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斌专利>正文

图像采集组件及基于智能小车的物体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90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图像采集组件及基于智能小车的物体识别系统,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该图像采集组件包括基础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智能小车本体、第一丝杆、第一齿轮传动件、第一电机、螺纹套、连接块、第一滑杆、第二电机和摄像头,所述智能小车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用时,竖板在第二丝杆和第二滑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横向移动,即实现防护罩的横向移动,控制第三电机输出轴旋转的方向使防护罩把第一凹槽遮挡住,摄像头的高度便于调节,便于智能小车本体在一些低矮区域行走,防护罩把摄像头保护起来,有效的防止摄像头在不使用时被灰尘侵蚀,也避免了在雨天被雨水侵蚀,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采集组件及基于智能小车的物体识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图像采集组件及基于智能小车的物体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专利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
[0003]物体辨识属于图像识别领域,主要是指对三维世界的客体及环境的感知,属于高级的计算机视觉畛域,在智能小车的物体识别系统中,摄像头部分负责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负责接收单片机相关指令、向单片机发送相关指令以及进行图像识别。
[0004]目前,由于智能小车上的摄像头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安装结构,并且安装位置要高于车身,很不便于在一些低矮区域行走,且摄像头暴露在外面难免被灰尘和雨水侵蚀,降低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图像采集组件及基于智能小车的物体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智能小车本体(110)、第一丝杆(140)、第一齿轮传动件(150)、第一电机(160)、螺纹套(170)、连接块(180)、第一滑杆(190)、第二电机(191)和摄像头(192),所述智能小车本体(1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130),所述第一丝杆(140)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20)的内壁中,所述第一滑杆(19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20)的内壁中,所述螺纹套(170)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140)上,所述连接块(18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纹套(170)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块(180)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滑杆(190)上,所述第二电机(191)固定在所述螺纹套(17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机(191)的输出轴上端固定在所述摄像头(192)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机(160)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20)的内壁中,所述第一电机(160)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丝杆(140)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传动件(150)传动连接在一起;防护组件(200),所述防护组件(200)包括第二丝杆(210)、第二滑杆(220)、竖板(230)、第三电机(240)、第二齿轮传动件(250)、连接杆(270)和防护罩(280),所述第二丝杆(21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30)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滑杆(220)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机(240)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130)的内壁中,所述第三电机(240)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丝杆(210)通过所述第二齿轮传动件(250)传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板(230)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210)上,所述竖板(230)同样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杆(220)上,所述连接杆(270)固定在所述竖板(230)的侧表面和所述防护罩(280)的内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高斌张家荃
申请(专利权)人:高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