安装后的引导轮无法实现其轴向的移动,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轴心位置可变动的引导轮可以实现引导轮体在轴线方向上的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履带向一侧绕动,可以在履带单侧偏磨时实现纠偏效果,避免将引导座刨掉重新焊接,节约维修成本。
[0022](2)引导轮的轴心相对地面的距离可以通过翻转引导轮实现,从而实现引导轮下端的履带下平面与地面的角度发生改变,在橡胶和刚履带切换时,分别满足其角度要求,保证行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两者对称安装在托架两侧;引导轮移动组件,其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紧固件,其分别安装在两侧的连接件上,通过调松两侧的紧固件进行引导轮移动组件在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之间进行轴向移动,移动预设距离后,通过调紧两侧的紧固件将引导轮移动组件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移动组件包括引导轮焊接组件、内轴座、引导轮轴和轴套;所述引导轮焊接组件由引导轮轮毂、引导轮轮廓和引导轮轴体焊接而成;所述内轴座、轴套、引导轮焊接组件依次装在引导轮轴上,且内轴座外侧与引导轮轴两端面对齐,内轴座内侧与引导轮轴体的外侧完全贴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焊接组件外端两侧凹槽处和内轴座内部凹槽处均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引导轮轴与两侧的内轴座之间安装有O形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浮封环和浮封胶圈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轴的两端分别开有均布的螺纹孔,且引导轮轴的两侧对称开有放置O形圈的凹槽;所述引导轮轴两侧螺纹孔通过螺钉将连接件固定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开有均布的螺钉孔,端面直径介于内轴座外侧环形轴外端轴径和内端轴径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接件固定在引导轮轴上,将引导轮焊接组件、内轴座、轴套与引导轮轴完全拴紧;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下均设置有台阶,其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安装时,能够实现引导轮轴无法转动;所述连接件的伸出端设置有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轴体中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与轴套和引导轮轴连通,用于对引导轮轴体、轴套和引导轮轴进行润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为完全镜像件;所述左支撑座设置档肩,防止安装后引导轮移动组件左右窜动;所述左支撑座内部开有不同直径孔,同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汤中连董步军徐改姣李强李会超吴金锋崔奇黄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